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上千大气压的高压加工食品是近年来日本研究人员新发明的技术,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果酱、果汁等水果制品的加工.目前在日本,高压食品已从研究阶段进入生产试销阶段.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和目前日本在这一技术方、面的进展,简要地介绍高压食品加工的一些情况.一、高压食品加工的特点传统的食品加工为了达到产品的无菌、均匀、熟化等目的,都采用煮制和高温杀菌等加工手段.如此操作虽然达到了长时间保存食品的目的,但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诸如维生素之类的营养物质,影响产品的天然色泽,减弱了产品的风味.而高压食品加工则是在特制容器中对食品施以几千大气压的高压,在如此高压下微生物大多被杀死,达到保存食品的要求.同时不对产品进行高温处理,也大大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损失,并保持了食品的天然风味,这时水果类制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用高压法加工食品还能节约能源,据测算,加工同样的食品其所耗费的能量仅为加热法的10%不到.  相似文献   

2.
食品理化检验是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其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技术性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和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检测,内容涉及食品营养成分、食品风味成分、添加剂成分、有毒有害成分的分析与检测.课程重点介绍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国外先进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3.
食品科学研究前沿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品产业是民生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食品产业得到了迅猛进展.食品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赖于食品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基础是食品科学研究成果.对食品科学中的食品香料香精、乳品科学、肉品科学、谷物加工科学、果蔬贮藏与加工科学、功能性糖科学、蛋白质科学、食品酶制剂、天然食用色素和食品风味化学等10个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供食品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来,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给食品安全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该文概述了在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毒理与保健食品功能学、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该学科在开展食品污染物与食源性致病菌监控技术的研究、食品营养与功能成分及功能学的研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在食品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并展望了福建省食品卫生学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海带低分子量岩藻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静  黄惠敏  陈红歌 《河南科学》2007,25(4):600-603
海带是我国最丰富的海藻资源之一,来源于海带的低分子量岩藻多糖有溶解性好、黏度低、易吸收等特点,且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保护肝脏、降低血压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着重介绍了海带低分子量岩藻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天然食品香料香精呈现快速的发展趋势。促成这一发展趋势的动力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天然产品的心理需求,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实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近些年食品香料香精领域的很多研究工作均以天然为核心。重点介绍了利用生物技术制备重要食品香料的一些进展,包括香兰素、香芹酮、诺卡酮、降龙涎醚、芳樟醇氧化物、玫瑰醚等。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回收,然后重新加入到最终的产品中,是一种保持食品原有天然风味的有效途径。介绍了蒸馏技术、膜蒸馏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以及吸附技术在风味物质回收中应用的研究情况。咸味香精是天然香精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香料香精市场的拳头产品,新的技术和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将是咸味香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日本功能性食品开发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食品的发展过程看,过去人们追求的是食品的营养性(即一次功能)和嗜好性(即二次功能),到了1981年~1987年间,日本文部省大力推行并实施以研究功能性食品为主题的所谓“食品功能的系统性解释与展开”这一全国性的大型系统工程,首次提出了“功能性食品”这一概念,即食品除具有营养和感觉这两方面的功能外,某些食品成分能参与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以及机体免疫系统等功能),或增强、或拮抗、或协同,或代用.这些成分包括在食品中存在的和在体内消化过程中继发产生的,这些能调节机体生理活动、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的功能,就称为食品的调节功能(即三次功能),含有这些功能的食品就称为功能性食品.作为一种食品,功能性食品不同于药品,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由通常使用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成分构成,通常的形态与方法摄取.2属于日常摄取的食品.3.应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有关“功能性”食品这一新概念,虽尚未得到全世界的确认,但它强调食品的三次功能这一点,已为全世界所共识.在文部省的这一研究工程推动下,日本的食品业界与包括农、医、工等相关产业通力合作,已掀起了研究、开发功能性食品的热潮,而且10余年来经久不衰,引起世界瞩目.下面仅从日本专利(日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鼻技术是过去二十年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气相分析和气体检测技术之一,它已逐渐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农业生产、食品检测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电子鼻是利用对待测气体具有交叉敏感性的传感器阵列将待测气体中的混杂气味组分信息转化为与时间、成分、浓度或含量相关的可测物理信号组,利用信号采集系统输出含有待测气体特征信息的数字信号,通过模式识别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得到待测气体综合气味信息和隐含特征,实现对待测气体快速、系统、准确的鉴别和分析.本文综述了电子鼻技术中的传感器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及在中国白酒品牌鉴定、风味识别、酒龄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聚合物石英压电传感器型电子鼻为例,阐明该电子鼻的技术方案及其在中国白酒检测中的应用;展望电子鼻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膜分离技术具有效率高、操作方便、节能等优点,与传统其他传统分离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奶制品、饮料等食品工业生产中,特别在饮用水生产、热敏性食品物料的浓缩、食品功能成分的分离和制备等方面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基于当前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对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基因工程"向日豆"的育出、运用固定化微生物和固定化酶改善食品风味、运用蛋白质工程改善食品品质的技术、甜味蛋功能基因在高等植物中获表达以及基因工程作物产出食用疫苗的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豆腐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时蒸馏萃取 (SDE)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 分析技术,研究了豆腐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有44 种化合物被检出,其中包括12种醇类、12种醛类、10种酯类、2种酮类及8种其他化合物.从化合物的香气活性值可知,(E,E)-2,4-癸二烯醛、二甲基二硫醚、3-甲基丁醛、丁酸乙酯、2-甲基丁醛是豆腐挥发性风味的重要组成成分,芳香味、卷心菜味、果味、可可味等构成了豆腐的特征风味.  相似文献   

12.
水苏糖是一种新兴的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种优良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含有水苏糖的食物已被许多国家接受为健康食品.介绍了水苏糖的制备方法,论述了水苏糖在增殖双歧杆菌、调节肠内菌群、降血脂血压等方面的生理功效.对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及饲料等领域的应用开发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入侵检测技术(IDS)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的焦点,多种软计算方法被应用到这项技术的研究上,本文综合了主成分分析技术的数据压缩及分类功能,和神经网络的在线计算能力,构建了一类基于PCANN的分类器,并进一步应用到异常检测中.仿真试验结果证明该检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腐乳风味成分含量丰富,气味浓郁,多地名优产品风味成分已有研究报道,但是尚未见关于发酵剂对腐乳风味成分的影响研究.使用3种毛霉菌纯种发酵,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检测不同菌种发酵结束和腌制后2个阶段的腐乳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发酵结束时,腐乳毛胚的挥发性成分较少,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三甲胺、苯酚和吲哚;腌制后,腐乳成品挥发性成分更丰富,主要是添加辅料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风味成分.但是发酵菌对腐乳的风味有着显著的影响,不同霉菌发酵的毛坯和腐乳的主要风味成分和含量存在差异,且能用感官感知其差异性,其中以总状毛霉生产的腐乳风味浓郁.  相似文献   

15.
<正>林产品化学是以林业生物质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手段,研究开发林产化学品的一门科学.林产化学品主要包括林业生物质分泌物、提取物、绿色平台化合物及精细与功能化学品等几类.随着生物技术、分离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林产化学品正朝着高附加值、定向转化、功能化、环境友好化等方向发展.林业生物质资源高附加值成分提取及其应用研究是林产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林业生物质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功能成分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成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开发功效提取物  相似文献   

16.
酶是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对改进食品加工技术、提高食品质量、改善食品风味等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酶在水果罐头生产中的应用技术作扼要介绍。 1 桔子囊衣脱除 生产桔子罐头通常采用酸碱法脱囊衣,但此法桔子破碎率高,风味差,酸碱液腐蚀性强,且所含微量Hg~(2+)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废水中果胶含量也较高。采用酶法处理能克服上述缺点。 酶法脱囊衣是利用果胶酶、纤维素酶或半纤维素酶,在最适合的pH值和温度下,将桔瓣浸入酶液中,瓤  相似文献   

17.
冷杀菌技术(非热杀茵)是当代一类崭新的技术,不同于传统食品加工中采用的热杀菌,他不但利于保护食品功能的生理活性,还有效的保持食品中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本文主要介绍高效、安全且能保持食品原有风味与营养的冷杀菌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1 抗衰老食品.以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配以花生、芝麻、桃仁、何首乌、大米等制成.2 微波食品.微波技术的引入,可使许多“粗粮”细作,并保持食品原有风味.如目前用玉米作原料制成的玉米片,经微波工艺加工后,口感好.  相似文献   

19.
肉类风味形成及羊肉香精的风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肉是全世界通用的食品,食用它没有宗教和文化禁忌.羊肉产业迅猛发展,羊肉香精的规模化生产已在国内开展,但风味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综述了形成肉品风味的前体物质,产生风味的化学反应,提供羊肉风味的化合物,以及羊肉香精的基本生产模式,为有关羊肉风味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酱油作为中国传统发酵调味品,其风味是重要的质量指标,功能活性也受到人们的关注。酱油的风味和功能成分复杂,如何全面地解析构成风味和功能特性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一直是调味品行业的研究热点。据相关研究报道,酱油中香气活性物质有202种,按气味类型可分为酸香、醇香、麦芽香、花香和果香、焦糖香、烟熏香、蔬菜香等,不同香气的化合物以一定比例组合形成了酱油浓郁的酱香;酱油中非挥发性物质有230种,带给酱油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和浓厚味的综合味感,其中咸味、鲜味较为突出;酱油中已报道的生理功能活性物质约30种,在抗氧化、抗癌、降血压、降尿酸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作用。详细介绍了酱油风味检测技术的更迭和优缺点,按照香气特征、滋味特征和功能特性分类介绍了其关键活性物质基础,评述了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酱油及传统发酵行业的高品质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