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四川民族地区(甘孜、阿坝、凉山)地处长江上游,是全国生态环境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也是长江上游建立生态屏障的主战场.本文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探讨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状况,并提出了构建长江上游民族地区生态屏障的林业技术储备,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构建长江上游建立生态屏障作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决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托克旗,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聚居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具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鄂托克旗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环境压力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民族地区环境保护能力和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两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环境压力状况、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减轻人口环境压力与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等七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3S技术在民族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应用,分析了景观生态研究中的空间信息特征、信息源和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中的尺度问题.总结了景观生态研究中的空间信息分析在民族地区的景观格局与过程、景观动态与空间模拟、景观分类与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民族地区的景观生态研究应重视空问信息的处理和民族生态环境特色.  相似文献   

5.
张瑞萍 《甘肃科技》2007,23(10):145-147
中国的西部民族地区蕴涵着丰富的物产和资源,但由于种种因素,并未发挥出优势。相反,由于环境保护工作薄弱,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因此从法律上有效的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概况及成因,提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健全与民族地区相适应的环境法律体系,加强监督与国际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实施多年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藏族聚居地区的基础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存在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理科实验教学.针对物理实验的教学情况,以青海省XX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为例调查了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通过分析形成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霞林 《科技信息》2007,(19):245-245,243
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周晓蓉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98-98,45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西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只有从改造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民族经济入手,才能完成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飞跃,缩小东西部差距,完成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措施在于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展企业文化,而特色企业文化的建立又有利于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为此,探讨了民族地区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怎样解决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标志着一个区域综合经济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针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现状,认为应按"五结合"的思路,着力抓好五大实施对策,使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福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提出了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模型评价了福州市生态环境.结果表明福州市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自然环境较差.并进一步分析了福州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史本林  雷晓慧 《河南科学》2005,23(5):769-772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使商丘市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本文从商丘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商丘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环境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采取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昌吉州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对新疆昌吉州的土地进行合理利用,改善其生态环境和维护其生态安全。方法基于昌吉州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综合运用自然地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果把昌吉划分为4个生态单元:即南部天山水源涵养生态区、中部平原绿洲生态区、北部荒漠生态区和东北部北塔山生态区。提出了该州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详细论述了该州生态环境建设。结论保护天山和北塔山,保护绿洲,防治沙漠。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关联理论的流域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灰关联理论 ,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模型 ,以巢湖流域为个案 ,构建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并提出了评价标准的级别划分 ,利用所建模型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 ,灰关联评价模型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各评价要素及流域环境质量状况 ,可用于不同条件下的区域环境质量比较 ,是一种较理想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芜湖市1988、2000、2007年三期TM遥感数据,对芜湖市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20年来,芜湖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以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为主要特征,耕地面积共减少47.86km2,同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51.52km2,其中,耕地转入48.44km2,占转入总面积的91.90%;芜湖市1988、2000、2007年EV值分别为0.336、0.326、0.312,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其中,以东北—北、东南—东、东南—南、西北—北四个方向下降最为严重,与建设用地扩展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6.
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界定了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基本内涵,研究提出了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范围、责任主体、补偿途径与方式;采用边际成本和因素分析法,建立了提取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资金的计算模型;通过调查与统计,分别得出生产煤矿和已报废、即将报废煤矿的补偿标准;并提出了实施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的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四川安宁河流域不同生态环境地质类型的控制因素,将评价目标分解为以坡度、年降雨量、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高程、植被指数作为评价因子的森林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以坡度、水资源量、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第四系堆积物面积、土壤类型作为评价因子的农业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以坡度、水资源量、人口密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震烈度作为评价因子的人居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充分运用GIS技术进行指标取值、分级与成图.经验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果较吻合,证明该套基于GIS技术的生态环境地质质量的定量评价是切实可行的,结论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公路建设对区域生态完整性影响的关键因子及评估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辨析生态完整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提出决定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关键因子,将其与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公路建设项目主要与区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自然生物因子植被、景观生态空间格局,以及自然生产力水平三个方面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并总结形成公路建设对区域生态完整性评估框架.根据这一评估框架对永蓝高速公路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本工程对决定区域生态完整性的三个关键因子影响较小,不会对区域生态完整性产生较大扰动.但工程的K19~K34区段以及K112-终点区段可能会导致少量自然植被损失,建议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保护该区域森林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河池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池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三农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多.河池市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彻底治理历史遗留环境问题,注重生态文化宣传和培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努力营造"生态文明,全民...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中国环境功能区划框架体系与现代GIS技术,采用“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以武城县老城镇为例,将其分为四个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表明,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分区管理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依赖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应用,也为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阐明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