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比对了3种红豆杉对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净化能力的研究,通过对实验房间不同时间的空气样品测试,结果表明红豆杉对空气中的甲醛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其中曼地亚红豆杉净化能力最强,南方红豆杉次之,云南红豆杉相对较弱。红豆杉在空气污染净化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得到较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土壤水分胁迫对曼地亚红豆杉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引种栽培的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曼地亚红豆杉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的降幅比叶绿素b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降低,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升高。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有利于曼地亚红豆杉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
两种红豆杉植物的愈伤组织培养及褐化抑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DPS系统均匀设计的基础上,对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 edia)和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var.mairei)的茎和叶进行愈伤组织培养,并探讨愈伤组织褐化的抑制.结果表明:两种植物茎形成愈伤组织能力均强于叶;同一种红豆杉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其直径存在一元线性回归关系;B5培养基添加0.3 mg/L 6-BA和2.9mg/L NAA(曼地亚红豆杉)、0.1 mg/L 6-BA和1.7 mg/L NAA(南方红豆杉)为最适合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培养基;南方红豆杉茎和叶产生愈伤组织平均时间分别少于曼地亚红豆杉茎和叶,其茎和叶愈伤组织平均直径显著大于曼地亚红豆杉;培养基添加0.01~0.2 mg/L抗坏血酸(Vc)能较为有效抑制愈伤组织褐化.  相似文献   

4.
该项目以曼地亚红豆杉为试材,研究外植体取材部位、激素种类及浓度组合、光照条件等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找出最适合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条件。实验结果发现,最适合诱导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的激素组合为0.5 mg/L NAA+0.2 mg/L 6-BA+2 mg/L 2,4-D;最适合外植体为带芽茎段;黑暗培养相比光照培养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该项目的开展可为紫杉醇细胞培养生产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膜代谢及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不同光强下的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Taxus cv.Hicksii)为材料,并以自然光作为对照,探讨了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膜代谢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层遮荫较对照提高了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抗氧化物质ASA(ascorbic acid抗坏血酸)的含量,降低了O2.-产生速率、MDA(malondialdehyde 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从而使膜脂过氧化维持在一定水平。而二层遮荫下的叶片CAT活性较对照明显增强,但由于SOD、POD酶活性及ASA含量均较对照降低,而使O2.-产生速率、MDA含量上升,细胞膜相对透性有所增加。结果表明,一层遮荫(50.0%的透光率)提高了曼地亚红豆杉清除活性氧的能力,是曼地亚红豆杉在重庆低海拔地区种植的最适宜的光环境。  相似文献   

6.
《汉中科技》2008,(3):F0002-F0002
红豆杉是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原料,系高档观赏园艺树种,可造型制作盆景,美化环境。汉中隆康生物科技开发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经过多年实验研究,攻克了美国曼地亚红豆杉非试管高速快繁技术,  相似文献   

7.
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曼地亚红豆杉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自然光、1层遮荫、2层遮荫条件下生长的曼地亚红豆杉光饱和点分别为:887μmol·m-2·s-1,763μmol·m-2·s-1,650μmol·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117μmol·m-2·s-1,96μmol·m-2·s-1和87μmol·m-2·s-1.遮荫增加了幼苗叶绿素含量,而叶绿素a的含量A与叶绿素b的含量B的比值降低,光呼吸速率升高,暗呼吸速率降低.1层遮荫下生长的幼苗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叶片厚度、叶面积及生物量最高.1层遮荫(50%透光率)的环境是曼地亚红豆杉在重庆低海拔地区较适宜的光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北方地区通过温室的高效配套技术进行曼地亚红豆杉的扦插繁殖,解决目前其繁殖率和成活率低的问题,为丰富北方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为材料制备紫杉醇浸膏, 对紫杉醇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选择, 结果表明: 实验室条件下, 乙酸乙酯与丙酮体积比为1∶1, 先用超声波提取25 min, 然后在100 r/min, 50 ℃条件下加热振荡提取3 h, 重复提取4次即可. 同时对曼地亚红豆杉之枝叶中紫杉醇的提取进行了中试条件探索, 结果表明: 利用95%工业酒精作为提取溶剂, 在减压回流提取的条件下, 每次提取3 h, 重复4次即可基本将紫杉醇完全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光照条件下的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其叶片在自然降温过程中抗寒力的变化及其内源激素的调控,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曼地亚红豆杉抗寒力强弱的顺序为:自然光,1层遮荫,2层遮荫。在自然降温过程中,自然光下植株叶片抗寒力的提高主要与ABA含量增加及ZRs含量下降有关;1层遮荫抗寒力提高主要与ABA含量增加及GA含量下降有关;2层遮荫抗寒力提高主要与IAA含量下降和ABA含量上升有关。其中,ABA含量与抗寒力强弱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曼地亚红豆杉的半致死温度与对低温的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豆杉树皮是一种最重要的提取紫衫醇的原料,但其生长缓慢,资源匮乏,而曼地亚红豆杉的自然杂交品种叶片中的紫衫醇的含量很高,生长迅速,可通过大力栽培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在引种栽培蔓地亚红豆衫的试验过程中,抗寒性是决定其是否能够引种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半致死温度能较直观,准确地反映植物的抗寒能力,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常采用电导法。采用电导法对引种栽培的2个曼地亚红豆衫(T.media)品种Hicksii和Dark Green Spreader(DGS)进行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并与其生境中的自然温度变化相比较,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的过程中,两个曼地亚红豆衫杂交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随气温的下降而不断的降低,两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3.3℃和-12.6℃,均对引种栽培地低温有较强的适应性,又Hicksii品种比Dark Green Spreader品种的抗寒能力略强。因此从理论上讲,两种曼地亚红豆衫品种均可在栽培地及与栽培地相同的生境下栽培成功。  相似文献   

12.
曼地亚红豆杉径枝生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 edia)是一种重要的栽培药用植物资源。本文对其枝条生长特性与苗木地径之间的相对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两者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可依此建立单株地径与单株生长量、枝平均生长量和发枝数之间的经验回归方程,为人工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引种栽培的4年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膜保护系统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O2水平降低,SOD,POX活性增强,Vc含量增加,使膜保护系统自由苊的清除能力加强,MDA含量下降,膜保护系统的适应性导致低温半致死温度的下降是抗寒性提高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曼地亚红豆杉膜保护系统对土壤水分胁迫的生理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引种栽培的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叶片膜保护系统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O2^-产生速率增加,MDA积累,质膜相对透性呈“s”型变化,As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呈上升趋势,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2.78%时,则活性下降,质膜透性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从曼地亚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1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MF5。初期马铃薯葡萄糖(PD)培养基液体培养结果显示,MF5的发酵产物中检测到的紫杉醇质量浓度约为0.58 mg/L。为了提高MF5发酵产物中紫杉醇含量,考察添加CuSO_4、茉莉酸甲酯(MeJA)、赤霉素(GA_3)和红豆杉浸出液对MF5产紫杉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红豆杉浸出液,对MF5进行发酵培养,发酵产物中紫杉醇质量浓度为(2.47±0.07) mg/L;在此基础上,添加CuSO_4、MeJA、GA_3 3种诱导子也能够提高MF5产紫杉醇的能力,且同时添加3种诱导子时,MF5发酵物中紫杉醇含量最高,达到(12.58±0.80) mg/L。本研究证实了3种诱导子和红豆杉浸出液均可促进内生真菌代谢产生紫杉醇,为后续真菌发酵法生产紫杉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 var.hickss)嫩茎和嫩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研究。愈伤组织诱导以MS为基本培养基,继代培养以MS和B5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和组合的细胞分裂素(6-BA、TDZ、KT、2-ip)、生长素类激素(NAA、2,4-D),和水解乳蛋白、活性碳等抗褐化试剂,考察其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曼地亚红豆杉嫩茎有很强的分生能力,比嫩叶更易于诱导愈伤;在培养基MS TDZ0.002mg/L NAA1.0mg/L、MS TDZ0.002mg/L 2,4-D1.0mg/L、MS TDZ0.002mg/L NAA1.0mg/L 2,4-D1.0mg/L和MS KT1.0mg/L 2,4-D1.0mg/L NAA1.0mg/L上,嫩茎愈伤的诱导率达100%,生长迅速,品质良好,利于继代培养;培养基B5 KT1.0mg/L 2,4-D2.0mg/L NAA1.0mg/L适用于愈伤继代,每30d增殖倍数5.2倍;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碳500mg/L、维生素C 1000mg/L或水解乳蛋白1000mg/L对抑制材料褐化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真  梅忠  胡蕾 《科技信息》2012,(5):39-39,41
为研究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最佳条件,以新生嫩茎为外植体筛选最佳的灭菌方案,以新生的幼茎和叶片为外植体筛选出诱导愈伤组织适宜的外植体和最佳的激素配比。结果表明:75%酒精处理30s+0.1%HgC12处理12min灭菌效果最好;幼茎比叶片更适合愈伤组织诱导,在MS基础上,最佳的幼茎愈伤组织诱导激素配比为0.3mg.L-16-BA、1.0mg.L-1NAA、3.0mg.L-12,4-D,此时诱导率达到93.3%,愈伤组织生长质量好。  相似文献   

18.
土壤含水量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苗为材料,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其枝叶紫杉醇含量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枝叶中紫杉醇产量均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在土壤含水量(258 %)大于对照(184 %)时,单株枝叶干质量比对照提高3366 %,相应紫杉醇产量提高5356 %。在土壤含水量为129 %、86 %和43 %的处理下,枝叶产量分别比对照减少885 %、1849 %和2958 %,而紫杉醇产量相应减少2415 %、5108 %和8297 %。(2)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枝叶叶绿素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脯氨酸和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增加。  相似文献   

19.
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中抑制褐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曼地亚红豆杉茎段和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条件和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的褐化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较强分生能力的新生茎段和叶片能够得到很高的诱导率,与NAA相比,2,4 D在诱导中作用显著.含有3mg/L2,4 D+0 5mg/LNAA+0 2mg/L6 BA的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在继代培养中,2,4 D比NAA对愈伤组织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6 BA对愈伤组织生长的促进作用极显著.在继代培养中发现在第20天就开始转移继代和提高愈伤组织与培养基接触面的氧气供给能够较好克服褐化.在含有5mg·L-12,4 D5+0 5mg·L-16 BA+1g·L-1AC的B5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细胞增殖倍数最大,达到4 7,褐化也得到部分控制.  相似文献   

20.
红豆杉     
裸子植物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在全世界有11种,我国已知的有5种,它们是: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长期以来,随着对森林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野生红豆杉越来越少。目前,我国已将5种红豆杉全部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我国的几种红豆杉都是常绿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