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起-迄点与产生-吸引点出行矩阵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交通需求预测中基于起点-迄点的OD(origindestination)分布矩阵与产生点-吸引点的PA(producingabsorbing)分布矩阵的概念以及区别;然后针对实际中经常将二者混淆的情况,分析了将OD矩阵转化为PA矩阵的方法,并特别针对运用流量反推OD技术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转化方法;最后通过实际调查数据验证此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简要的统计数据建立电梯交通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电梯交通实测数据的O-D矩阵推算方法.该方法是将极大熵原理应用于电梯交通,建立极大熵模型.并根据整数推定算法产生乘客O-D矩阵,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梯交通实测数据的乘客O-D矩阵推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简要的统计数据建立电梯交通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电梯交通实测数据的O-D矩阵推算方法.该方法是将极大熵原理应用于电梯交通,建立极大熵模型,并根据整数推定算法产生乘客O-D矩阵,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4.
错峰出行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错峰出行的研究与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该制度对交通系统的作用机理.由于交通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相互关联,考虑了交通产生点和吸引点在空间的分布、出行量大小和职业类别比例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居民通勤、通学出行随时间分布的模型,并根据错峰上班实施前后出行随时间分布的规律,建立了错峰上班的交通影响模型,给出了评价交通效益的参数,用于该策略的可行性研究.并实际调查不同时间段小型路网区域的流量,使用宏观交通仿真软件反推起讫点(oD)矩阵,根据文中建立的模型计算交通效益,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根据电梯交通实测数据,依据极大熵原理,建立了乘客O-D矩阵推算模型.为了求解此模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遗传算法.结合该问题的特定领域知识,设计了乘客O-D矩阵推算问题的矩阵编码方法,根据该编码的初始化方法能保证初始种群的可行性.针对矩阵编码提出了特殊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以保证生成有效的新个体.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将矩阵引进了多项式讨论,给出了多项式的系数矩阵、(左)右乘矩阵BA、多项式矩阵Af(x)的概念,并基于这些矩阵探讨了多项式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基于少量信息的几何变换(单应)估计是特征目标检测、注册、识别、三维重建等方面的关键步骤。在研究中发现,基于点与直线的直接的单应矩阵估计方法会导致出现较大误差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介绍了一种基于点与直线对应的单应矩阵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根据观测数据分布情况,提出了怎样进行归一化处理,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现有的交叉口交通流量资料出发,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交通出行分布估计方法,即由交叉口交通量来估计小区间的OD(Origin-Destination,起点-终点)分布。  相似文献   

9.
指出矩阵群与矩阵的Drayin逆有紧密的关系,证明了n阶矩阵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秩和相同的指数,给出了一般(特殊)矩阵群的结构式,两个一般(特殊)矩阵群相等的充分条件以及一般(特殊)矩阵群与一般(特殊)线性群的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引进了广义(R,S)-对称矩阵的概念,给出了广义(R,S)-对称矩阵A的精确表达式,据此将方程AX=V化成若干低阶方程来求解.给出了广义(R,S)-对称矩阵A的几类广义逆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有限的公共交通资源下让出行者使用公共交通获得的出行收益最高,以公共交通出行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合作博弈的方法,以出行距离为依据对出行者进行划分,对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构建博弈模型寻求Nash均衡点,以预测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分担比例,优化公共交通出行结构。结合太原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1.34%的中、短距离出行居民选择常规公交出行;53.18%的长距离出行居民选择常规公交出行是太原市最佳公共交通出行结构比例。所构建的模型能够结合研究区域分析常规公交和地铁的Nash均衡点,并给出合理的最优公共交通出行结构,为有关公交优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一起过电压引起的越级跳闸事故,分析了保护越级跳闸的原因,总结了有关的防范措施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对某电厂某机组运行中由于一对DPU发生故障,导致机组跳闸发生的原因和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Traditional trip generation forecasting methods use unified average trip generation rates to determine trip generation volumes in various traffic zone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traffic zone. Therefore, the results can have significant errors. To reduce the forecasting error produced by uniform trip generation rates for different traffic zones, the behavior of each traveler was studied instea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ffic zone. This paper gives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trip efficiency and the effect of traffic zones combined with a destination selection model based on disaggregate theory for trip generation. Beijing data is used with the trip generation method to predict trip volu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aggregate model in this paper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raveler behavior and destination selection shows that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traffic zone strongly affects the trip generation volume.  相似文献   

16.
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的理论分析,结合贝叶斯方法在交通参数预测中的既有应用,提出了贝叶斯方法预测国内出行产生率的具体方法.该方法以大规模居民调查历史数据为出行产生率的先验分布,以最近小样本抽样数据作为新样本数据,近期出行产生率则为需要预测的后验分布期望值,在先验样本与新样本均超过30的前提下,将先验样本与新样本的均值与方差视为正态分布无偏估计,进而应用贝叶斯统计方法计算得到近期出行产生率,从而达到小样本抽样调查即可对出行产生率进行及时更新的目的.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指出其局限性与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7.
根据映射表具有的函数近似描述特性,提出了采用映射表实现控制器的系统结构。以模糊控制为例,映射表在一定精度要求下通过对其采样点的不断调整,达到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对于SISO对象的模糊控制和映射表控制的仿真试验表明,笔者提出映射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效果可以满足实时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从出行链的角度,构建了不同职住空间下,通勤出行链与家庭环境、个体活动时空间约束以及多样性约束的结构方程模型. 以昆明市为例分析了不同职住空间下居民通勤出行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共性与差异. 共性方面,不论职住区域交通环境如何,居民在考虑通勤出行决策时,更关注出行时间而非出行距离,而家庭环境和活动多样性的影响则趋于稳定;差异方面,相比较职住市区的居民,职住跨区受活动时空约束的影响更为强烈,这是由职住两端可达性不平衡所引起. 居民必须同时考虑职住空间可达性与通勤活动时空制约,才能做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出行.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汽轮机保护系统(ETS)的现状,对SIEMENS S7-200PLC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一台25MW背压汽轮机保护系统为例,利用S7-200PLC对该机组保护系统进行了改造,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将Lucas夫妻圆桌问题推广为夫妻梯形桌问题(对夫妻围两边分别有1个和2n-1个座位的梯形桌入座),得出该坐法的计数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