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对底线道德漠视所引起的自律意识不强和由对道德情感忽视所导致的对他人关爱不够的病症,这是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培育爱国公民的重大障碍。卢梭的良心观是关于加强自律意识和爱他人意识,进而培养道德公民的理论,这对于加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中的自律意识教育、道德情感教育以及道德公民培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多元文化交互渗透和相互激荡下,公民道德建设出现文化失调等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要解决此类突出问题,需厘清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间的丰富内涵,考量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价值意蕴。通过“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有机融合、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筑牢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从而增强公民文化自信,提升公民道德自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德育中的公民道德能力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能力是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当具备的践履公共生活规范,维护并促进公共领域秩序的能力,它包括自我建构能力、自我承当能力、正义感、宽容和妥协能力。公民道德能力是民主政治秩序运行的最重要软件。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公民道德能力方面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正义感、宽容和妥协能力方面的欠缺,是大学德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德育必须深刻认识公民教育的本质,弘扬大学精神,将大学打造成民主社会理智训练的重要场所,通过德育课程设置改革以及学生社团公民道德实践,努力提升大学生公民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助于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助于促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公民道德素质与制度伦理之间,二者相辅相成,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都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二者须做到以人为本。新时期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制度伦理取向表现在:通过道德制度化,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法律制度需要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并且及时而有效地执行;通过制度道德化,促使人们自觉去遵守道德和法律;建立健全道德赏罚制度和监督制度,增强制度伦理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主要渠道。网络环境下公民道德教育出现了5个转化,通过分析这5个转化,以及互联网的运用与普及给公民道德建设带来的思想、行为冲击,认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必须治网和治人相结合,并提出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强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广泛掀起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热潮的同时,如何加强作为公民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必要性入手,针对当前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加强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责任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就公民的道德责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么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应如何实施责任教育呢?笔者有意将"责任教育"提出来,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对如何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责任教育"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诚信,中华民族的道德底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古代思想家认为“诚信生神”。现代中国仍然要讲诚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德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游戏规则。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诚信要以科学为基础;诚信建设要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培育公民的诚信品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旨在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一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公民素质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传统诚信观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渊源。目前,我国消费领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因此,必须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完善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诚信系统,建立健全信用法律和制度,强化政府监督职能,规范公民和组织的诚信行为,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等方面入手加强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之一,它与依法治国既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必须坚持“以德育人”。要从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大环境;以德育教材建设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以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导师制为机制,创建高校德育环境工程;强化道德建设重在实践的德育理念,在德育实践中不断优化德育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2.
调查发现,大学生公德状况呈现如下特征:道德观多元化与复杂化;知行严重脱节;高年级学生道德水平远低于新生等。这种状况与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及中国教育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提升大学生的公德水平,有必要在全社会尽快形成健康的道德回馈机制,而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则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高校实施“以德治国”必须重视德育建设,强化德育管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同时,认真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对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策应这一方略,高校德育必须全面理解“德“的内涵,辩证看待“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努力建构良性互动的德育格局;在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德育工作中,应着眼理想信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三个基础教育;同时通过同社会德育的衔接,培养道德评价能力,促进“慎独“的自我锻炼,切实加强对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国”是我们党的一个基本治国方针,它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对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组成部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要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有中国特色的道德准则,则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以人为本,以基础教育入手,注重党员干部队伍的道德修养,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总体态势良好。但由于社会转型、境外意识形态强势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以及大学生自律理性偏弱等,导致了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功利性特征明显、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明显脱节等问题的出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加大高校德育的实践力度、培养一支立场坚定愿意扎根边疆的教师队伍以及强化公民教育,塑造责任公民,是现实的客观要求和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探讨了爱国主义、科学品德、公民道德、环境保护意识等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实施.  相似文献   

18.
培养道德情感:高校德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道德认知教育,忽略了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论证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结合多年的高校德育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培养道德情感,增强德育实效性进行深入地探讨,这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章旨在探讨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以落实教育部大力提倡的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为契机,推动我国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0.
高校生态德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一种生态德育的创新模式,环保社团有助于社团形成团队合作、核心竞争力及和谐文化建构等方面的发展理念,进而实现社团富有特色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绿原子"环保社团在实践生态德育道路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把握生态德育实践方向、培育社员生态德育立项理念、加强社团团队组织建设、寻求各方面支持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