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叫“电磁辐射”,是科学家们给起的名。也有人叫我“电磁兼容”,或者“电子雾”。在浩瀚无垠的自然界里,我确实像雾一样无处不在。我的英文简写为EM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我的定义是,在不损害信号所含信息的条件下,信号和干扰能够共存。我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会发出辐射骚扰和传导骚扰,给其他用电产品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危害。我是无形的杀人凶手,也有人形象地称我为电磁家族里的“海、陆、空恐怖分子”。今天,广播、通信、信息技术设备、工程医疗设备、电子测量设备以及家用电器等电气、电子产品在大量地使用,为我们电磁家族的繁衍生存…  相似文献   

2.
蜂窝电话对人体电磁吸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元 《科学通报》1994,39(17):1622-1622
人体在外电磁场作用下是否受伤害或产生病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各国均在制订和逐渐完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以保护人类在“电磁海洋”中能正常生活.由于电磁生物效应的复杂性,不少问题尚在研究中,加之认识上的差异,使这类安全问题往往成为争论焦点.1993年春季在美国掀起的由传媒广泛报道的蜂窝电话(在中国俗称“大哥大”)可能导致脑癌的起诉和争论就是一例).关于人体在外电磁辐射下产生的能量吸收问题已有若干剂量  相似文献   

3.
一种均匀场分布的微波谐振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宋文淼 《科学通报》1993,38(9):852-854
随着微波在工业、农业、医学及化学等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谐振腔内的微波场分布也越来越感兴趣。在微波应用中,特别如用微波等离子体来产生金刚石薄膜的研究和用微波处理农作物种子或其它材料等工作中,人们总是期望谐振腔内有尽可能均匀的场。但令人遗憾的是一般的金属壁的微波谐振腔,其微波场总是不均匀的。以最简单的矩形腔为例,取x、y和z方向的长度分别为a、b和c,且c相似文献   

4.
微波非热效应对杂交瘤细胞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长宜  王易 《自然杂志》2000,22(5):305-306
电磁波谱(electromagnetic spectrum),根据其波长和频率的不同,依次可分为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从生物学效应的角度,又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微波属于后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与电磁波接触的频率不断上升,电离辐射(如X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已是众所周知,而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正日益受到关注,但至今对此问题尚无定论,实验室及离体实验结果更是众  相似文献   

5.
电磁污染     
正当人们在充分享受电磁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无限便利时,电磁污染这个无形杀手也不期而至, 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但却不断地对人类的健康、生产和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运动的电荷会形成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会形成电场,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在空中传播时就会形成电磁辐射。超过人体承受或仪器设备允许的电磁辐射被称为电磁污染,又被称为频谱污染或电噪音污染。  相似文献   

6.
传统与无知往往使人们产生一种偏见:“中世纪”好象就是“黑暗”的代名词。在那里似乎只有荒诞迷信和愚昧无知,一切科学文化都荡然无存。于是中古世纪与文艺复兴便成了黑暗与光明的两极对立。常识告诉人们:历史不会中断,科学亦有其继承性。黑暗的中古世纪怎么会一下子神奇般地跳到光明的近代世界?对于这种违背常识的偏见,恩格斯早就指出:“中世纪被看做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国内外不少新闻媒体在介绍和报道我国和世界各地出现的天气异常和气象灾害时,常常提到“厄尔尼诺”现象,惊呼“厄尔尼诺”又来了!到底“厄尔尼诺”是怎么回事?真有那么可怕吗?过去怎么没有听说过?目前这次“厄尔尼诺”现象有哪些表现?还要持续多长时间?将会带来哪些气象灾害?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  相似文献   

8.
动态点击     
英国研制成功新型微波成像系统英国科学家日前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微波成像系统。专家认为,这一系统有望在将来取代X光成像技术,为医疗服务行业提供一种效率更高、危害性更低的诊断方法。除此之外,该项研究成果还可应用于安全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例如探测隐藏的武器、地雷和爆炸物等。英国诺森伯兰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大卫·史密斯博士正在开发的这种新型微波成像系统,通过测量物体两维的“密度模式”,进而生成物体的三维图像,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全息图像”。利用该技术,医务工作者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快地获得检测结果。未来的电脑:有机电脑早…  相似文献   

9.
科学释疑     
<正>微波炉伤脑还致癌吗浙江的吴女士问:有人说微波辐射会危害人体健康、损伤大脑,有人说微波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这些说法到底是真是假?@专家解答:微波炉是通过其产生的辐射电子形成有序的空间电子流,用磁场穿过电子流产生控制作用,在磁场控制和给定的几何环境下产生电子流的交变,再通过波导管使交变电子流进入食品加工区域,交变电子流会激发极化食物中的水分子产生交变运动从而发热,水再将产生的热传递给食  相似文献   

10.
依靠高温超导微波器件对UHF波段数字集群通讯基站进行了替换, 现场实验表明: 高温超导微波器件在该基站的一个带外强干扰的复杂电磁环境中应用改善数字灵敏度6 dB以上, 相当于将基站覆盖半径提高到原来的2倍, 覆盖面积增加到原来的4倍. 可见高温超导微波器件在数字通讯系统中使用将有效提升系统性能, 保障复杂电磁环境中数字集群系统的正常通讯, 这在未来通信系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未来是指将到来的21世纪。确实,21世纪不是如梦春华,而是用它特有的光彩频频诱人。21世纪的技术对人类社会将产生多少重大影响呢?还会有什么重大突破呢?显然,这也是人们,尤其是青年朋友所议论的热门话题。该文能给你一个概貌性的印象,但请记住,那可不是“窥—斑”而知“全豹”。  相似文献   

12.
挑战物理学的暗宇宙--现代宇宙学世纪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承启 《科学》2004,56(3):3-7
继“宇宙加速膨胀”当选为美国《科学》周刊1998年最大爆炸性新闻之后,“暗宇宙”又摘取了该刊2003年十大科学成就的桂冠。为什么说宇宙是“黑暗的”?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与人们熟知的灿烂星河有何关系?人们是怎么知道它们的存在的?要弄清这些问题,需回顾20世纪初以来近百年的现代宇宙学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陶瓷器,是人类艺术的珍品.这些陶瓷器的釉所表现的优美色调和艺术外观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近代显微技术揭示了其中的某些奥秘.封三图1——“银釉”.  相似文献   

14.
天池水怪     
近年来,我国吉林长白山天池、新疆喀纳斯湖,以及四川猎塔湖频频发生“水怪”目击事件,备受“水怪”爱好者和媒体的关注。那么,人们看到的那些体型巨大、形象怪异的“水怪”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正数亿年来,宇宙中这颗蓝色的星球—地球,正默默围绕着太阳周而复始地旋转着,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了亿万的生命。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它被厚厚的大气圈所包围,其中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引起我们无数的遐想。自古以来,人类就渴望揭秘形形色色的天气现象变化。在文明史神话中,人们创造了“雷公、电母”,甚至还缔造了呼风唤雨的“龙王”,希腊神话还将雷电归因于主神宙斯的武器“雷锤”,北欧神话则将雾、霜和露水比喻为女武神纵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杀手锏”武器,核潜艇在成为本国重要战略威慑手段的同时,也成为他国时刻警惕并极力搜捕的目标。一般来说,核潜艇在航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视光信号、电磁信号、红外信号以及噪音都可能被他国监测发现,但是海水对电磁信号、红外信号和可见光信号具有较强的阻隔作用,只有声音能够在水中远距离传播。因此,对于他国核潜艇声纹信息的采集与侦测,就成为各国水下较量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时间对谁都很平等,都是“一天24小时”。在这24小时中做什么?怎样做?将对你的人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之所以能有作为一个人的实在感和价值就是因为“我们醒着,并正在活动”,而决不是“正在睡觉”和“做梦”。即五感在充分发挥作用、大脑记忆中枢的活动十分活跃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赵柏林 《科学通报》1964,9(6):495-495
冰相对于过冷云雾的胶性稳定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云、雾、降水过程的预告和人工影响中,对它的作用均很注意。早在二十世纪初叶北极考察中就发现了过冷雾在很低的温度下仍不晶化。当时人们  相似文献   

19.
秋冬雾大     
深秋初冬,正是雾踏着夜色悄悄降临的季节。凡是因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物使地面上的能见距离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就叫雾。 雾里看“花” 雾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温度和湿度。湿度表示空气中水分子的多少,空气潮湿意味着空气中有很多水分子。温度表征分子运动的速度,当空气冷却时,空气中所有分子的运动速度都会降低。在空气潮湿、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空气中的大  相似文献   

20.
黄卡玛 《科学通报》1995,40(23):2152-2152
人们早已熟知静电场、静磁场对化学反应的作用,在光谱分析中人们也知道物质对微波的谐振吸收,即微波对物质分子能级的影响.现在射频电磁波特别是微波对化学反应的作用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的实验证实了微波能显著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改变反应的机制.特别在生物电磁学实验中人们发现微弱的微波能量也能导致明显的生物效应,即生物效应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即电磁波影响了新陈代谢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非热生物电磁效应.1992年10月在荷兰的Breukelen召开了首届世界微波化学大会,会议就微波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