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崔萍 《科技资讯》2006,(25):165-166
人类的本质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使环境更加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之中,大多数人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室内环境中渡过,人类创造环境,同时环境影响人。在竞争激烈,生活相对紧张的现代社会,一个完美的空间环境,应该是除了其自身的实用功能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和精神功能。只有这样,环境空间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又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应用艺术,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要有高度的艺术审美趣味,这是它存在的最基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崔萍 《科技资讯》2006,(19):231-232
人类的本质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使环境更加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之中,大多数人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室内环境中渡过,人类创造环境,同时环境影响人。在竞争激烈,生活相对紧张的现代社会,一个完美的空间环境,应该是除了其自身的实用功能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和精神功能。只有这样,环境空间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又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应用艺术,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要有高度的艺术审美趣味,这是它存在的最基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人类社会延续的自然基础,而发展则是人类社会协调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能动表现。如果发展不能立足于可持续性,那么,这样的发展势必胁迫环境的自然无序演化,亦将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环境与发展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主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疑是人类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发民疼写环保技术以及应用自然控制论改善环境的阐述,得出开创人类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哲学,才能建立起人类永恒的高级文明。  相似文献   

5.
浅论《黄帝内经》中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同他所生存的地理环境关系十分密切,时刻在影响着人类健康。因此,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必然成为人们关心并且不可缺少的学科。为了发掘中医理论,本文着重探讨了自然地理环境与体质、寿命、病变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浅谈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晨 《科技信息》2008,(21):49-49
目前,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与人类健康的联系正受到广泛的重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丰富的物种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生存所需的食物和能源,而且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药物资源,是人类疾病预防与治疗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生态系统方面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的外部条件,环境的人口容量是有限的,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退化,对人类生存及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极为不利的。作者从环境的人口容量角度,参照杨勤业等人对中国环境脆弱形势的研究结果,提出人口的数量和人类的活动是造成环境脆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绿色设计是指在设计产品时.就考虑到它寿终正寝时,或被重复利用,或被安全埋掉,能有效地扼制环境污染.绿色象征和平、青春、健康、希望,它不仅平和、宁静、沉着、吉祥,又让人憧憬自然的美好和健康的气息。绿色是生命之色,它已成为人类健康与更好环境的象征色彩。人类发展经历了农业化、机械化、工业化,即将进入数字化时代.绿色生存正成为在新世纪的高科技环境中回归自然的理想愿望,“绿色生活”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绿色不仅是文明设计的色彩,更是人类知识经济的高光。  相似文献   

9.
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华 《科技信息》2011,(31):I0314-I0314
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等等。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吉安地区古代农村自然村落在村址的选择,村庄的建设方面都要经过仔细,慎重的考虑,说明我们的先人已经认识到影响人类生存的各种生态因素及环境对人的健康、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的整体性入手,着重探讨了属于自然一部分的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结果表明:随着人口的剧增、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地质环境遭到不恰当的开发和破坏,导致环境污染、灾害频发、生态失去平衡等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强烈的生存危机感迫使世界组织及各国必须采取共同的行为来拯救地球。结论指出: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过程中必须有节制性和科学性,与自然和平共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天、地、人”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自然生态环境的好恶紧密相连,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与命运至关重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它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全面关怀,体现了公正的生态伦理意念,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正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实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为本"建构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的权利、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公正,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然的价值     
传统的价值观只看到自然的物质价值、经济价值,忽视和破坏了其它在某种意义上对人类更加根本的价值。自然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和谐的自然环境意味着比财富积累更多的东西,除对当代人的价值、现实的价值外,还有对子孙后代的价值、潜在的价值;除经济价值之外,还具有美学价值、遗传和多样性价值、生命支撑价值等。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类必须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自然、珍惜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增长,人类与自然界打交道的深度与广度已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方面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肾张,突出表现就是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问题,这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共同难题。为了寻找一个能拯救关乎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的“诺亚方舟”,我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的社会发展模式。“两型”社会的内涵丰富,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尽管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一个高级的阶段,但是人类却没有学会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隔膜.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同时,人的精神状态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重新审视在技术生存条件下,人类实践活动能否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人类持续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工程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它为人类提供了居住繁衍的场所和丰富多样的资源。对工程地质环境的研究、开发、综合规划合理利用,以及加强管理和保护,对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有着极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华仁 《科技信息》2008,(3):114-114
居住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之一,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创造环境,是我们规划设计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按照科学、生态学的原理,以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为宗旨,综合处理人、建筑、资源、发展诸方面的关系,进而达到人口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合理循环、共存互利、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反思的结果。二者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一致性,它的提出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根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它是以环境伦理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为基础的,这种价值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标准和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境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效益和便捷的同时,也因其异化而从人类情感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地球的安全上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机.异化作为技术发展负效应存在的同时又有其积极意义.它以陷阱的方式隐匿在人类发展道路上,时刻提醒人们避免膨胀人类中心主义的骄傲,从而寻求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来达到化解危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工程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Ⅲ工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工程地质环境是指人类从事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它包括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和适应性两方面,二者共同表现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系统的协调稳定性。是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