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65-65
微创是医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是21世纪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微创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先进的外科手段应用于各个专科,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技术层面很不规范,急需引进先进的手术技术;缺少指导临床实践的专业著作和培训教材;微创技术长期随访结果的研究不多;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尚属缺乏;微创技术的学术研究有待提高:微创技术发展不均衡,人员技术参差不齐;微创外科医师的规范培训及准入制度亟待实施.临床上迫切需要系统全面的微创技术应用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医裘法祖     
裘法祖教授是我国外科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他的"裘氏刀法"出神入化,"不多开一刀,不少缝一针","他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纸一定完好无损".裘法祖被同行誉为是中国外科的一把"宝刀",然而裘法祖自己却说:"我的主张是能够不开刀的就不需要开刀,开小刀能够解决问题的就开小刀,如果必须要开大刀的人,要开得彻底,要开得好.这是我的三个原则."由此可见,裘法祖刀法的精髓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重要的是技术背后的那种精神.  相似文献   

3.
说起普外科,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它是普通外科的简称,是外科的基础,因此有些医院将其称为基础外科。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肝脏、胆道、甲状腺和乳腺疾病、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一般来说普外科包括的疾病有:颈部疾病、乳腺疾病、如乳腺癌等,周围血管疾病,腹壁疾病,如腹股沟疝,胃肠疾病等。  相似文献   

4.
外科手术切除的方法对消化道癌肿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病变所在部位,如直肠癌,多因不能保留肛门而患者不愿意采纳。或者由于患者身体状态,如伴有心血管病以及其它合并症而不能耐受外科手术及麻醉,因而很多患者不能采取手术治疗。此外,尚有很多患者手术后局部复发的也不宜再采取外科开刀的手术。  相似文献   

5.
介入放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IVR)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DSA、US、CT、MRI 等)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介入放射学的创立与发展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塞尔丁格(Seldinger)创用的经皮穿刺插管技术和70年代初逐步完善起来的经皮穿刺针技术。1967年美国放射学家马古利斯(Margulis)在《美国放射学杂志》(AJR)上最早提出《Interventional Diagnosticm Radiology:A New Subspeciality》,但是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一词被学术界广泛认可是在1976年,华莱士(Wallace)在《Cancer》杂志上以“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为题系统地阐述了介入放射学的概念以后,并于1979年在葡萄牙召开的欧洲放射学会第一次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上作了专题介绍,此命名被国际学术界正式认可。国内学者对这一名称的翻译也多种多样,诸如“手术性放射学”、“干涉性放射学”、“治疗性放射学”、“侵入性放射学”等,也有叫“导管治疗学”的,但多数学者愿意接受“介入放射学”这一名称。介入放射学是独立于内科、外科的第三学科,它既有外科手术特点,又有内科治疗机理,更有影像诊断综合知识,加上它所特有的穿刺、导管、导丝、球囊及支架等操作技能互相结合而成,它在许多方面或对某些疾病有内、外科所不及的作用,为临床上许多棘手问题开拓了新的解决途径,使一些难治或不治之症有了新的治疗方法。由于它有微创、高效、安全、并发症少、恢复期短、可重复性强和不破坏原解剖结构等优点,因而成为部分中晚期癌症、血管性疾病、心脏瓣膜狭窄、创伤性出血、椎间盘突出、非血管管腔狭窄等不少疾病的首选诊疗方法。它所覆盖的范围广,包括神经、循环、消化、呼吸、骨骼、泌尿、内分泌、妇产科、耳鼻喉乃至眼科等各个系统。介入放射学是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相结合的产物。目前,介入放射学借其应用领域分为“血管性介入放射学”与“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前者包括有:血管成形术、治疗性栓塞、溶栓治疗、局部灌注治疗(或化疗加放疗)、局部血液采样、血管内异物取出、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治疗等;后者包括有:经皮穿刺活检、经皮穿刺引流、经皮硬化治疗、经皮造瘘、经皮取石(或异物)、经皮管腔扩张成形或经口腔、鼻腔、肛门、尿道插管行管腔扩张成形及瘘道栓塞等。一、血管性介入放射学血管性介入放射学是研究在医学影像引导下经皮经血管行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学科。(1)血管栓塞术:将能够引起血管腔暂时性或永久性阻塞的物质,通过导管释放入病变血管或病变的供血动脉内,阻断血流,以达到治疗疾病或外科手术中减少出血的介入放射学技术。用于治疗: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脏器出血;②良、恶性肿瘤手术前栓塞;③晚期恶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④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血管瘤等血管性疾病;⑤未闭的动脉导管;⑥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子宫平滑肌瘤等。(2)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也称经皮血管扩张成形术,是治疗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大动脉炎、纤维肌肉增生、先天性大动脉膜性狭窄、时间较久的血栓形成、血管吻合术等因素引起的血管腔狭窄或闭塞的首选方法。PTA是建立在同轴导管与球囊导管基础上的。金属支架的出现克服了球囊扩张成形术后早期出现再狭窄的缺点。(3)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用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的致死性肺动脉栓塞。(4)血管内药物灌注:用来治疗恶性肿瘤、血管痉挛以及血栓。(5)心脏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性心脏病学(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是运用介入放射学技术对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兴学科。包括心脏瓣膜扩张成形术、冠状动脉狭窄扩张成形术、未闭动脉导管栓塞术、粥样斑块旋切术、顽固性心动过速经导管消融术、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关闭术、经皮肺动脉瓣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肺动静脉畸形栓塞术,以及栓塞体肺循环侧支治疗严重的法洛四联症等。(6)神经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又称治疗性神经放射学(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或血管内神经外科学(Endovascular Neuroradiology),是综合神经影像学、神经手术学、神经病学及耳鼻喉科、颌面整形等多学科技术,在医学影像学引导下对神经系统部分疾病进行直接诊断和治疗的新兴学科,包括脑脊髓动静脉畸形、颅内巨大动脉瘤、硬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等的栓塞治疗,脑膜瘤术前的辅助治疗、经皮血管成形术、动脉内药物灌注溶栓治疗和局部化疗。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是研究在医学影像引导下经非血管途径行介入性诊治的学科。(1)穿刺活检:在影像学仪器导引下,将穿刺针经皮穿至机体的病变部位,进行抽吸或切割病变组织或体液,以获取病理学、生化学、细菌学标本,达到诊断或鉴别诊断的目的,或抽吸出病变组织及液体,或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技术。这项技术已成为肿瘤、囊肿、血肿、体腔积液、脓肿、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简便快速、有效安全的诊断或治疗方法。活检范围从肺穿刺到纵隔、肝、胰、肾、骨骼、肌肉、乳房、淋巴、腹膜后、甲状腺、脑、脊髓与盆腔等多处部位。近来又有在X线透视下经静脉和导管活检技术。(2)穿刺引流术:将脓腔、气腔排空,促使组织恢复新生,避免功能损害。经皮脓肿引流术、经皮胆道内引流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疽。(3)囊肿抽吸及硬化治疗:用于治疗肾囊肿、肝囊肿、胰腺假性囊肿、肝包虫囊肿。(4)经皮造瘘:又称造口术,通常指对受阻的管腔建立与体外相通的瘘口,以便机体暂时得到改道运行排导,避免因梗阻造成严重功能损害,但它并不建立正常运行通道,只能作暂时性或永久性姑息治疗。(5)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将因外伤、肿瘤、放射损伤或手术疤痕等引起的狭窄通道扩大,使之通畅无阻。一般均用球囊导管扩张,如球囊导管扩张食道良、恶性狭窄,食道胃吻合口狭窄和胃肠吻合口狭窄、梗阻性黄疸等。支架植入通常指金属丝编织成的支撑管,放在狭窄的腔道处时,凭其弹力或记忆张力扩张,或被动地由球囊使其扩张,解决狭窄的通道,通常用于球囊扩张无效的病例。如:食管支架、胆管支架、气管支架、尿道前列腺支架、鼻泪管支架等。对于塑料制成的管状支架,通常称内涵管。(6)异物抓捕术:在影像监导下用异物钳、取石篮、抓捕器等将管腔内异物如结石或导管断段取出。(7)管腔疏通术:将因病变造成的管腔梗阻处,通过特殊的导丝导管开通闭塞管腔称再通术。如:输卵管再通术。(8)椎间盘减压术: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9)转流术:将腹水引流入静脉称为转流术。(10)神经阻滞术:经皮神经丛(节)阻滞术包括腹腔神经丛、胸交感神经节与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此外,经皮椎小关节阻滞和根周浸润及足、踝局麻剂注射也均为周围神经阻滞。用无水乙醇封闭神经节或神经丛,为恶性肿瘤患者止痛。(11)瘤体内治疗:经皮瘤体内注射酒精、醋酸、化疗药、热水或导入微波、激光、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放射性核素、免疫或基因治疗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致病和治病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催眠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不但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而且对养身修性、延年益寿、戒烟  相似文献   

7.
目前,光谱分析检测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光谱分析技术要求高,是集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相交融的重要的化学分析领域。随着航空航天、超纯材料、合成材料、表面物理、超快化学等领域的发展,对光谱分析技术性能要求不断地提高,对光谱分析仪器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在生物学、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环境污染监测和控制、生态评估和保护、疾病控制和康复等方面对光谱分析检测技术和光谱仪器设备更是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8.
科学基金与口腔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口腔及其相关器官疾病(包括口颌面软硬组织的损伤、疾病和口颌发育异常等)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口腔医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医学其他分支学科类似。但是,口腔医学由于它所研究器官的特殊性,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上与医学其他学科也有  相似文献   

9.
摘要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学更是十分活跃的领域,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使新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又会进一步加速学科发展。现行的学科分类不能如实记录和反映医学发展的现状。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现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993年7月1日施行的“学科分类与编码”的国家标准,从酝酿、起草到成文发布,距今已有近10年的时间。这期间,正值“知识爆炸”、“信息爆炸”,各种知识、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近30年积累的科学知识,占人类两千多年来所有知识积累总和的90%。近3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有学者考证,整个科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分化出2910个单一学科,而在短短的近100年间,交叉学科涌现了2581个。目前,单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总数约有5491个,交叉学科已经占了总数的46.58%。交叉学科的发展令人惊讶,发人深思。医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态,现行的学科分类,沿用传统的观念,分类较为机械,给学科发展留有的空间不大,明显地看出它已不能及时记录和如实反映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学科分类的修订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学发展。当今的医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综合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直接影响和迅速渗透到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从单一因素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从人们的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因素、多方面去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更为全面、切合实际地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提高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水平和寻找威胁人类自己身心健康因素的能力,为我们探索人类自身拓宽了空间和思路。这是人类对自身健康认识的一个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促进了医学的全面发展。新医学模式被人们接受并迅速得以应用,使与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发生过程密切相关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形成了更全面、综合的医学新观念和健康新理念,医疗、科研、预防和保健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医学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学科涌现。从地理、经济、环境、行为、心理及社会等多因素,探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找出有效干预措施和预防疾病的手段,促使了多学科的协作和不同学科的融合,新的、交叉和边缘学科应运而生,不断涌现,从而带动了多学科、跨行业的合作,共同研究人类健康问题。从外科临床治疗的效果出发,对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是医疗的重点,要求医生必需掌握大量的内科知识与外科知识,合理运用内科学、免疫学、细菌学、药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对危重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因此出现了“危重外科学”。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迅猛发展,给基础医学研究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推动了医学的深入发展,是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的一场革命,由此也派生出了一些新的学科,如分子肿瘤学、分子流行病学等。分子生物学的崛起和发展,为人类从分子水平研究和认识生命现象和疾病本质提供了条件。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打破了学科界限,将生物学研究推向分子水平,使各个领域在分子水平上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用大家都懂的“共同语言”把各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进步改变了医学研究的格局和观念,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病、基因病、构象病和信息病等概念相继提出。由于泌尿外科学的发展,男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随着内涵的不断扩大,烧伤外科学如今称之为创伤外科学;肿瘤外科学、危重外科学也是随着近些年临床医学对疾病的分类应运而生。目前,周围神经以及骨髓都与骨科疾病有关,周围神经分类划在神经外科学已显不妥,应为骨科学的一部分,因此,国内外出现了“骨神经外科学”。急救医学的概念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现状要求,急诊医学取而代之;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出现了全科医学,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共同发展的趋势。医学伦理学是近年来在医学、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人类、伦理、法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发展的速度也很快。许多国家已经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涉及人体医学研究的审查的决定性步骤。1998年11月,我国卫生部宣告成立了“卫生部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把伦理学审查作为我国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必需的程序。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已经揭示了中医虚症的本质等许多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本质都是细胞内基因诱生性表达产生的细胞因子,现代医学新知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研究,开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生命科学世纪,新学科将有大发展。科学界公认,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作为生命科学的世纪,脑科学将成为十分重要的重点学科。脑科学在新的医学模式中,是衔接生物与心理、社会的重要中介性桥梁,是认识人脑,进一步了解人类以及改善人脑的重要的基础科学。各国都在加强对人脑的研究。有学者肯定地说,21世纪对脑的研究将在生命科学中处于发展的前沿。脑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生命科学中医学研究所攻克的最后堡垒。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表达的基因数量最多,细胞数量及种类最多,其发育过程甚为复杂。作为神经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脑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所起的作用是世间任何事物所不可替代的。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公布,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逐步进入“基因组医学”时代。人们将在破译“天书”之后逐步揭开人类生、长、育、老、病、亡及进化和脑功能的奥秘,并推动21世纪的生物医学和制药工业的前进。生命科学的21世纪中,分子医学将成为主导,这是全世界不容置疑的共识。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必将更紧密地与其他学科如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理论医学等相结合,实现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整合,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组织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研究和开发修复、改善损伤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科学,是继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之后,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老鼠的背上长出人的耳郭,标志着医学将走出器官移植的范畴,步入制造组织和器官的新时代。组织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将是21世纪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从以上医学科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几个侧面,反映出医学科学发展确有超前于现行学科分类的地方,学科分类应适时地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10.
在外科手术中把手术切口做小,通过最小的创伤解决患者的疾苦是多年来外科医师的梦想.早在微创外科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初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外科的昊硕东教授就深深地被这一理念所吸引,并经过自身20余年的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和学习,在微创外科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随后X线很快应用到医学领域。利用X线,人们能够看到身体内部的许多组织结构,从而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由此医学领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放射诊断学。X线的发现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它有力地推进了医学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超声、核医学、CT、MRI等众多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以及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开启了医学影像学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87-88
心脑血管病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年死亡人数达331万。改善心脑血管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其中影像学起着重要作用。以往心脑血管病的诊断依赖常规血管造影,但其只能显示血管管腔且属有创检查。CT血管成像(CTA)是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5年3月正式公布《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药学名词》是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4年认真细致的审定,完成的我国第一部规范中医药学名词。全书包括:总论,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治疗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养生学、康复学,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肛肠科疾病,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笔者也曾信奉一天一颗维生素丸的养生之道,每天虔诚地督促自己莉和家人服用。然而,近几年不断有分析和回顾研究郜对补充复合维生素的益处进行质疑。2013年底,《内科学年鉴》发表了多篇有关补充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与慢性疾病风险的临床研究结果,其中包括随访12年、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即医师健康研究PHSII,再次得出“补充多种维生素不能显著减少心血管病、癌症和认知障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2,(12):68-68
重大心脏疾病是现代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心脏医学图像与电生理信号处理基础理论与算法研究一直是临床无创或微创诊治的重要手段。但在国内外这些研究工作往往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完备理论体系,以至临床心脏信息处理质量还存在诸多问题,在诊断中未能有效地合理利用,这就要求心脏影像信息处理的理论与算法研究必须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浙江大学刘华锋教授、胡红杰主任医师、胡正珲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张贺晔副研究员等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计划的资助下,围绕基于图像的心脏功能、结构信息计算方法展开研究,开创了心脏疾病诊断、研究方法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内科教授布莱克·凯勒BerczeUer在其所著《医师和病人》一书中指出:严肃而负责任的医师,对他们的决定首先提出质疑的正是他们自己。因为,在医学上是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任何一个医师如果绝对相信他的诊断是对的,或是感觉他所提供的治疗是绝对有效没有问题的,就足以证明他是卤莽而轻率的。假如你是一位病人,不幸遇到这样的医生,在他给你带来新的痛苦之前,最好离他远一点。  相似文献   

17.
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节律调节着生物体的一切生命进程和功能。其中,关于近日节律的研究成为核心。在时间生物学方面,近日钟的发现以及对其分子机理的研究,对牵引及相位应答的研究等使得生物节律对生物体生命进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明晰,时间医学的大量临床研究也表明,疾病的诊断、发病与恶化均受近日节律影响。因此,传统的"体内平衡"概念得到修正,时间治疗学发展出多种服药方法和药物缓释系统,配合近日节律,以得到更大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小副作用。这一领域现已发展出多个分支,包括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毒理学、时间治疗学等。  相似文献   

18.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18):37-38
难以实现的死而复生或技术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将战胜疾病的梦想寄托于科技的进步,如果现阶段无法治愈的疾病,就希望自己能穿越到未来进行治疗。如何能让自己抵达未来?有人想出了一招,冷冻!在科幻小说中,通过低温冷冻技术保存人体,并通过未来的医学技术复活,是个屡见不鲜的桥段。但在现实生活中,冷冻技术是否真的能让人很好地保存到未来医学足够发达的那一天吗?人体保存技术的过程当某个人被宣布死亡的时候,收到通知的人体冷冻保存公司会派遣一个反应团队,确保这个人的血液继续在体内流动时,将遗体被冷藏在冰块中,并注射多种化学物质,以减少血液凝结以及大脑所受到的损伤。此后在遗体运到人体冷冻公  相似文献   

19.
正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20余支竹简和50枚木牍,作为西汉时期简牍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老官山"汉墓的这批医学文物已引起多方关注。负责此次简牍识读工作的荆州文保中心研究员武家璧、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史文献研究员和中浚等专家,对这批简牍内容进行了初步解读:从出土的竹简内容来看,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  相似文献   

20.
在医学的海洋里,有这么一位执着的追求者,他以理想为风帆,用汗水为船桨,航行在骤雨与风浪密布的旅途中.暮然回首,他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研发出了一个又一个医学成果,在颅脑创伤、颅内肿瘤和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等领域里嵌入属于他的永恒足迹.他就是杭春华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