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田海宁 《科技信息》2009,(20):I0200-I0200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措施,以达到通过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给人提供良好的交往空间和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2.
王文永 《科技信息》2007,(6):216-216
苗木密植的种植形式在当前道路绿化中应用广泛,在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做好近期及中长期绿化景观规划,在满足景观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植物科学合理密植,最大限度地体现绿化生态综合效益。待生长一定时期后,根据绿化景观规划对密植苗木进行动态抽稀调整。  相似文献   

3.
肖龙 《科技信息》2011,(33):479-479
本文对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城市生态居住区的总体布局、景观规划以及道路系统规划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市居住区空间环境绿化将对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和示范作用.本文论述了城市居住区环境空间的绿化形式、绿化规划及绿化设计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建筑架空层已为南方居住区的重要部分,对其合理设计将有助于提高居住环境、促进邻里关系良性发展。在分析江南地区居住区架空层特点、功能的基础上,从设计原则和植物配置方面对居住区架空层绿化进行探讨,并针对目前居住区架空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居住区绿化的作用及现状出发,针对绿化设计、居往区绿化的实用性、居住区绿化的功能、植物的配置原则、住区绿化的养护管理要点等问题,对如何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是目前中国农村地区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乡村景观规划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即以乡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为载体从而创造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黄龙新村是在这一大背景思路下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作者通过考察,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的现状和问题加以归纳,并结合相关专业理论,最终实现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居住区绿化的设计原则及植物配置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居住区绿化建设的实施建议,实现居住区绿化合理有序的发展,发挥绿化在居住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范恩友 《科技资讯》2005,(24):119-120
城市居住区空间环境绿化将对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和示范作用。本文论述了城市居住区环境空问的绿化形式、绿化规划及绿化设计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浅谈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应从遵循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原则出发,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环境适应现代城市化要求,满足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以福州天泽江鼎示范区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为例,探讨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为无实际经验的设计者提供理性而有效的运用依据,或为有实际经验设计者的种植设计进一步有序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方法,研究从2000年至2018年惠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并针对其景观生态发展突显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为惠州市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担当的绿色城市定位提供规划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经历19年景观格局时空演变,惠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其中林草地占景观总面积达64.21%,占据土地利用景观结构主导地位;(2)2000—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转化面积:未利用地>林草地>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水域,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林草地、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而急剧减少,转化后三类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域总体变化不明显;(3)惠州市2000—2018年各景观类型趋于均匀分布,存在多种优势种均衡发展。但与此同时城市化发展也导致其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城镇用地边缘离散化,地类之间连接紧密性下降等问题出现。建议通过构建城市三生空间规划体系、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及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等方式对惠州市景观格局进行生态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2010年5月航拍遥感影像和贵州湄潭县城市总体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相关资料,利用移动窗口法,在8个方向上从城市中心向边缘取样,定量分析了湄潭县城市绿地景观空间梯度特征。结果表明:(1)类型水平上,8个方向的农业用地和山体绿地景观比例较高,是湄潭县城绿地景观的优势类型,其他各类城市绿地景观比例偏小,县城建成区绿地建设滞后。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在老城区、工业区破碎化程度高,斑块形状较为复杂;公园绿地面积不足,分布不均。(2)景观水平上,不同景观指数沿8个方向样带呈现明显的梯度特征,表明城市化导致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大,景观异质性增高。  相似文献   

14.
任高 《山西科技》2014,(1):123-125
植物具备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优美景观等多重功用,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景观空间构成中越来越为人们重视。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植物多样性规划、植物景观营造3个方面,分析了太原市园林规划与造景中的一些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太原市园林规划及植物造景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研究在2019年保持着持续高涨的研究热度。以自然生态为切入点,结合城乡规划建设、城乡规划学及其相关学科,盘点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在区域层次、城区层次、生态社区与住区层次、生态建筑与群组、生态景观和新技术在生态城市研究的运用等6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成果经验。  相似文献   

16.
渝西低山丘陵乡村传统民居植物景观在重庆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渝西传统民居庭院及周边常见的风水林、果园、茶园、农田和水系等植物景观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从"风水林的营造与保护、因地制宜以节约成本、最大化利用生态资源、适宜操作的生产方式"4个方面分析传统民居植物景观所折射出的生态智慧,可为乡村绿化规划及"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依据沈阳铁西区工业迁出地域34个新建居住区的用地结构、容积率、人口数量、景观特征、服务设施的调查数据,分析2002—2010年期间建设用地类型转化、居住区用地结构,结论是:住宅、道路和绿地成为工业迁出地域主要的景观类型;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更加规则;工业建筑向住宅更新是城市景观的主要转化,绿地景观以草地为主;住宅向垂直方向扩张,低层建筑减少;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密度大;停车位严重不足,道路出行不畅,居住区用地结构需要优化.最后,提出了居住区土地利用优化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宅间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组成宅间空间的道路空间与绿化空间的设计重点及主要设计方法,并根据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两部分空间的功能进行分类研究.指出在道路空间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其功能性,而且要考虑美观性;在绿化空间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种植密度,而且要考虑植物种植种类等.真正使各个居民小区各具特色,又能体现其整体风格而后主题,给住宅居民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以G85成渝高速公路(永川段)为例,探讨丘陵地区高速公路生态用地的帚观规划以及建设模式.在剖析公路景观中4个典型区域的规划模式及其植被配置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大尺度景观的设计理念:根据公路途经地域的不同,设计田园乡村绿化景观、山地丘陵绿化景观和村镇绿化景观,以展示沿途的田园风光、山地风景和村镇绿化景观;结合有色植物的合理配置,展示景观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