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取代-2-碘甲基-1,3-茚二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合成了2—取代—1,3—茚二酮,再经烷基化反应合成了2—取代—2—碘甲基—1,3—茚二酮.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2.
1-氨基-2-羟基-6-硝基-茚可作药物和农药的中间体.以1-茚酮为原料,经过硝化反应、还原反应、脱水反应、环氧化反应、氨解反应得到1-氨基-2-羟基-6-硝基-茚,反应总收率为20.4%.通过偶极计算,我们确定了硝化产物主产物6-硝基-1-茚酮和副产物-4-硝基-1-茚酮,并通过柱层析对其分离;在环氧化反应中,使用m-CPBA作为环氧化试剂收率远高于其他过氧酸;目标产物后处理方法为,用重结晶代替柱层析.各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以确定.  相似文献   

3.
合成新吡啶偶氮变色酸试剂-2-[2'-(5-硝基-吡啶)-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简称5-NO2-PACH)有机分析试剂,通常采用重氮盐和重氮酸盐中间体,实验结果表明:重氮酸盐效果优手重氮盐。本文对重氮酸盐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改进,较大的提高了产率,为显色剂的合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光学纯的1,1’-螺二茚烷-7,7’-二醇与三氟甲磺酸酐反应得到的三氟甲磺酸酯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羧甲基化反应生成1,1’-螺二茚烷-7,7’-二羧酸甲酯,进一步水解以大于90%产率得到相应的羧酸.  相似文献   

5.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为起始原料,与丙二酸二乙酯在135℃下搅拌反应,合成α,-β不饱和酯(1),收率为95.0%;然后与苯肼常温反应得到中间体N-取代苯肼(Ⅱ),产率达98.9%;(Ⅱ)在碱性条件下以乙醇为溶剂,回流反应4小时即得到目标产物:1-苯基-4-乙氧羰基-5-羟基吡唑,经提纯后,收率为75.0%,总收率为70.5%;经红外、核磁等谱学方法鉴定了目标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以1,2,4-三氮唑和2-氯-2’,4’-二氟苯乙酮为原料合成2’,4’-二氟-2-(1H-1,2,4-三唑-1-基)苯乙酮,分别讨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缚酸剂、溶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产物收率可达82.6%。  相似文献   

7.
茚满酮-[1]-缩氨基硫脲-5,6- 苯并-18-冠-6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在多聚磷酸中将冠醚酰化的方法,合成了茚满酮-[1]-5,6-苯并-18-冠-6.以此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与氨基硫脲作用,合成了茚满酮-[1]-缩氨基硫脲-5,6-苯并-18-冠-6,经由IR、MS和元素分析对合成的二种新物质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8.
以4-苯氧基苯酚,环氧丙烷为原料合成1-(4-苯氧基苯氧基)-2-丙醇,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其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规(4一苯氧基苯酚):规(环氧丙烷):规(氢氧化钾)=1:3.0:0.3,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5h,1-(4-苯氧基苯氧基)-2-丙醇收率最高达93.7%。以液相色谱法,采用LiChrospher100 RP~18柱、甲醇+水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外标法对1-(4-苯氧基苯氧基)-2-丙醇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方法标准偏差0.20%,变异系数0.23%,回收率在99.57%~100.52%之间。  相似文献   

9.
以2-氯吡啶为原料经高温高压(130℃,2MPa)进行烷氧基取代,再于25~35℃常温下利用NaBrO3/H2SO4(质量分数为65%)体系对其进行溴代,探索了一种2-烷氧基-5-溴吡啶系列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反应收率可为70%以上,同时对产物进行了^1HNMR,元素分析表征.此反应合成条件温和,产率较高,避免使用有毒的溴素作为反应试剂,符合当今环境友好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1-茚酮经不对称诱导、催化加氢合成(R)-1-氨基茚,然后与3-溴丙炔、甲烷磺酸反应制得抗帕金森病新药甲磺酸雷莎吉兰,总产率32%.  相似文献   

11.
以二(碘乙基)醚与4,5.二氰乙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为起始原料,采用氰乙基保护与脱保护技术,通过多步缩合反应以较好的收率合成了含4个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并硫杂36冠-12(5),给出了目标化合物的有效合成方法,并用1HNMR,MS和EA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以叔丁醇钾为催化剂,由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苯甲基膦酸二乙酯和对氟苯甲醛经Witting-Hornor缩合,脱甲基反应首次合成了(E)-5-(4-氟苯乙烯)-2-异丙苯-1,3-二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R)对目标产物及其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方法合成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产物的收率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1H-咪唑-4,5-二羧酸(1)为原料合成1H-咪唑-4,5-二甲酸乙酯(2)和1H-咪唑-4,5-二酰胺(3)的方法和条件,初步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时间、物料比等因素对反应和产率的影响.产品结构经1H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用于催化不对称安息香缩合的手性卡宾催化剂(1).以L-丝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七步反应合成了其前体(月)-5-二苯甲基-2-苯基-5,6-二氢嗯唑并[2,3-c][1,2,4]-2-三唑盐酸盐(9).  相似文献   

15.
在相转移条件下,使2,3,4,6-四-O-乙酰基-1-溴-1-脱氧-α-D-吡喃葡萄糖(1A)、2,3,4-三-O-乙酰基-1-溴-1-脱氧-α-D-吡喃木糖(1B)、2,3,4-三-O-乙酰基-1-溴-1-脱氧-α-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1C)与1-乙氧甲基-5-氟脲嘧啶2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1-乙氧甲基-5-氟脲嘧啶糖苷3(A—C).3(A—C)经氨解脱乙酰基,得3个新的化合物4(A’-C’),其结构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16.
采用GC-MS方法分析反应产物,对氯酸钠氧化β-紫罗兰酮的反应工艺进行研究,并探讨温度、时间、反应物配比和溶液的pH值对反应的影响。反应产物的结构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氢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氯酸钠氧化β-紫罗兰酮的反应主要生成4-氧代-β-紫罗兰酮和5,6-环氧-β-紫罗兰酮,经重结晶和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度高于98%;4-氧代-β-紫罗兰酮的有利合成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24h,溶液的pH值为1~3,反应物配比n(β-ionone):n(NaClO3):n(NaI)为20:100:3,最佳收率为53.5%;5,6-环氧-β-紫罗兰酮有利的合成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4h,溶液的pH值为3,反应物配比n(pionone):n(NaClO3):n(NaI)为20:120:5,其收率为25.4%;未反应的β-紫罗兰酮经减压蒸馏回收后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3,4-二甲氧基苯甲醛(1)为原料,经硝化、氧化、还原3步反应合成2-氨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4),并对其目标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和表征.  相似文献   

18.
李伟杰 《科技咨询导报》2012,(2):122-123,125
本文应用固-液相转移催化法由己内酰胺与1-烷氧基-3-氯-2-丙醇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1-(3'-烷氧基-2'-羟丙基)氮杂环庚酮-2(1)。以KOH(s)作缚酸剂、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PTC),70℃下反应15h,产率为62.5%~66.0%。并着重探讨了环氧氯丙烷与长链脂肪醇在催化剂六硝酸铈铵(CAN)作用下的开环反应。结果表明:该开环反应区域选择性差,产物为两种区域性异构体。同时研究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开环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2-氯苯腈和2-氟苯甲醛为原料, 采用两种路线合成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胺, 总收率分别为42%和31%. 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20.
以喜树碱为原料,在三氯化铝催化下、硝酸钠和三甲基氯硅烷生成硝基氯中间体为硝化试剂,四氯化碳作溶剂合成9-硝基-20(S)-喜树碱(9-NC)。收率为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