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选择城乡系统交融的大城市郊区之一的歇马镇为对象,就其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特点,未来转移的条件,指导思想及有效途径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并为该镇合理安排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证。  相似文献   

3.
4.
为了实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立,加大力度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文章从市场需求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入手,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我国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当前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成中,普遍素质及劳动技能偏底、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人为障碍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等现实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相当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诸多障碍。要采取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进城劳动力的后顾之忧;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等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吕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吕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快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吴芳 《科技咨询导报》2007,(23):201-20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通过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引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宏观经济环境、农民自身、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户籍制度、"留守老人"五个方面着手,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资本论》的相关知识,数据和折线图对这些问题加以说明,再以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必须联合多方面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个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本的结构,提出了湖南省人力资本的开发战略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牛艳华  黄向球  李赛 《河南科学》2013,(12):2269-227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为探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利用近几年来河南省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县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特征、发展趋势及促动因素,并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应重点推进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及城乡就业制度创新,同时提升各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立城乡互通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县域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镇,进而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太原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核心问题在于农村人力资本含量的高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知识欠缺、专业技术缺失等人力资本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不断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增加政府投入与培训、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为顺利实现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合理引导贫困县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发,对于提高贫困县区农业生产效率,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模式与农村劳动力过剩的自我强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称采取了农民工这种扭曲的方式,虽然从静态看农民工模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缓解,但是从动态来看农村劳动力供给却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存在一种自我强化的机制。因之要通过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率、户籍制度及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方式推动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村劳动力供给,从而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以社会排斥为概念工具,从市场排斥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生成的原因,并从结构排斥、制度排斥和功能排斥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约性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从法律层面创新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并不断完善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担负起对农民工管理、服务的法定责任,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政策支撑;同时不断完善劳动法体系,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深入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湖北粮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应积极推广农业科技与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良好农业规范(GAP)来组织生产,积极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来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专业素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粮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确保粮食供给的安全性,这对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应上升到粮食安全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吕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吕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快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