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04,自引:0,他引:104  
从城市生态安全的内涵出发,根据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况、人文环境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一个4层次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此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天津、南京7大城市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业生态安全,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3个方面构建种植业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用极差标准化法处理原始数据,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选用加权函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重庆市沙坪坝区1995-2010年种植业生态安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种植业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1995年的0.272 2上升到2010年的0.647 7;2)资源对种植业生态安全障碍度由1995年的28.83%上升到2010年的34.39%,环境和社会经济对种植业生态安全障碍度分别由1995年的46.37%、24.80%下降到2010年的21.78%、9.68%;3)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地膜施用强度和酸雨频率是沙坪坝区种植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自1995年来沙坪坝区种植业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高,今后通过加强资源保护、提高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可以提高种植业生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对于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省级区域尺度明确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尚且不足,本文以多学科理论方法为指导,在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支撑系统、资源供给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及调节系统4个方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集对分析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承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不足,调节能力较弱,虽然资源供给未成为限制因子,但生态环境支撑系统自身脆弱性对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巨大,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实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其结果能够实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全面表征.  相似文献   

4.
运用"P-S-R"概念模型,构建中山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各指标的安全值.结果显示,2006年中山市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人文响应子系统的安全值分别为0.160 1、0.267 7、0.273 6.中山市生态安全综合值为0.701 4,属于"较安全"级别.表明中山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在人文响应子系统的良好控制下状态较好,生态环境系统承受的压力较小,"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处于相对协调的状态.但该值也濒临"临界安全值"等级,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景观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业生态安全,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3个方面构建种植业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用极差标准化法处理原始数据,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选用加权函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重庆市沙坪坝区1995—2010年种植业生态安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种植业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1995年的0.272 2上升到2010年的0.647 7;2)资源对种植业生态安全障碍度由1995年的28.83%上升到2010年的34.39%,环境和社会经济对种植业生态安全障碍度分别由1995年的46.37%、24.80%下降到2010年的21.78%、9.68%;3)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地膜施用强度和酸雨频率是沙坪坝区种植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自1995年来沙坪坝区种植业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高,今后通过加强资源保护、提高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可以提高种植业生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业生态安全,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3个方面构建种植业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用极差标准化法处理原始数据,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选用加权函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重庆市沙坪坝区1995—2010年种植业生态安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种植业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1995年的0.272 2上升到2010年的0.647 7;2)资源对种植业生态安全障碍度由1995年的28.83%上升到2010年的34.39%,环境和社会经济对种植业生态安全障碍度分别由1995年的46.37%、24.80%下降到2010年的21.78%、9.68%;3)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地膜施用强度和酸雨频率是沙坪坝区种植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自1995年来沙坪坝区种植业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高,今后通过加强资源保护、提高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可以提高种植业生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时重庆市自然环境特征,选择林地、耕地、草地、森林立木和表土资源等生态环境因子作为考察对象,从经济的角度理解环境问题,以联合国1993年发布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框架为指南,在讨论并修改了生产、资产和防护性开支等概念后,从实物和价值核算两部分建立了重庆市生态经济核算模型.核算得出重庆市1998-2000年可持续指标中环境损失占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均小于1,环境损失占绿色国内生产净值的比例也小于1,说明重庆市生态发展是可持续的,这3a内生态环境损失均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环境损失占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75%以上,占绿色国内生产净值的85%以上,说明重庆市付出的环境代价也十分昂贵。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发展理念里程碑式的重大转变和人口的全面发展,"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巨系统协调发展的状况成为了衡量发展质量的核心。本研究从系统解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入手,构建由人口系统因子、人口-经济因子、人口-社会因子以及人口-环境因子共4个方面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针对重庆市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要素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巨系统中的重要基础性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中应当给予充分重视;2)人口发展状况的优劣与城镇化水平高度相关;3)重庆市工业企业的"环保搬迁"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显著。本文深化了人口发展内涵的理论认识,并为重庆市人口发展状况的动态评估,促进相关部门的科学考核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以重庆市为例,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建立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模型计算了2002-2011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并分析了土地生态安全协调度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1)2002-2011年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从恶劣级、风险级、敏感级到良好级的转变,土地生态安全在波动中呈现转好趋势.2)土地生态安全协调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土地生态系统安全的良好状态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其中,2002-2004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恶劣级,系统内部虽较为协调,其本质却是一种不良的反映;2005年虽处于恶劣级,但系统协调度大幅下降,处于不协调状态;2006-2009年土地生态安全转好,处于风险级,系统处于协调状态,这为土地生态状况转好提供了保障;2010-2011年土地生态安全由敏感级上升到良好级,系统协调度下降明显,不过与恶劣级的协调本质不同的是,这是一种良性的转机.研究认为,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计算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监督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发展理念里程碑式的重大转变和人口的全面发展,“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巨系统协调发展的状况成为了衡量发展质量的核心。本研究从系统解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入手,构建由人口系统因子、人口-经济因子、人口-社会因子以及人口-环境因子共4个方面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针对重庆市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要素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巨系统中的重要基础性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中应当给予充分重视;2)人口发展状况的优劣与城镇化水平高度相关;3)重庆市工业企业的“环保搬迁”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显著。本文深化了人口发展内涵的理论认识,并为重庆市人口发展状况的动态评估,促进相关部门的科学考核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深圳等8个城市1992-2002年间资源环境状态、资源环境压力和人文环境响应3个子系统共21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加权求8个城市不同年份生态安全指数值,再用逐步回归法构建不同显著水平的3个预测模型,并验证2002年的实证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大连、深圳在不同年份内生态安全指数都较高,基本处于生态安全水平,上海与重庆的城市生态安全指数值最低;三个回归模型显示出非常相似的评价结果,并与PSR模型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表明3个回归模型预测城市生态安全的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构建开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开县2009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为"预警"级别,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属于"一般",处于"生态威胁"的土地利用状态.在此基础上,探求建立了生态安全约束条件下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灰色线性规划法,提出了适合该区域的土地利用优化的模式,构建了集"数量"与"空间"、"微观"与"宏观"于一体的优化模型,总结了开县土地利用优化主要对策:严格用地管制,合理安排生态用地;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治理投入,规避生态危害;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为了测试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状况,诊断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隐患,为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借鉴,采用实地考察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基础数据库,运用压力(P)—状态(S)—响应(R)概念模型构建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结果显示:潼南县22个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压力大,生态安全状态较差,生态响应微弱,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低.提出了加强小城镇用地规划选址生态安全评价、开展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治理、在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等提高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纵向岭谷区生态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云南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特点,按照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云南纵向岭谷区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引进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纵向岭谷区14个地、州、市的生态安全主导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表明:云南纵向岭谷区生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水量变化、产业结构、人口素质、水土流失率和开发土地比例是影响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纵向岭谷区内各区域和流域之间生态安全状况存在差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较高的区域和流域分别是西部地区和怒江流域.针对各个地区生态安全状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的不同,该区域应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管理,保障自然、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结合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模型与社会保障最优支出模型,对重庆市的社会保障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重庆市社会保障实际支出未到达适度水平下限值,同时测算出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重庆市的社会保障最优水平分别为7. 82%和9. 68%.最后分别从政府、企业和个体角度对重庆市社会保障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草海湿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筛选出20个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根据PSR概念模型构建草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物元可拓模型,构造标准物元矩阵和节域物元矩阵,利用权变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与生态安全等级的关联度,根据关联度大小评判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隶属级别,并将结果划分为安全、较安全、预警、脆弱、危险五个级别。  相似文献   

17.
湖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的方法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足于湖库生态系统这一主体,以人类活动压力、湖库生态健康和湖库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为基础,通过理论推导与模型构建得出了湖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的方法体系。对我国太湖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从而佐证了该方法体系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高新技术,以详实多样的遥感影像数据及其他数据资料为基础,对三峡库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段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地理统计学方法等,分析研究区域地理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划分评价等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得到该区域2000年及2010年两期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以及期间生态安全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鉴于对受损或处于人为干扰下的流域进行恢复与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对一般性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模型进行适当改进, 并将改进模型应用到流域尺度的研究中。基于改进模型提出包含5类指标的流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涵盖了生态安全灾变的整体情况。揭示了流域潜在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对流域生态安全造成“压力”, 引起流域生态、资源环境的“状态”改变, 进而“影响”人类活动, 最终促使一系列“响应”措施产生的完整因果链, 从而为流域生态安全灾变的分析提供了完整的研究思路。以金沙江流域为例, 在生态安全诊断的基础上, 纳入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因素, 建立起一套评价金沙江流域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 涵盖了包括人均GDP及其年增长率、水土流失面积比例、森林覆盖率等在内的59个指标, 验证了改进后的DPSIR模型在流域尺度生态安全评价中的适用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景观尺度上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景观尺度上区域生态安全与评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方法综合分析法。结果景观尺度是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适宜尺度。在景观尺度上,有利于确立区域生态安全与评价研究中的基本参照系、揭示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尺度转换和人文因素评价、指导生态恢复。结论在景观尺度上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有利于将区域生态安全的现状与动态评价有机结合,也有利于对人类活动的生态安全影响的动态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