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测试前对回弹仪进行率定试验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干燥、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回弹仪的标准状态应是水平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准能量应为2.207J;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  相似文献   

2.
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陀螺仪的控制精度和灵敏度,但传统方法存在较多问题。根据挠性接头角刚度静态测量原理,基于不同的加载方式提出2种角刚度静态测量方法,即机械式加载角刚度测量和压电式加载角刚度测量。搭建以电动倾斜台为分度加载驱动的机械式挠性接头角刚度测量系统,进行挠性接头角刚度测试试验,得出挠性接头角刚度数值。针对机械式加载测量方法中测试结果不稳定的问题,设计利用压电促动器的静态加载机构,提出了一种利用压电促动器测量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方法。使用ANSYS Workbench对压电加载机构位移输出进行仿真,位移输出满足挠性接头角刚度静态测试加载要求,验证了压电式静态测量方法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介绍了测量条子抗扭刚度的扭摆仪及其特点,并实际测量了几种常见条子的抗扭刚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测试系统上的巨大优势,研究基于计算机技术实现车床刚度在线自动测试的方法,利用Delphi软件,开发出车床刚度在线测量系统的新方法。实验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高的精度、小的误差和高的测量效率等优点。因此,该系统测量出的刚度值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测定地下通信管道用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环刚度的试验方法,并对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找出王影响环刚度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测试纱线弯曲刚度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着重提出采用心形法测量毛涤混纺纱的悬垂高度等参数来求得其弯曲刚度。同时探讨了影响毛涤纱弯曲刚度的一些因素,并分析了纱线弯曲刚度与相应织物弯曲刚度、纱线混纺比和捻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利用电测技术测量车床静刚度的方法。这种方法与机械式测量比较,取消了加力环和千分表,代之以电测式压力传感器、数字式测力仪和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位移——振动测量仪。测量时能够连续加载,直接绘出静刚度特性曲线,同时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车床静刚度的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采用53式7.62 mm穿燃弹侵彻不同约束应力下AD95陶瓷复合靶,观察了回收靶板的弹击损伤形貌,分析了弹靶作用过程和约束应力对AD95陶瓷弹击损伤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约束应力的增大,陶瓷面板损伤减小,完整性提高;当约束应力达到193 MPa时弹靶之间出现界面击溃现象.约束应力条件下弹击后4 mm厚陶瓷面板上存在两种同轴锥形裂纹,所构成的两个锥形体之间是陶瓷粉碎区;约束应力提高了陶瓷动态强度,抑制了陶瓷粉碎区的生长,延长了弹靶作用中dwell的持续时间,快速消耗了弹丸动能,减小了靶板损伤.  相似文献   

9.
切向接触刚度测量方法的理论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能够准确测量接触界面的切向刚度,采用典型的两粗糙体接触系统,对比分析了切向接触刚度的传统测量值和标准定义值,发现了两者存在较大差别的本质原因是切向载荷施加面的偏移使接触系统整体发生弯曲,以及所考察的相对切向位移包含了粗糙体自身的变形.针对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计算切向接触刚度的新方法,将接触系统等效成一个接触界面和一个与系统相同大小的无界面块体,由刚度的等效原理间接计算出切向接触刚度.从典型算例中可以看出,由新方法得到的切向接触刚度值比传统测量值更接近标准定义值,因此验证了新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磨削精度研究工作阶段性的研究试验报告,整个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比较了磨削过程中工艺系统刚度(动态)和静刚度的特点。提出了砂轮主轴及轴承在磨削过程中刚度测定方法和试验结果。分析工件及前后顶尖系统的动态和静态刚度,并提出在静测定中应以第一次加载时的刚度值作为工件系统刚度值的概念。根据实验结果作出了二台机床的刚度平衡。第二部分分析讨论了机床和工件的温度变形对磨削过程及刚度测定值的影响。第三部分对磨削时真圆度误差产生原因作了初步研究,提出一些实验数据并提出初步结论。文中还对试验的基本设备作了论述,特别是对准确地测量磨削力和精密位移的非接触测量——气动测量,作了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创新科技》2007,(11):62-62
<正>■项目简介小尺寸弹性零件刚度的精密自动检测,一直是机械测量领域的难点。目前国内外生产现场中仍广泛使用手工加载砝码,由线纹尺或光学仪器测量位移量,最后获得刚度值的方法。其最大缺陷是:测量精度差,工作效率低,且只能测试有限的个别点的刚度,不能完全反映零件的完整的刚度特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同时测量导轨副综合静刚度的装置及方法.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设计及位移传感器的布置方案,建立了使用该装置求解综合静刚度的理论模型,通过将变形量和偏心载荷等效分解,实现了导轨副五种静刚度的同时测量,并对该装置的主要误差进行了分析,拟定了测量实验步骤.应用本实验装置及方法可提高导轨副静刚度测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结构刚度分析是轿车车身结构特性分析的基础,本文针对某国产轿车白车身静态刚度进行了试验研究。文中对轿车白车身按试验方法进行加载,通过测量与分析,得出整车静态刚度;并与国外产某同款车整车静态刚度进行比较,得到了二者静态刚度具有一致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王辉  邓玉芳 《科技信息》2013,(21):120-120,109
车身刚度分析是轿车车身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针对承载式车身静态弯曲刚度按不同的加载方式进行了对比测量与分析,得出采用乘员载荷分布加载方式进行弯曲刚度试验更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以汽车4PK998多楔带为实验测量对象,测量了多楔带的纵向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通过纵向拉伸实验测量了纵向静刚度、弹性模量;通过横向振动实验,利用三坐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纵向方向上的振动曲线,测量了带的阻尼、动态黏性阻尼系数和纵向动刚度,此种方法避免了实验时施加纵向激励引起质量块-带模型的横向摆动,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全息干涉计量法的发展,为机床静刚度、动刚度及热刚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极有潜力的新的分析工具。本文推导了用全息照相测量机床法向位移和振幅的简捷计算法,其特点是光路简单、计算迅速,并且计算结果同其它仪表的测量结果一致。因此,根据全息照相计算位移十分麻烦这一缺点得到了克服。本文还分析了影响动刚度模拟试验精度的因素,并指出了进行试验的正确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的损伤识别,设计了4组不同剪跨比的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并在构件表面采用人工制作散斑图;采用DIC技术测量梁全跨长的竖向位移,同时采用传统位移计和激光位移计测量梁跨中的竖向位移;采用格林函数、第一类Fredholm积分以及正则化数值解的数学算法,建立了梁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弯曲刚度分布的损伤识别方程.基于DIC技术测量的试验梁荷载-挠度位移曲线,识别了不同荷载下混凝土梁的刚度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DIC技术测量与传统位移测量得到的位移曲线基本一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以内;建立的损伤识别方程对梁的刚度识别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串联机器人加工系统关节刚度的高精度辨识方法.首先,基于雅克比矩阵的Frobenius范数,得到串联机器人加工系统的灵巧性,并确定工作空间内可达姿态的灵巧性数值分布情况.然后,分别选取4组不同等级灵巧性的姿态进行关节刚度辨识实验,并计算出相应姿态下的关节刚度.最后,对辨识出的4组关节刚度的末端变形计算值与测量值进行相对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灵巧性的增大,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的准确性越高;相较于灵巧性较小的姿态,灵巧性较大的姿态的末端变形计算值与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可降低20%~50%.  相似文献   

19.
飞轮存储动能正比于其转动惯量和角速度平方,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有效提高转子线速度,而通过波纹管连接圆筒的多节式飞轮转子设计,不仅便于增大转动惯量,而且考虑到波纹管弯曲刚度对转子固有频率的影响,可实现在较低转速下过临界,增大工作转速范围。该文针对渐变铺层的碳纤维波纹管,通过轴向施力法测量其静态弯曲刚度,建立对应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载荷下线性和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弯曲刚度,并模拟不同下铺层的弯曲刚度。研究结果表明:波纹管弯曲刚度与载荷是非线性关系,载荷较大时测量值与理论值数量级一致,弯曲刚度随铺层数增多、轴向铺层比增加而增大,且受铺层次序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Jeffcott转子不平衡响应理论,通过在轮盘上加载不平静质量,测量不平衡质量产生的不平衡响应,实现了一种获得转子动刚度曲线的方法。通过改变支座拧紧力矩来改变支座连接刚度,以转子动刚度衡量不同支座连接刚度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理论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试验表明:当支座反力小于支座拧紧力矩所能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增加支座连接刚度并不会改变转子系统的动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