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7-57
木薯是我国初具产业化规模、加工技术比较成熟、经济可行的热带淀粉和生物质能作物之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品资所)是我国木薯科技研究和推广的主力军之一,从1959年开始研究推广木薯。1998年至今,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哥伦比亚、巴西、泰国、越南、印度等国际组织和国家,进行了长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同期,获得我国“948”项目、“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成果转化”、“南亚热作专项”和国家“科技扶贫”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热带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评价情况,阐明作为盆栽果树品种应具备的特性及功能,根据资源评价结果,筛选出了适用于盆栽的热带亚热带果树品种资源,并提出热带亚热带盆栽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这种植物,是一种支撑生命千年万代的粮食;是一种在土壤中发芽,在季节中放飞金色梦想的庄稼。玉米喜光喜热,与风作伴,与雨共生,与日月同舞。七彩云南地处热带、亚热带,风景秀丽,资源富饶,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缺乏强优势玉米杂交种成为困扰云南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1 热带气旋 发生在热带的气旋性环流。是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的统称。2 热带气旋的等级划分1989年以前 ,我国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 8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 12级的热带气旋称为强台风。从 1989年 1月 1日起 ,我国按“亚太经社会 /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统一规定 ,将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6— 7级 (10 .8— 17.1米 /秒 )的热带气旋称为热带低压 ;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 8— 9级 (17.2— 2 4 .4米 /秒 )的称为热带风暴 ;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0— 11级 (2 4 .5— 32 .6米 /秒 )的称为强…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前期,英国殖民者在西非饱受热带病的死亡威胁。对此,英国医学界根据环境医学学说对西非热带病展开研究,试图找到有效的医疗方式。作为一种并不完善的医学学说,环境医学将热带病视为“不健康”的热带环境的直接产物。这种认知不仅影响着英国殖民者对西非热带病的医疗应对,也塑造着英国人对西非热带环境的自然印象。同时,在殖民主义的框架下,环境医学也具有某种殖民属性,它赋予西非热带环境一种“不文明”的性质,为英国殖民扩张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9,(1):29-29
由于气候变暖,我国长江流域近年频频出现铁树开花现象。苏铁是极为古老的裸子植物。对于研究动埴物进化、古地质和古气候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距今250万年前。在第四纪冰川的严寒袭击下,野生苏铁绝大部分灭绝了。全世界现存苏铁类植物仅3科11属约280种.星散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仅在广西、云南、广东、福建、海南等地有少量分布,仅存1科1属24种,全部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7.
自1989年1月1日起,中国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对热带气旋划分的等级规定,将热带气旋划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4个等级。在2006年6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新的热带气旋划分等级标准。新标准将热带气旋分为6级,仍然保留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不变,将台风进一步划分成3个等级。新的热带气旋等级标准从2006年6月15日起开始实施(见下表)。新标准规定了中国预报责任区内热带气旋的等级及其划分原则,适用于中国预报责任区内热带气旋的业务和科学研究,有关热带气旋的业务规定可参照新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8.
自1989年1月1日起,中国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对热带气旋划分的等级规定,将热带气旋划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4个等级。在2006年6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新的热带气旋划分等级标准。新标准将热带气旋分为6级,仍然保留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不变,将台风进一步划分成3个等级。新的热带气旋等级标准从2006年6月15日起开始实施(见下表)。新标准规定了中国预报责任区内热带气旋的等级及其划分原则,适用于中国预报责任区内热带气旋的业务和科学研究,有关热带气旋的业务规定可参照新标准执行。新标准涉及的术语和定义…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和北京林业大学主持,联合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研究。课题针对我国速生工业用材的需求,目标是建立杨树、桉树和相思等树种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造优质、高产、抗逆育种新材料。在产量育种、品质育种和抗逆性育种的基础上,运用早期选择原理和联合改良技术,分别选育出适于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优质高产抗逆杨树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0.
相传杨贵妃喜食岭南所产荔枝,为了使荔枝味道不变,唐玄宗命人快马传递,马死无数,可见古代有着热带水果在长途运输中易变质的难题。现在的生活中,北方各地的普通百姓却可以轻松吃得到各种各样的热带水果,我们不得不感谢一位从事农产品贮藏、加工科研与成果转化工作的科学家——吉建邦。  相似文献   

11.
走进黎家村落 住在保亭不能不去看看黎家人的生活状态。三亚市保亭县是全围最大的黎族聚居区,全县辖区约30万人有近一半多为黎族人。黎族是近赤道的热带人种,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赫赫有名的“三亚人”。由于地处热带,全年的太阳照射强烈,生活在这里的人较之内地人,皮肤偏黑且油。同时因为位于赤道附近,  相似文献   

12.
香料饮料研究所科技产业经营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简称香饮所)成立于1957年5月,主要承担我国胡椒、咖啡、香草兰、可可等热带香辛饮料作物及热带果树的引种、选育种、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等系列配套技术研究及热带旅游农业开发.自1997年以来,香饮所转变观念,找准定位,面向市场,自我改革,建立起"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把科研、开发与产业有机结合,实现根据市场需要上课题,依托成果搞推广开发,依靠产业经营反哺科研的良性发展机制.通过改革,香饮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依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向市场、壮大自身、服务社会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术语》2000,2(1):30-31
根据1998年12月1日至7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的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将采用新的统一的命名方法(见下表).热带气旋的英文命名和国际编号是由东京台风中心负责确定的.为避免相应的汉语名称产生"一名多译"的现象,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我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今后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在发布热带气旋预报、警报时,除按原规定使用的国内编号外,还使用这套中文命名.  相似文献   

14.
1988年3月24-25日在京召开的地理、地质和气象等学科部份交叉协调会上,将“热带稀树草原”(savanna)订为“萨王纳”,而“喀斯特”(karst)与“岩溶”定为哪个,尚在争议*中(见《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8年第1期)。上述两个名词分别涉及地质、地理、气象、土壤、油矿、水利、环境、农业、林业、生物、畜牧等多种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并已进入日常生活。我国旅游业在介绍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的形成时就曾用到过“岩溶”和“喀斯特”这两个名词;同样,除了地理、气象和生态所特指的savanna以外,还有些地区的小片草地和加拿大的沼泽地也以savanna相称。由此,河名、地名、城市名、花名、草名、鸟名等等以此或冠以savanna命名者为数不少,这是由其“平原,草原、牧原、雪原、冰野”这些含义诱导出来的。由于其用向如此广泛,因此,除了专业辞书之外,差不多国内外一些常见的普通非专业性字典,对此两词均有收录。karst和savanna的汉语定名是两个音译名和意译名长期并存的外来术语。各专业之间在称谓上尚无大的分歧,不像annatto这个名词,林业称为胭脂红;食品称为胭脂树红(从胭脂树种子壳中提取的天然色素);纺织称为胭脂树红(浅橙色),橙色植物染料;水产称为熏鱼着色用的植物染料;化工称为胭脂树橙(取自Bixa Orellana胭脂树,用作染料,可染丝、棉、羊毛和食物)。在此,“胭脂红”,“胭脂树红”,“胭脂树橙”三者之间是要协调统一的。到底是红色,橙色还是浅橙色也是必须审定的。而现在对karst与savanna是要在现有的音译名与意译名之间作出选择或另订新名。karst一词源出希腊语,1884年美国地貌学家戴维斯提出了“喀斯特化”这个术语,1901年南斯拉夫学者J.Cvijic首先采用。所谓karst,系指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次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1966年我国第二次喀斯特学术会议建议将“喀斯特”改为“岩溶”。此后,经过22年音译名与意译名长期并存之后,现在又提出要恢复“喀斯特”这个音译名。为什么?显然是认为“岩溶”不能表达karst的全部含义。在此,也许还可以提出另一个理由:保留“喀斯特”这个名词有利于向国际共通词靠拢,这就是马宾、林立所提出的,在各门学科中有些名词术语在英、德、法、俄四种文字中,其拼法、读音、含义均相同,他们主张,我国引进这类国际共通词时不用汉字,而用拉丁字母标音。karst在英、德、法、俄四种文字中均为“三同”,即同拼法、同音、同义。因此,我国可直接写成Kasītè,而“岩溶”这个名词则无这种方便。savanna一词源出西班牙语zavana,现作sabana,系指平原,草原之意。但生物学家所称的savanna,系指萨王纳植被,或萨王纳群落,即热带稀树干草原;地理学家所称的savanna(汉译萨瓦那)系指南北两半球分别与赤道雨林相邻的地区,介于赤道雨林与热带荒漠之间。草类是其主要的植被,穿插着稀疏的树木。因此,汉译为“热带稀树干草原”。此外,还有南美洲的热带无树草原(llanos)和巴西热带草原(campos),这是萨瓦那的两个特殊类型。后者位于亚马孙河流域的赤道森林以南,或是开阔无树的草原,或有大片林地;气候学家所称的savanna climate,汉译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出现在非洲和南美的赤道雨林气候向极的一侧,澳洲北部亦有广泛分布。其自然植被为稀树干草原,因此,又称“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在气候学上,人们常把萨瓦那地区的气候称作苏丹型。此类地区由于草被繁茂,所以牧养着许多牲畜。从以上所述,karst和savanna均属含义多的术语,如何命名?我国对待多义词的翻译自古主张音译。唐代玄奘提出的“五不译”中,就有“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他的所谓不译,即不译意而是译音,一千多年过去了,这条原则沿用至今,在科技翻译中这类例子实非少见,主张恢复“喀斯特”而取消“岩溶”者就是最新一例。音译的缺点是不能“望文知义”,意译的缺点是对原文含义多的术语,汉文不足以尽之,对原词的含义有漏损。怎么办?有人主张:“迂有势难兼收并蓄,则求所最大部分最大涵义。若都不可得,苟原名为义多方,在此为甲义则甲之,在彼为乙义则乙之。”依我看,这可能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实际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在有意无意地实行这个办法了,例如,土壤学中“savanna red soil”一词,既不命名为“萨王纳红色土”,也不采纳过去所译的“热带稀树干草原红色土”,而是定名为“燥红土”。通过对karst和savanna这两个名词的审定可以看出,我们似乎需要做好“产前”“产后”的服务工作,即定名前的可行性调查和定名后新出现矛盾的处理。我想,如果这二者办好了,定名之后就会“众人称善”,要不然,就有可能“尚在争议中”,即使规定了,由于新出现矛盾解决不了,用户“碍难从命”,只好自行其道,这样,就有可能新的混乱又从此开始了。最近,我从各专业词书中,收集了一些由karst和savanna所构成的一些名词术语,虽然为数有限,但也说明一些问题,现录列于下:karst 岩溶,喀斯特karst base level 岩溶(侵蚀)基准(面),喀斯特(侵蚀)基准(面)karst basin 岩溶盆地,喀斯特盆地karst breccia 岩溶角砾岩karst bridge 喀斯特桥karst collapse 岩溶陷落karst cave 岩溶洞,喀斯特洞karst cycle 岩溶旋回,喀斯特旋回,喀斯特循环karst depression 岩溶洼地,喀斯特盆地karst erosion 岩溶侵蚀,喀斯特侵蚀karst fens 喀斯特沼泽karst fenstes 喀斯特天窗karsten 喀斯特沟karst funnel 岩溶漏斗,喀斯特漏斗karst glacier 喀斯特冰川(冰川风化侵蚀貌似喀斯特地形)karst hill 岩溶丘陵,喀斯特丘陵karstic channel 岩溶槽,岩溶漏水沟karstic feature 岩溶地形,喀斯特地形karstic formation 岩溶地层,岩溶构造,喀斯特构造karstic hydrology 岩溶水文学,喀斯特水文学karstic stony column 岩溶石柱,喀斯特石柱karstification 岩溶作用,岩溶形成作用,喀斯特作用karst lake 岩溶湖,喀斯特湖karst landscape 岩溶景观,喀斯特景观karst landform 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 岩溶地区,喀斯特地区karst margin plain 喀斯特边缘平原karst peneplain 岩溶准平原,喀斯特准平原karst phenomenon 岩溶现象,喀斯特现象karst pit (灰岩中)岩溶井,落水洞,喀斯特井karst plain 岩溶平原,喀斯特平原karst red earth 红色灰岩土,红色石灰土karst region 岩溶(地)区,喀斯特地区karst source 岩溶泉,喀斯特泉karst topography 岩溶地形,喀斯特地形karst plateau 岩溶高原,喀斯特高原karst process 岩溶作用,喀斯特作用karst valley 岩溶槽谷,溶蚀谷地,喀斯特谷karstology 岩溶学,喀斯特学karst water 岩溶水,喀斯特水karst well 岩溶井,竖井karst window 喀斯特天窗karst nu 裸露岩溶karst parfait 发育完全的岩溶karst profond 深原岩溶karst sous-jacent 地下岩溶karst superficial 表层岩溶relief karstique 喀斯特地貌savanna 萨王纳群落(热带稀树干草原),热带稀树草原,热带和亚热带稀树或无树草原savanna soils 热带稀树草原土savanna woodlland 热带稀树草原林地savanna red soil 热带稀树干草原红色土,燥红土savanna forest (热带或亚热带)稀树草原林savanna climate 稀树干草原气候savanna flower 热带草原花savanna grass 稀树草原草savane f 热带稀树干草原,萨王纳群落savane a bois clairseme 热带稀树草原savane a epineux 热带带刺灌丛草原savane a hautes herbes 热带高草草原savane a plantes succu1entes 热带多浆植物草原savane arboree 热带稀树干草原savane arbustive 热带灌木干草原savane basse marecageuse 热带低位沼泽草原savane boisee 热带稀树草原savane broussaieuse 热带灌木草原savane daltitude 热带高原草原savane de degradation 衍生稀树草原savane de plaine 热带平地草原savane de substitution 热带次生草原savane desertifiee 热带荒漠草原savane herbeuse 热带无树干草原savane inondable 热带水淹草原savane secondaire 热带次生草原savane tremblante 热带低位沼泽草原现按照将“热带稀树草原”改为“萨王纳”,修改上表中部分术语的情况是这样的: 修改前 修改后热带稀树草原土 萨王纳土热带稀树草原林地 萨王纳林地热带带刺灌丛草原 带刺灌丛萨王纳热带高草草原 高草萨王纳热带高原草原 高原萨王纳衍生稀树草原 衍生萨王纳热带平地草原 平地萨王纳热带次生草原 次生萨王纳热带荒漠草原 荒漠萨王纳热带水淹草原 水淹萨王纳热带低位沼泽草原 低位沼泽萨王纳这样一改,不但savanna原有的几种不同含义统统不见了,而且出现像“水淹萨王纳,这样非牛非马的怪名词:再看看以上由karst所构成的一些名词,如果我们确定恢复“喀斯特”而取消“岩溶”,其情况似乎比萨王纳稍微好一点,但也并不是没有问题,例如: 修改前 修改后裸露岩溶 裸露喀斯特发育完全的岩溶 发育完全的喀斯特深厚岩溶 深厚喀斯特地下岩溶 地下喀斯特表层岩溶 表层喀斯特在前表所列karst red earth一词的汉名,既不冠以“岩溶”也不冠以“喀斯特”,而是定名为“红色灰岩土”。由于各学科各专业之间交叉名词影响很大,其交叉面越广影响越大,已进入日常生活的名词则影响更大,“喀斯特”,“萨王纳”一改动,不但各专业词书中由其所构成的名词术语大部分都得改动,而且辞源、辞海、百科全书之类及普通字典都得跟着改。国外韦氏字典,牛津字典中有关karst和savanna的解释继续存在,说不定我们的后来人在什么时候又根据这类字典的解释恢复现在流行的一些名词。黄昭厚同志说:“现代科学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一个规律,随之产生的术语交叉不可避免,审定工作深入发展,对如何做好交叉术语的协调一致成为作好名词审定的关键。”(见《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8年第1期P.11)本文的目的就是根据上述精神提供一点肤浅的看法和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食糖消费国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的食糖生产国。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食糖生产链的问题在于,食糖企业缺乏食糖的精深加工产品。朗姆酒(Rum)是利用糖厂副产品——糖蜜或者甘蔗汁为原料生产的世界名酒,它具有浓烈饱满的芳香,其香味特色是以焦糖味、甘蔗果香、蔗糖微甜味和橡木味为主的混合型香味,其还携带有热带、亚热带水果的香味;朗姆酒具有哑热带浪漫与甘蔗醇甜完美结合的风格,晶莹透明的酒体,可爱诱引的颜色,排名在威士忌和白兰地之后,乍乍地站稳世界第三大名酒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杨宁 《科学大观园》2010,(16):72-72
一场热带飓风过后,危地马拉城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天坑,这个直径20米,深达60米的圆形大坑让周围的居民惊恐不已,这张“巨口”几乎吞掉了大半十字路口。随着地面一道陷落的,还有一座原本位于这里的制衣工厂,但工厂工人无人丧生,更幸运的是,就连周末留守的保安也碰巧离开了。  相似文献   

17.
疟疾曾是我国流行的传染病.70年代初期,科研人员从我国特有的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治疗疟疾尤其是抗药性恶性疟的首选药物.但由于疗程较长、价格较高,青蒿素的出口额至今徘徊在600万美元左右,与国际市场每年15~20亿美元的抗疟药成交额相比形成强烈反差.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病学研究所教授、著名热带病学专家李国桥等人日前成功地研制出新一代抗疟药疟立康,标志着我国在青蒿素系列抗疟药物的研制上取得了新进展.疟立康属复方双氢青蒿素类药物,既保持了青蒿素高效、低毒的特点,又能迅速杀灭疟原虫配子体,阻断传染源,从而大大缩短了疗程,价格也由原来的4~5美元/人份降低到1美元/人份,与世界上目前流行的其他抗疟药相比,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安康市属我国枇杷生长的北缘区,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枇杷冬花夏果,成熟期比福建、四川等南方迟近半月左右,正处北方水果供应空白期,市场销售前景广阔,发展良种大枇杷具有显著优势。为了尽快将大枇杷产业做大做强,研发小组从1998年起通过充分调查论证,先后开展了良种大枇杷的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工作,选择出适合安康及北亚热带边缘发展的良种大枇杷品种,探索出了良种苗木繁育技术,大树嫁接改良技术,研究形成大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获2006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月样的青青蕉果,在茎上成熟,顷刻将蕉园照得透亮。蕉叶青青,摇响夜晚的月光。香蕉,这个热带水果充满了神奇的美感,具有香甜的口感、圆滑的曲线。当青青的蕉果变成一弯金黄的新月,头戴斗笠的老农挑着两梭飘香的香蕉,走近我的梦里。  相似文献   

20.
夏威夷是亚洲人热衷的旅游圣地,而美国也有许多人喜欢到夏威夷度假,特别是圣诞节。我也利用这个假期,飞到了这个太平洋的著名热带岛屿——夏威夷。一路上,我幻想着自己穿着草裙戴着花环学跳草裙舞、憧憬着在清澈的恐龙湾潜水、遐想着静静地坐在沙滩上欣赏着天边的彩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