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建红 《科学通报》1988,33(23):1823-1823
从80年代起,研究生物媒质的非线性声学参量B/A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因为在医用超声频段和强度下,发现了非线性现象的存在,它包括谐波畸变、局域压力梯度、冲击波的形成和声饱和等,而非线性声参量B/A是衡量上述非线性效应大小的一个基本参量。研究生物媒质的B/A值对推动超声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测量非线性声参量B/A值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即静态法、热力学法和有限振幅法。但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并存在不同程  相似文献   

2.
韦钦 《科学通报》1987,32(21):1624-1624
一、引言 近年来,对处于原始淬火状态的非晶态Zr基合金超导电性及结构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且已获得不少规律性的认识。但是,对于超导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的价电子态密度变化和蕊能级结合能变化的研究。尚没有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类合金中超导电性与其电子、声子结构,电-声子耦合强度等微观参量的关系,我们对处于原始淬火态和  相似文献   

3.
声动力治疗是在光动力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癌症无创治疗技术,相对于光动力治疗具有无创、穿透性强、特异性好、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声动力治疗利用声敏剂与氧在超声作用下产生具有生物毒性的活性氧,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声动力治疗目前在治疗超声参数设置、肿瘤定位及定点治疗、温度监测以及活性氧检测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使声动力治疗方法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科学合理的声动力治疗装置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声动力治疗大多采用具有普适性的超声治疗仪,缺乏针对性.因此,根据声动力治疗的特点改进已有的超声设备,或设计专用的声动力治疗装置有利于更好地监测和调控声动力治疗过程,使声动力治疗得到更加稳定可靠的效果,推动其在科研和临床中的应用.本文从上述声动力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介绍了声动力治疗装置的关键结构及其技术发展,对声动力治疗装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液体中的激光超声脉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强度调制的光束或脉冲光束投射到媒质中(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或等离子体等各种物态的媒质),媒质吸收光能而激发出声波的效应酶为光声效应.早在1880年贝尔[M)首先在固体中观察到光声效应.但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光声效应的研究进展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缺乏强光源和检测弱信号的手段,以致光声效应的实际应用价值未能充分显示.随着强光源的相继问世,例如各种激光器和强氙灯光源,以及弱信号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光声效应的研究取得迅速进展.由于光可以在各种媒质中激发声波,而利用检测到的声波反过来可获得有关媒质的光学、热学、力学以及媒质内部结构等特性的信息,光声效应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以及海洋、环境和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本将介绍脉冲激光在液体中激发超声脉冲方面的研究现状,特别着重于液体中脉冲激光激发超声脉冲的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化学发光探针介导的声动力学肿瘤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永红  邢达  王涓 《科学通报》2003,48(5):435-438
提出一种化学发光探针介导的声动力学肿瘤成像方法. 声敏剂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中分布后, 通过超声的敏化作用在肿瘤组织中产生活性氧自由基; 利用活性氧自由基选择性化学发光试剂直接实时地把声敏化过程中的活性氧自由基转化为光子辐射出来, 然后利用光学检测技术进行肿瘤的在体成像. 在体外实验中, 利用可在体使用的化学发光探针FCLA, 对两种声敏剂ATX-70和HpD声动力学反应过程中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进行了直接的实时检测. 在移植了人体肿瘤的裸鼠实验中, 利用这种方法获得了非常清晰的在体诊断图像. 此方法可望在肿瘤的早期临床诊断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有机液非线性声参量B/A值量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仝杰 《科学通报》1988,33(5):348-348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超声医学的迅速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非线性声学效应在超声诊断、治疗领域所占的重要地位,纷纷从事研究表征这个效应大小的声学参量B/A,并把此项研究作为生物医学超声基础研究的前沿课题。实验上发现,对于分子结构不同的生物媒质,其B/A值有明显的大小差异。由此人们认为,非线性声参量B/A包含了传声媒质分子结构的某种信息。但是迄今为止,B/A与生物媒质分子结构的关系尚未有一理论模型。由于目前研究的生物媒质的声学性质可归结为简单液体的声学性质脚,因而寻求简单液体B/A与其分子结构的  相似文献   

7.
超声技术渗透到医学领域始于二十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40年代末发表的将脉冲超声波用于脑部疾病诊断的论文,是最初的A型超声诊断技术,从此A型超声诊断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久,B型超声、M型超声和超声多普勒诊断法相继出现。特别是7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微电子和其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学超声领域的应用,B型成像技术发展更加迅速,并在临床诊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0年代初,又有脉冲多普勒技术和彩色血流成像技术相继问世,使得超声诊断的方法更加丰富。 组织鉴别 B型超声所提供的图像在医学诊断上已取得…  相似文献   

8.
卢莹  刘晓宙  龚秀芬  章东 《科学通报》2004,49(24):2517-2519
近年来,在超声医学中,由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多的关注无损测量组织温度,准确地确定超声灼烧的范围和程度。无损测量灼烧部分的温度和实时的反映生物组织中的温度分布状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研究生物组织的非线性声参量B/A与温度的关系,并同理论和热电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B/A是进行监测生物组织温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激光熔覆再制造零件在具备优良性能的同时,其弹性性能呈现出声学各向异性,为声学检测带来困难,深入研究各向异性激光熔覆层及基体材料中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可以为这类再制造零件的超声无损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建立了激光熔覆再制造零件中超声传播及缺陷检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获得了Fe314激光熔覆再制造涂层、45钢基体两层介质中超声波探头辐射声场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各向异性对入射声场的影响程度与材料的慢度值有关,声束的偏转方向由慢度面的法矢量决定,声束的聚焦、散焦行为由慢度面的曲率决定.应用建立的模型模拟了激光熔覆再制造零件中横通孔、裂纹缺陷的回波信号.比较了数值模拟与实验测量结果,二者的幅值和相位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有效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超声检测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马呜图 《科学通报》1986,31(18):1428-1428
在双相钢Bauschinger效应的研究中,背应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量,并且背应力与金属构件的尺寸稳定性、氢脆、弹性松弛、疲劳以及力学性能的方向性等有关。因此,对背应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是关于反向流变时背应力的变化及其测试方法尚未见文献报道。在最近的工作中,我们报道了时效对双相钢Bauschinger效应和矫顽力的影响,并表明矫顽力各向异性和背应力有关。本文目的在于测定反向流变时矫顽力各向异性的变化,流变应力与矫顽力各向异性的关系,以研究背应力在反向流变时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光谱电化学中的一种現场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间的渗透、交错与相互促进,近代电化学的研究内容已扩展到一些新的领域,如燃料电池、光电化学、半导体电化学、化学电子学、表面电化学以及生物电化学等等。对这些新领域的研究,传统的电化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因为传统的电化学测试技术和研究方法,主要测量电化学过程中总的电流、电位及阻抗等宏观参量及其随时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医学中超声医学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反映在超声诊断与超声治疗两个方面。近10年来,我国在超声诊断技术,特别是B型超声实时图像诊断技术方面发展较为迅速,但相形之下超声医疗则进展比较缓慢,还有不少空白。《超声医疗及其最新进展》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在这一领域中的最新进展,有助于读者阅后开阔视野,特別是超声外科在临床功效方面显示出的前景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1973,18(6):284-284
近年来,甲种胎儿蛋白(简称甲胎蛋白)检测已被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我国于1970年开始研究甲胎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上海市各有关单位至1972年10月共进行4,621例临床检测(表1)。其中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797例的阳性率为75.65%,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139例的阳性率为76.3%。  相似文献   

14.
在有限振幅插入取代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反射模式的差频参量阵对生物组织的非线性声参量B/A值进行层析成像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测量了差频声波的指向性,并对若干生物样品进行了实验成像,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为医学超声提供了一个新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冯若 《科学通报》1985,30(16):1264-1264
一、引言 由于超声医学与超声生物物理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对红细胞压缩系数的研究受到很大重视。红细胞的压缩系数不仅关系到超声Doppler医学诊断技术的物理基础,而且还可能做为某些疾病的新的诊断指标正在取得临床方面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康健  马蕙  谢辉  张圆  李忠哲 《科学通报》2020,65(4):288-299
建筑及城市声环境是健康建筑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讨论了从噪声控制到声景营造,即从降低负面健康影响到促进公众健康的发展趋势,在这个从观念到理论到方法的转化过程中,声环境对人的健康影响有了更为科学的研究视角和操作方法,与基于健康理念的声环境设计共同成为声景研究持续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些近期的创新研究成果,包括声景感知对健康效应的影响,及声景的心理生理学方面的系统性综述研究;基于恢复性环境理论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声景恢复性效应的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进展、典型声景的生理指标变化的敏感性研究;针对特定群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包括儿童恢复性声景研究、环境噪声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针对特定空间的声环境健康研究,包括医院声环境对住院病人健康、对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等.总体而言,声景的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声景恢复性效应,其影响机理和主动调节层面还有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针对特定人群和特定空间的声景健康研究还将拓展到其他人群和空间,研究也将从客观影响规律走向基于健康的声环境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7.
功率倒谱技术在呼吸系统声传播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泾平 《科学通报》1995,40(16):1518-1518
肺胸系统声传递函数是描述系统传播特性的重要参数,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肺音特征及诊断某些肺部疾病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Cohen等人提出应用语音作为激励,利用传导语音信号估计呼吸系统声传播特性的新方法,其优点是不需要外加激励声源,不会造成系统的非线性及被测试者的不适感.但是,这种测量方法至少需要检测两路信号,且计算量大,很难实现实时处理.另外,文中检测到的音源信号(或参考信号)并非激励系统振动的真正音源信号,这也将会使实验结果有一定偏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对传导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65,10(2):182-182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电子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于1964年11月20—28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超声应用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单位的正式代表100名和列席代表65名。会议收到议文204篇,在大会上报告了9篇,在小组会上宣读了114篇。这次会议就超声在清洗、焊接、机械加工、种子处理、杀菌等方面的应用和理论,磁致伸缩式和压电式发生器的研制;超声在乳化、粉碎、消除泡沫、传热等方面的应用和理论,流体动力式发生器的研究;超声测试;超声在检测、延迟信号、探鱼等方面的应用和理论,有关仪器的研制,以及超声在医学上的应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与会代表广泛交流经验,对几年来的工作作了总结,不但肯定了成绩,而且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超声医学发展迅速,《超声与超声医学》从超声诊断、超声医疗的原理及国内发展情况等方面作了较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20.
二元系生物组织的非线性声参量B/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彦武 《科学通报》1990,35(23):1823-1823
一、引言 自从1980年人们发现在医学超声中有非线性效应以来,对于生物媒质非线性声参量B/A的研究,便成了该领域基础研究的前沿课题。在世界上经过了几年的媒质B/A值测量研究表明,组织的物理、化学、生物状态和种类的不同,其B/A值亦不同,比如:脂肪类的值较大,在9—12之间;心、肝、脾、肾等组织的为7左右;血、尿等水样液体的值较小,在7以下;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值差异显著.证明B/A具有鉴别组织的可能性。因而近年来,国际上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