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溅射沉积在非晶碳膜基底上的银超微粒的长期观察发现,在自然环境下,Ag/Ag_2O与还原形成的Ag两类微粒相继开始硫化演变.两类微粒均经过Ag_2SO_4中间过程逐渐变成了Ag_2S_2O_7微粒.同时粒径也进一步变大,出现大微粒“吞噬”小微粒的现象.观察结果还表明,在碳膜基底上还原形成的Ag超微粒较Ag/Ag_2O超微粒稳定,粒径变化也较慢.  相似文献   

2.
氩气中溅射沉积在非晶碳膜基底上的银超微粒最初为内部是Ag、表层是Ag_2O的Ag/Ag_2O超微粒。对存放于自然环境中的样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21天时物相结构未变,微粒仅出现团聚生长。在40天时,一部份微粒的Ag_2O表层被还原,形成了纯金属Ag超微粒,一部份微粒仍为Ag/Ag_2O超微粒。这两种微粒出现分离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3.
高温下高炉渣与碳的还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温条件下正确性高炉渣与碳的还原过程中,SiO2在2123K以上全部被碳的,MgO在2173K以上可全部被还原吕 而Al2O3即使在2273K只还原63%,合成高炉渣在碱度不变时增中MgO含量,可使渣中还原SiO2生成的SiC增另和SiO减少,随着温度升高和与碳混合均匀,实际高炉渣中氧化物的还原和反应后渣中Al2O3的含量都增加,而生成SiC的量减少;渣中MgO的含量明显降低,在较高的下渣中Mg  相似文献   

4.
超细微粒晶化与非晶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真空溅射制备二元体系Ag/SiO2和Ag2O/SiO2中超细微粒Ag和Ag2O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微粒线度为纳米尺寸量级时,即具有向结晶化和非晶化方向自发演变的特性。这种结构相变过程决定于超细微粒本身的形态、线度、表面或界面微结构以及化学组分。相变过程中微粒的结晶核线度L与演变时间t的关系可以表示为L∝t^α。  相似文献   

5.
采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发沉积法,制备SnO2超微粒薄膜(UPF)作光电极。SEM分析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60nm。采用叶绿素铜钠盐作光敏剂、SnO2UPF作光电极、I/I3氧化还原作电解液,导电玻璃或镀有金属铝膜的载玻片作集电极,我电化学基片。研究I/I3电解液,染料、两极距离及不同集电极对光电性能的影响,获得单位面积的开路电压(VOC)为268mV,短路电流(ISC)为20μA。  相似文献   

6.
采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了SnO2.ZnO微粒的水溶胶和有机溶胶,实验结果表明,SnO2.ZnO胶体存在着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应用L-B膜技术制备了SNo2.zNo纳为微粒/硬脂酸交替L-B膜,用原子国显微镜观察了SnO2.ZnO纳米微粒/硬脂酸交替L-B膜的形貌。  相似文献   

7.
报道KIO3存在下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新型极谱催化波。在0.1mol.L^-1Na2HPO4^-KH2PO4(pH6.8)缓冲介质中,BSA于-0.60V(vs.Ag/AgCl)处产生一个可逆的极谱还原波。用极谱电流法测定BSA还原波的电子数,证实该波的BSA中的两个双硫键还原所致。  相似文献   

8.
采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了SnO_2.ZnO微粒的水溶胶和有机溶胶,实验结果表明,SnO_2·ZnO胶体存在着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应用L-B膜技术制备了SnO_2·Zno纳米微粒/硬脂酸交替L-B膜,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SnO_2·ZnO纳米微粒/硬脂酸交替L-B膜的形貌。通过加热除去硬脂酸后的SnO_2·ZnO膜有好的气敏性及对酒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杨生恕  俞征 《贵州科学》1995,13(3):35-39,34
O2在变质Pb-Ag-Ca阳极(PAC阳极)分别在20%H2SO4及/Mol/L MnSO4-20%H2SO4体系中过电位ηO2测定的结果(298K)及热力学的计算,讨论承PAC阳极上的两个主要竞争反应即MnO2(EMD)电沉积及O2的析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两种不同成因海泡石化学成分特征的研究发现,热液型海泡石和沉积型海泡石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热液型纤维状海泡石MgO、SiO2含量高,Al2O3含量低,为富镁海泡石;沉积型粘土状海泡石MgO、SiO2含量低,Al2O3含量高,为富铝海泡石。而且,两种不同成因的海泡石结晶形态的差异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热液型海泡石Mg2+、Si4+高,Al3+低,接近理想值,易结晶形成长纤维状;而沉型积海泡石Mg2+、Si4+较低,Al3+高,结晶颗粒细小,为粘土状,但在电镜下观察仍呈纤维状。  相似文献   

11.
实验研究CaO-MgO-SiO2熔块对Al2O3瓷烧结的作用结果表明:在20%wt%CaO,30wt%MgO,50wt%SiO2区域附近的熔块能很好地促进Al2O3瓷的低温烧结;除了第2相对晶界的钉扎作用以及固溶作用外,MgO在烧结中的作用能维持CaO/SiO2比,即维持烧结系统中的液相量;La2O3,Sm2O3能使Al2O3瓷的烧结温度下降大约30℃,其表面显微结构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CO2加氢生成乙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热力学分析得出:当压力在3.0 ̄4.0MPa,温度在180 ̄300℃的范围内,CO2加氢生成乙醛在热力学上是可能的。实验表明,在Rh-Ag/SiO2、Rh-Ag-LiCl/SiO2催化剂上有乙醛生成,乙醛的选择性最高可达45.89%。  相似文献   

13.
银电极的交流电化学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交流电化学热方法研究了Ag在1mol/L NaOH溶液中表面阳极膜的生成和还原。结果表明,交流电化学热方法可灵敏地检测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如在Ag2O氧化成AgO以及Ag2O还原为Ag的初始阶段出现的交流电化学热峰,可归结为由吉晶过电位引起的。在氧析出和氢析出前出现的交流电化学热峰则是由于氧和氢吸附时放热反应,交流电化学热提供了一种从测量电极反应热效应探讨电极反应过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人工配制高浓度有机废水分别研究了Cl-和SO2-4对厌氧生物废水处理的抑制作用和抑制阈值.在全混流厌氧恒化器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分别得到了对厌氧消化基本无抑制作用(全混流恒化器:Cl-<4.5g/L,SO2-4<1.8g/L;UASB:Cl-<7.2g/L,SO2-4<3.0g/L);轻度抑制(全混流恒化器:Cl-=4.5~6.0g/L,SO2-4=1.8~3.3g/L;UASB:Cl-=7.2~8.2g/L,SO2-4=3.0~4.1g/L);中度抑制(全混流恒化器:Cl-=6.0~13.8g/L,SO2-4=3.3~6.5g/L;UASB:Cl-=8.2~10.0g/L,SO2-4=4.1~6.0g/L)和重度抑制(全混流恒化器:Cl->13.8g/L,SO2-4>6.5g/L;UASB:Cl->10.0g/L,SO2-4>6.0g/L)的不同Cl-和SO2-4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观察AgNO3溶液在其光致还原出Ag原子并形成Ag晶体微粒过程中所加入的罗丹明6G分子荧光强度变化的规律,利用吸附分子的荧光在Ag微粒表面会发生淬灭这一效应给出了通过观察分子荧光淬灭的时间效应来监测Ag^+的光致还原过程的新方法,并讨论了其相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SiCp/ZA22复合材料的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iCp/ZA22复合材料的界面。根据界面反应的热力学,能谱分析及高分辨透射电镜的研究结果,发现SiC/α-Al界面上形成了少量Al2MgO4过渡层,而SiC/η-Zn间无任何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以纯化学试剂配料, 研究了 Mg O 对 C3 S C2 S C4 A3 S C4 A F Ca S O4 五元系统中 C3 S和 C4 A3 S两种矿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 Mg O 可促进 C3 S及 C4 A3 S矿物的形成,有利于其在熟料中的共存; Mg O 可显著降低 C3 A 的形成量并可增加 Si O2 在中间相中的固溶量。  相似文献   

18.
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恢复材料Ad-6(F4)测交二代恢复株TCF2,在MS附加5m g/L6-BA+ 0.5m g/L NAA,3m g/L 6-BA+ 0.2m g/L NAA,3m g/L 6-BA+ 0.3m g/L NAA+600m g/L水解乳蛋白以及5m g/L6-BA+ 0.3m g/LNAA+ 5m g/LAgNO3 的不同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结果表明5m g/L6-BA+ 0.3m g/LNAA+ 5m g/LAgNO3 对TCF2 诱导丛生芽有较好的效果.小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AgNO3溶液中meso-四-(对磺基苯)卟啉(H2TSPP)的表面增强Raman光谱(SERS)。发现H2TSPP吸附于光还原的Ag溶胶颗粒表面与银进行了络合反应,生成meso-四-(对磺基苯)卟啉银(Ⅱ)(Ag(Ⅱ)TSPP)。对SERS谱受波长及AgNO3溶液浓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光还原AgNO3溶液所形成的Ag胶体,有希望成为一种制备简单而又具有实用价值的SERS活性基底  相似文献   

20.
通过热力学和俄歇剖面分析,对用半固态溶液搅拌法制备的SiCp/Al-Cu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及其对湿润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明在SiCp/Al界面上发生了界面反应,界面反应的产物是MgO和MgAl2O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