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Cu-ZnO-Fe2O3-ZrO2作为甲醇合成活性组分并以HZSM-5作为甲醇脱水活性组分用3种不同的方法合成了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和BET表征.研究了3种合成方法对于生物质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Cu-ZnO-Fe2O3-ZrO2/HZSM-5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方法对于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有很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催化剂对于该反应的催化活性及目标产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在完全液相法的基础上对前驱体制备工艺进行改进,采用经醇解反应改性的异丙醇铝作为铝源制备Cu-Zn-Al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不同醇类及醇用量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CO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XRD,H2-TPR,NH3-TPD-MS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使用乙醇为溶剂,用量为150 mL时,催化剂的体相结构最好,可还原的铜物种最多,铜的分散度最高,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强,催化活性最高。另外还发现,铝醇解液的老化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了一种适用于富碳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DME)的高活性催化剂C207-HZSM-5。考察了催化剂配比、还原条件、反应温度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程度升温还原(TPR)方法及XRD表征,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及催化剂氧化态、还原态、反应后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还原时,低升温速率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在p=3MPa、T=280℃、空速为3000mL/(g·h)条件下,CO转化率为66.03%,DME收率为45.5%,接近其热力学平衡值。结合活性评价结果及不同还原温度下的XRD结果得出,Cu+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物种。TPR结果表明,还原分两步进行,即165℃处的Cu2+还原至Cu+过程,和175℃处的少量的Cu+还原至Cu0过程。  相似文献   

4.
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费托合成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催化剂活性组分、载体、助剂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未来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共沉淀浸渍法,制备出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具有甲醇合成功能和甲醇脱水功能的双功能催化剂,加入助剂硼酸对其进行改性,并在固定床连续反应器内进行实验。确定了含硼量对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含硼量增大,转化率。选择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含硼0.5%的催化剂效果最佳。对温度、压力、空速和氢碳摩尔比等反应条件的考察结果显示,当温度280℃、压力4.0MPa,空速1500h^-1、氢碳摩尔比1.5时,催化剂具的活性和洗择性达到最好,CO转化率为66.8%,DME的选择性为50.7%,DME的收率为33.9%。  相似文献   

6.
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CuO/ZnO/Al2O3进行了性能研究,以及在其基础上添加少量的Mn之后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O/ZnO/Al2O3和CuO/ZnO/Al2O3/MnO2催化剂,并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测试了催化剂的初活性及耐热后的活性,同时利用XRD、TPR实验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铜基催化剂CuO/ZnO/Al2O3中添加少量的Mn之后,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即抗热性能)有所提高,经耐热后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不同N/Pd摩尔比的聚γ-(甘-丙二肽基)丙基硅氧烷钯催化剂,用元素分析,红外差谱,XPS表征了它们的结构,讨论了催化剂对不同底物的加氢活性以及N/Pd摩尔比,溶剂,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异丙醇铝(AIP)为铝源,异丙醇(IPA)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用于甲醇气相脱水生产二甲醚的γ-A12O3催化剂.考察H2O与AIP的物质的量之比n(H20)/n(AIP)以及溶液pH对催化剂的晶型、颗粒表观形态、酸性及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铜锰比,不同分解气氛以及催化剂中不同组分的相对活性,并对不同预处理方法所得催化剂的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铜锰催化剂的活性源于氧化铜,氧化锰及锰酸铜之间的紧密结合,其中锰酸铜物相的存在对反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XPS-Auger,XRD及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铜锰催化剂中Cu 为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可能性较大,与锰的化合物相互作用催化该合成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合成二甲醚用催化剂CuO-ZnO-ZrO2/HZSM-5,采用XRD,TPR和反应活性评价等考察了沉淀介质pH对催化剂还原行为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介质pH对催化剂的晶形和还原性能有很大影响,在pH=9时,催化剂易于还原,活性较高.并用Coats-Redfern方法得出合成二甲醚铜基催化剂的还原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降脂宁片的生产选择适宜的溶媒量.方法以提取率为指标,分别对不同溶媒量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保证有效成分提取完全的适宜加水量与加醇量,均为生药量的7倍量.  相似文献   

12.
刺五加总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刺五加总苷提取的各影响因素(A乙醇体积分数、B溶剂量、C提取次数),以多指标(刺五加总苷收率、丁香苷质量分数以及浸膏得率)综合评分法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刺五加总苷提取的主要因素为B(溶刑量),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1B3C1,即乙醇体积分数60%,10倍量,提取2次,每次1h.此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聚乙二醇催化肉桂醛合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不同用量对合成肉桂醛反应产率以及溶剂的影响,并且对该过程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国英 《河南科学》2006,24(4):505-507
采用一种混合溶剂溶解磷酸化酯交换蓖麻油,解决了电位滴定法中电极吸附问题,并运用混合指示剂法代替了电位滴定法进行滴定,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特别适合工业分析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镍超细粒子催化剂对二级醇液相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镍超细粒子催化剂的活化方法对活性影响很大。镍超细粒子催化剂性能明显优于其它非超细粒子催化剂,并探讨了催化剂粒径对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室内空气中苯系物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林  马翔 《山西科技》2007,(4):109-1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人们也在不断地改善着自己的居住和办公环境,但是许多改善之举反而造成了室内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目前在室内装修中大量采用以溶剂型为主的木器涂料,其中以苯系物为主要原料。而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溶剂由于具有溶解力强、挥发速度适中等特点,倍受涂料业的青睐。但同时苯系物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文章详细介绍了目前太原市室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的污染状况,并分析了产生各种苯系物污染的原因和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连续串联搅拌釜反应器(m-CSTR)中对铁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作用下苯酚过氧化氢羟化制苯二酚体系中催化剂活性及其分布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催化剂活性衰减较快,得到催化剂活性与时间的关系式。为使m-CSTR中催化反应稳定进行,采用部分回用的方式进行操作,利用活性方程对m-CSTR中催化剂活性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回用比和回用次数的增加,催化剂的平均活性下降,回用比小于0.6时,催化剂的活性为开始活性的85%,可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产物组成也保持原有水平。串联釜级数对催化剂的活性及其分布、产物组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己二酸二异辛酯合成用负载磷钨酸催化剂筛选及催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自建动态酯化反应实验装置,研究了以负载型磷钨杂多酸作为催化剂合成己二酸二异辛酯的酯化反应体系。根据多种不同载体负载的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筛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硅胶负载型磷钨杂多酸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反应1h,转化率达97%。借助程序升温分解,吸附吡啶后的程序升温分解及红外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波辐射处理五水四氯化锡溶胶制备出活性二氧化锡,小试研究活性二氧化锡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并研究了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制备的二氧化锡呈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其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产率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的产率高,也明显高于一般普通二氧化锡催化产率;活性二氧化锡催化酯化反应的最佳时间为45min,最佳温度为85℃,乙酸酐与水杨酸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21.活性二氧化锡催化剂安全无毒,克服了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强氧化性、难于与产品分离、对环境污染大等诸多缺点,因此,活性二氧化锡可望成为一种较好的能取代液体浓硫酸并对环境友好固体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以AlPO_4-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得了AlPO_4-5负载磷酸镧铜催化剂,探讨了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测试了该催化剂对氟苯水解制苯酚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分子筛负载型磷酸镧铜/磷酸钙催化剂,该催化剂不仅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而且应用的空速增大了65%,该催化剂还具有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活性衰退缓慢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