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作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且富于文化内涵的建筑与校园空间在改善学校物质环境、提升全体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培养他们审美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给高等院校建筑物和校园空间进行命名时,应该充分结合其文化意蕴,坚持物质特性、历史传承与精神风貌相统一的理念和思路,使高等院校建筑与校园空间既要承担教育功能,又要在思想领域对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其重要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去感染、陶冶学生。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时刻熏陶着大学生的意志、情感、思想和价值系统,这种影响从大学生一踏入校园开始就已发生,并通过其功能作用将大学生导向预定的教育目标。要改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现状,本文的观点是:1.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形成自我特色;2.创造条件开展多种育人活动,追求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优良传统;3.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韩敏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161-162
校园文化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发展.校园文化的最高价值在于促进校园人的发展,具有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和实践功能.当前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一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二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三是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四是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五是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育人的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网络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能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赋予学校以活力和机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网络活动深入开展,校园网络文化越发表现出丰富的内容,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的深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一直是其研究与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校园体育文化是最具吸引力与创造力的一种校园文化,同时也是校园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然而,由于民办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受到办学成本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时常被忽视。该文通过对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和特征的阐述,探索出民办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而促进民办高等学校特色性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扬。  相似文献   

6.
校史编研及其成果是校园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史编研及其成果发挥着传统移植、教育导向以及凝聚激励等功能和作用。运用校史编研及其成果推进校园文化传承的主要路径,一是以校史编研及其成果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二是以校史编研及其成果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三是以校史编研及其成果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四是以校史编研及其成果推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和功能在理论上进行阐释·认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育精神文化、体育行为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其主要功能包括:教育功能、创造功能、塑造功能、社会感情功能等·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体育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加深其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重视和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对提高校园文化质量、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整合发展研究——以深圳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文化教育单位,其一切物质、精神文化都包含于校园文化中。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子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体育文化中独树一帜。同时,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亚文化,更加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大学生的个人情感意识、校园环境满意度以及体育项目的参与度等角度对校园体育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文化具有整合发展等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德育教育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 ,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学生易接受性和主动性 ,是其它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研究校园体育文化 ,有助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和实现学校教育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