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为:通过对区内已有地质矿产、重磁等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开展深部物探找矿方法试验,优选和建立深部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结合钻探工程验证,提交1~3处铁矿找矿预查区。工作起止时间为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主要在内蒙古中西部的北山-狼山成矿带,以我国紧缺的铜、富铁、铅锌、金等战略性金属矿产为主攻矿种,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进一步查明古生代小陆块拼贴、增生构造背景下的成矿环境、成矿系统、成矿类型及控矿规律;查明古陆边缘裂解→闭合→造山演化过程中的成矿类型、成矿规律,建立区域复合成矿系统,指明区域找矿方向,有效指导区域勘查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15-15,17
1 总体目标与任务 (1)初步查明东、西准噶尔、西昆仑和西天山地区重要斑岩铜(钼、金)成矿带的区域成矿背景、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2)建立斑岩型铜(钼、金)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等成矿预测体系;(3)建立高寒山区和干旱荒漠区等自然景观区的高精度、大测深物探、化探和遥感等勘查方法技术组合体系;(4)圈定大型斑岩铜(钼、金)矿集区1~2处;提交找矿靶区4~5处、大中型矿床勘查评价基地1~3处;提交资源量铜50万吨、金20吨;(5)培养研究生4~6名.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为:主攻铜多金属矿种,通过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成矿规律、典型矿床、成矿类型、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演化、1:50万航磁平面等值线图提取成矿带、1:50万航磁数据、1:50万重力和航磁解译、重力和航磁分别进行延拓处理、区内13幅1:25万航磁数据提取、32幅1:20万重力数据处理等工作,结合地球化学异常,对区内8矿种(金、银、铜、铅、锌、钨、锡、钼)进行两种尺度(1:50万和1:20万)统计预测和资源量预测,圈出大兴安岭成矿带铜多金属成矿预测区。提出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80-82
承担单位: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张照伟研究人员:张照伟李文渊高永宝郭周平张江伟李侃 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祁连一龙首山元古宙大火成岩省及巨量铜镍积聚(4077206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秦祁昆成矿域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示范(2006BAB01A01)和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查(2006BAB01808)、以及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祁连一龙首山大火成岩省与金川型铜镍矿关系研究(1212010911032)开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3,(8):88-88,90
随着冀东地区钢铁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铁矿资源储备明显不足。为了寻找新的找矿突破点,增加铁矿战略储备和保证经济安全运行,保障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冀东地区铁矿控矿地质条件,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开展了冀东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工作,旨在通过对已有地质、矿产、物化探等资料的研究,分析该区铁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总结铁矿矿床类型和成矿规律,指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预测铁矿资源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52-53
1 立项背景 豫西南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基地,随着矿产资源的强力开发,矿产资源迅速消耗。而区内原来发现的铅锌银矿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中,多数专家认为是“毛毛矿”、“不成气候”,开展铅锌银找矿工作的风险和难度都很大。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通过对区内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豫西南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具备形成大/超大型铅锌银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断裂构造发育,  相似文献   

8.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实施以来第一个以固体矿产资源为目标的研究项目。通过 5年 (1 999年 1 0月— 2 0 0 4年 9月 )研究 ,在多项基础地质和矿产资源成矿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初步提出了中国中新生代大陆成矿理论体系 ,为预测大矿和大型矿集区奠定了理论基础 ;研制和发展了 4项找矿新技术方法 ,以及提出了两种找矿新思路 ;并在实验阶段圈定了 5个矿集区尺度的找矿靶区 ,发现了一批矿化异常区。此外 ,在研究过程中还形成了 3个国家级优秀科研群体和 3个部门级优秀科研群体 ,培养出 9名优秀中青年人才以及大批博士后工作人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其中有不少中青年科学家已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研究期间共发表科学论文 772篇 ,其中SCI检索论文2 2 7篇 (国外论文 1 2 5篇 )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64-66
承担单位: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李文渊张照伟高永宝张江伟李侃 1主要认识和研究目标金川是世界第三大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如此巨量的金属集中在规模相对较小的镁铁一超镁铁质岩体内,必然是大规模岩浆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专题论述了砂岩型铀矿断隆成矿的观点,包括断隆成矿的铀矿地质遥感证据、断隆有利成矿的原因、断隆成矿观点与传统观点的不同、断隆成矿受控于中国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等,通过上述研究指出,断隆成矿是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寻找砂岩型铀矿值得重视的区域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7,(4):63-63
“东南亚地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属于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估”计划项目的工作项目(编码:1212010561507)。项目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参加完成。  相似文献   

12.
火山涅磐阿尔山地区的哈拉哈火山群,与蒙古国的哈尔沁格尔火山群连成一片,是我国著名的火山群之一。该火山群具有广阔的熔岩台地,数十个火山锥,各种类型的火山湖,丰富多彩的熔岩地貌,典型的火山喷发物剖面,宝贵的深源包裹体……通过航拍发现,阿尔山地区有十几处高位火山口湖及堰塞湖。据查,这些火山口湖是迄今在一个地方发现的世界密集程度最高、数量最多的高位火山口湖。火山口湖是火山口中积水形成的湖。在一种封闭式的火山口中积水形成的湖叫玛珥湖。这种湖泊多呈圆形,直径一般为200~300米,也有小者直径几十米、大者直径上千米的。湖周…  相似文献   

13.
新疆库姆塔格世界级特大型钠硝石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硝酸盐矿物的物源和成矿条件的限制,世界上大规模的硝酸盐矿床极为罕见。我们在对新疆小草湖钠硝石矿研究的基础上,对比智利北部阿塔卡玛沙漠钠硝石矿床,通过成矿理论研究、遥感影像的分析解译及古地理气候环境的分析研究等科学的方法手段,认真分析研究新疆硝酸盐的成矿条件和物源条件,  相似文献   

14.
西藏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西部的重点成矿区带之一,带内发育大规模以燕山期一喜马拉雅期岩浆作用为主的铜铁多金属矿床组合,成矿条件十分有利。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开展的资源评价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新发现和评价了驱龙、亚贵拉、雄村等一批大型、特大型铜铅锌矿床,主要的矿床类型有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和热液型铅锌银矿。同时区内大型矿床相对集中,沿青藏铁路沿线形成了驱龙一甲马、厅宫一冲江、亚贵拉一洞中拉等多个大型铜多金属矿集区。作者在资源评价与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铜铁金属矿以及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出区内还具有进一步的找矿潜力,提出在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建设国家铜多金属矿产基地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用核同位素监测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的技术、水土流失及其环境效应评价关键问题、区域水土流失模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信息平台及水土流失宏观变化趋势,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划及宏观战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信息服务。截至2008年底,课题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三维可视化技术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浙江诸暨周家坞铜矿床为例,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床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对矿区钻孔信息和样品采集分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建立钻孔三维模型,最终生成三维原生晕异常图。发现W、Mo等中高温元素主要在西南方向深部部位富集, Ag、Zn等低温元素浓集中心为东北方向浅部,成矿元素Cu异常反应矿体分布位置,可以推测热液从西南向东北方向上运移,预测深部矿体向西南方向分布,为研究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信息,也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遥感找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直接找矿和深部找矿是目前遥感找矿的两大科学难题,探讨了解决这两大科学难题的主要途径:一是开发新型遥感探测技术与先进的图像处理方法;二是促进多学科交叉与集成。同时,本文还从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阐述了遥感找矿面临的新机遇。最后,强调了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再创遥感找矿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006年3月16日在京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着力营造有利于源头创新的良好环境,积极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科学家和进入国际科学前沿的创新团队,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取得突破,为繁荣科学事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1,(23):70-71
新疆西昆仑地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欠发达,基本属地质调查空白区,矿产勘查评价工作严重不足,主要矿种及找矿方向不明确,工作难度很大。为了摸清家底,填补地质调查空白,缓解矿产资源不足对经济社会的瓶颈制约,以及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稳定边疆和民族团结发展战略,2002年以来,国家在该区相继安排部署了“新疆1:25万叶城县幅、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幅、克克吐鲁克幅区调”和“新疆塔什库尔干一莎车铁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经过6年持续不断的科技攻关,在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以及找矿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和重大突破,使该区成为我国新的矿产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20.
工作区地处塔里木板块与伊梨微板块碰撞对接带部位,阿吾拉勒裂谷系东端.本次工作查明了阿吾拉勒铜、金、铅、锌、铁成矿带东段1∶5万地球化学、地面高精磁特征,提出阿吾拉勒裂谷带的东段具有良好的铜、金、铅、锌、铁成矿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条件,为阿吾拉勒铜、金、铅、锌、铁成矿带东段整装勘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