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15年8月,在四川亚丁自然保护区进行硅藻标本采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硅藻样品进行观察,共鉴定到81种(含变种),隶属于3纲19科31属,其中中国新记录2属2种:扁圆卵形藻斜缝变种Cocconeis placentula var. klinorahis Geitler、达奥内沙生藻Psammothidium daonense (Lange-Bertalot) Lange-Bertalot,对两个新记录种类的形态特征、生境和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
1984年2月,我们首次在澜沧江中游采集了藻类植物标本52号,鉴定出88个种及变种,分别隶属于6个门,浮游种类的个体数平均为每升120,000个。在种类和数量的组成上,以硅藻、绿藻、蓝藻为主,硅藻占优势。优势属种是一些适应于在流水中着生的种类,如红藻中的淡水红毛菜和奥杜藻,绿藻中的刚毛藻硅藻中的等片藻、曲壳藻、卵形藻和异极藻等。我国的特有属和稀有种——空盘藻属和中华鱼子菜也有一定的分布;具有食用与药用价值的溪菜数量也较多,由此可见,澜沧江中游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生色球藻科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8种产自大连黑石礁海域的色球藻科植物,即惠氏集胞藻、溪生隐球藻、微小隐球藻、立方色球藻、湖沼色球藻、苍白色球藻、粘连色球藻、微小色球藻。它们虽然在中国有淡水报道,但海生报道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4.
在试验期间共测得31个水样,从试验塘中共发现藻类74种(或亚种、属),分隶于8个门,以雌藻门竹类最多,硅藻门次之。藻类种群构成随季节而变更;优势种先后为小球藻,卵形隐藻和针状蓝纤维藻,并形成当时的水花。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至6月对于乌鲁木齐周围部分地区的双壳缝目硅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到54号藻类标本,对其中硅藻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描述和绘图,发现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硅藻植物22种3变种,共25个分类单位,隶属于3科11属。其中舟形藻科(Naviculaceae)有7属,有茧形藻属1种,美壁藻属1种,双壁藻属1种,布纹藻属1种,舟形藻属4种,羽纹藻属4种,辐节藻属3种;桥穹藻科(Cymbellaceae)有2属,有桥穹藻属4种,有双眉藻属1种;异极藻科(Gomphonemaceae)有2属,有双楔藻属1种,有异极藻属3种1变种,属于新疆新记录的有11种1变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进行综合治理后的重庆市大足区窟窿河三驱镇河段水质状况。【方法】于2015年11月对该河段中浮游生物指示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水质理化参数进行了调查。【结果】窟窿河三驱镇段共有浮游植物8门84属174种(含变种)、浮游动物3门25属33种。河段上、下游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浮游植物密度在上游两个采样点分别为1.35×107,1.58×107个·L~(-1),在下游采样点仅为4.3×106个·L~(-1);浮游动物密度在上游两个采样点分别为3.96×103,5.20×103个·L~(-1),在下游采样点则降至3.20×103个·L~(-1)。指示型为多污、中污带的3种隐藻即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和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在河段上游为绝对优势种,而在下游仅少量发现,且优势种中的中污、寡污带指示种数量增多,暗示窟窿河水质有所好转。【结论】综合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结果可知,经过治理后的河段浮游植物的丰富度与群落稳定性有所提高。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结果显示,研究河段水质由上游的中度/重度富营养状态向下游轻度富营养级转变。研究结果表明河道整治工程对研究河段水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2005年11月(秋)、2006年1月(冬)、2006年4月(春),分别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5个水质监测站的浮游藻类进行采样研究.共鉴定到浮游藻类5门27属52种(含1变种和9未知种),密度在1.2×106~8.8×106个/L之间,平均密度为4.9×106个/L.硅藻门种类最多,有17属35种(含未知7种),占总种类数的67.3%,而且密度最大,高达8.7×106个/L;最少为隐藻门的种类,尚未发现甲藻门的种类.耐污染特征的种类如极微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颤藻(Oscillatoria spp.)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是藻类群落的主要成分.各站分布的藻类群落组成季节差异明显,而种类数和密度并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站的优势种和优势类群存在时空差异.评价各站水质,反映出该红树林区水体处在中营养至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8.
巢湖周年先后共出现浮游藻类277种(包括变种),隶属于8门85属。依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动,均以绿藻门的属,种最多,其次为蓝藻、硅藻,而金藻、黄藻、隐藻、甲藻均极少;从种群数量分析,除冬季外,则均以蓝藻门为绝对优势,占巢湖浮游藻类年平均总数的99.58%,其中微囊藻和鱼腥藻是引起巢湖蓝藻水华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进行综合治理后的重庆市大足区窟窿河三驱镇河段水质状况。【方法】于2015年11月对该河段中浮游生物指示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水质理化参数进行了调查。【结果】窟窿河三驱镇段共有浮游植物8门84属174种(含变种)、浮游动物3门25 属 33 种。河 段 上、下 游 生 物 群 落 结 构 差 异 较 大。浮 游 植 物 密 度 在 上 游 两 个 采 样 点 分 别 为1.35×107,1.58×107 个 ·L-1,在 下 游 采 样 点 仅 为 4.3×106 个 ·L-1;浮 游 动 物 密 度 在 上 游 两 个 采 样 点 分 别 为3.96×103,5.20×103个 ·L-1,在下游采样点则降至3.20×103个 ·L-1。指示型为多污、中污带的3种隐藻即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和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在河段上游为绝对优势种,而在下游仅少量发现,且优 势 种 中 的 中 污、寡 污 带 指 示 种 数 量 增 多,暗 示 窟 窿 河 水 质 有 所 好 转。【结 论】综 合 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结果可知,经过治理后的河段浮游植物的丰富度与群落稳定性有所提高。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结果显示,研究河段水质由上游的中度/重度富营养状态向下游轻度富营养级转变。研究结果表明河道整治工程对研究河段水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者于1978-1985年间,在全省不同地区采集了数百号蓝藻类标本,并对其中武夷山地区的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植物标本作了检查,初步鉴定出60种6变种,分隶于蓝藻门(Cyanophyta)中色球藻纲(Chroococcophyceae)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的2科13属。除了Gardner(1927)报道过4种(惠氏集胞藻Synechocystis willei、窗格粘球藻Gloeocapsa fenestralis、多球粘球藻Gloeocapsa multisphaerica、萨麻亚粘杆藻Gloeothece samoensis),梁慧文(1983、1987)报道过6个种和3变种外,其他各种都是本省首次报道。现将初步鉴定的福建武夷山地区的色球藻目植物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1.
河北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植物区系自然分布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18属,含17种2变种,归13科。对河北种子植物特有属分析表明:河北种子植物特有属以残存的古特有属为主,温带性质显著,热带渊源明显;草本属(尤其多年生草本属)占显著优势,占总属数的61.1%,而木本属仅占27.8%。单种属和双种属占明显优势,占总属数的84.2%。中国特有属种无毛独根草(Orestitrophe rupifraga Bunge var.glabrescens W.T.Wang)、缘毛太行花(Taihangia rupestris Yu et Li var.ciliata Yu et Li)(河北无原变种)和长裂太行菊(Opisthopappus longilobum Shih)仅在河北分布。  相似文献   

12.
在神农架锐齿槲栎集中分布地带布设20个样方,对其进行植物物种及群落调查,分析其植物物种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锐齿槲栎林群落中共出现维管束植物199种,隶属于71科145属,物种组成主要以蔷薇科、菊科和忍冬科等植物为主。区系组成中,在科的层次上,以世界广布科占优势,其次为泛热带分布科; 属的分布以温带分布属类型为优势,占总属数的50.3%,具有明显温带性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热带成分。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可将神农架锐齿槲栎林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并以锐齿槲栎+四照花-绿叶胡枝子-中日金星蕨群丛和锐齿槲栎+华山松-鄂西绣线菊-苔草群丛类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采自新疆北疆地区湿地的鼓藻类新疆新纪录植物7个分类单位,包括4种3变种,隶属于1纲2目2科5个属,分别为双星藻目中带鼓藻科的柱胞鼓藻属(Cylindrocystis)的柱胞鼓藻Cylindrocystis brebissonii Meneghini和梭形鼓藻属(Netrium)的指状梭形鼓藻Netrium digitus(Ehrenberg)Itzigson & Rothe;鼓藻目鼓藻科的新月藻属(Closterium)的微小新月藻角状变种Closterium parvulum var.cornutum(Playfair)Krieger和锥形新月藻Closterium subulatum(Kützing)Brébisson,凹顶鼓藻属(Euastrum)的特纳凹顶鼓藻Euastrum turnerii West和瘤状凹顶鼓藻具翅变种Euastrum verrrucosum var.alatum Wolle,鼓藻属(Cosmarium)的六角形鼓藻小形变种Cosmarium sexangulare var. minus Roy & Bissett.该结果丰富了新疆湿地的藻类植物资源及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固定样方的环境条件,植物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和种群分布格局。固定样方在1ha 绝对保护的样地内,面积500m~2。海拔820m,砂岩,黄壤,典型的中亚热带气候。500m~2样方内有维管植物57种46属24科。木本37种,草本14种,藤本6种。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主要是热带性质,占总分布型的61.36%,种的分布型主要集中在热带亚洲和中国特有类型,分别均为38.60%。群落层次清楚,银叶木荷为建群种,小叶栲和白毛新木姜子为第二亚层优势种。  相似文献   

15.
经过系统全面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整理,共鉴定山东省顶蒴藓类植物新记录属3个,新记录种61个。新记录属分别是圆口藓属Gyroweisia Schimp.、喙叶藓属Rhamphidium Mitt.、舌叶藓属Merceya Schimp.,新记录种为节茎曲柄藓Campylopus umbellatus (Arnoth.) Par.、桧叶白发藓Leucobryum juniperoides (Brid.) C.Muell.,高山大丛藓云南变种Molendoa sendtneriana (B.S.G.) Limpr.var.yunnanica等。  相似文献   

16.
钟花樱野生群落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钟花樱野生群落典型样地的调查,分析了该群落植物组成、结构、类型,以及各主要种群的相对多度、相对频度、重要值及优势种。结果表明,钟花樱野生群落种类组成有44科78属98种,钟花樱一般零散分布于次生林中或成熟林的边缘地带,在成熟林中很难更新,为群落中的优势树种,各样地的群落种类组成差异较明显,年龄结构显示钟花樱为衰退种群。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对2017年8月采自新疆阿勒泰地区沼泽湿地的160份藻类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显示有7个鼓藻科植物为新疆首次记录,隶属于5属,包括棒形鼓藻属(Gonatozygon)的棒形鼓藻G.monotaenium De Bary,新月藻属(Closterium)的针状新月藻C. aciculare T.West和瘦新月藻C. macilentum Brébisson,凹顶鼓藻属(Euastrum)的海岛凹顶鼓藻E.insulare (Wittrock) Roy,鼓藻属(Cosmarium)的华美鼓藻C.speciosum Lundell和波缘鼓藻圆齿变种C.undulatum var. crenulatum (Ngeli) Wittrock,角丝鼓藻属(Desmidium)的扭联角丝鼓藻锐角变种D.aptogonum var. acutius Nordstedt.这些新记录丰富了新疆湿地的藻类物种多样性及鼓藻类植物资源,为新疆鼓藻科植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江西石松类植物的分类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景福  徐声修 《江西科学》1993,11(3):164-170
报道了江西石松类植物的分类与地理分布,涉及石杉科与石松科植物共6属、12种、2变种和3变型.这些植物分布于中国暖温带至热带,广布于世界其它地区,其中1种(稀齿石杉Huperzia minimadenta J.F.Cheng)和1变种(直叶黄山石杉Huperzia whangshanensis Ching et P.S.Chiu var.rectifolia J.F.Cheng)为江西特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四川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定位站固定样方的环境条件,植物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和种群分布格局.固定样方在1ha绝对保护的样地内.面积500m~2.海拔820m,砂岩,黄壤,典型中亚热带气候.500m~2样方内有维管植物57种46属24科.木本37种,草本14种,藤本6种.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主要是热带性质,占总分布型的61.36%;种的分布型主要集中在热带亚洲和中国特有类型,均占38.60%.群落层次清楚,银叶木荷为建群种,小叶栲和白毛新木姜子为第二亚层优势种.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纪录属1个:毛核木属(Symphoricarpos Duham.).新纪录种11个:小冻绿树(Rhamnus rosthornii);华中乌蔹莓(Cayratia oligocarpa);秦岭槭(Acer tsinglingense);四川槭(A.sutchuenense);小花梾木(Swida parviflora);拟密花树(Rapanea affinis (A.DC.) Mez);野迎春(Jasminum mesnyi);长叶女贞(Ligustrum compactum);峨嵋牛皮消(Cynanchum giraldii);淡黄荚蒾(Viburnum lutescens);毛核木(Symphoricarpos sinensis).变种3个:狭叶短毛独活(Heracleum moellendorffii var.subbipinnatum);七裂薄叶槭(A.tenellum var.septemlobum);秀山金萼杜鹃(Rhododendron chrysocalyx var.xiushanense).新纪录亚种2个:多花清风藤(Sabia schumanniana subsp.pluriflora);亮叶忍冬(Lonicera ligustrina subsp.yunnanensis).新纪录植物隶属11科,14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