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深井软岩巷道掘进迎头片帮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采深不断加大的软岩巷道掘进迎头片帮安全问题,运用岩体力学、材料力学、地质学理论方法研究了软岩巷道掘进迎头片帮机理和巷道掘进迎面墙锚杆布置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圆形软岩巷道掘进迎头片帮部位随其断面垂向尺寸的渐变而变化,其垂向尺寸最大的条带区是最需加固的部位。该成果对现场掘进迎头的片帮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志良  刘正海  冯遵义 《科技信息》2010,(35):298-298,320
复杂破碎围岩状态下大断面巷道开挖后,巷道围岩出现应力集中。受开采扰动的影响,岩体强度大大降低,围岩呈现不稳定变形破坏,如冒顶、片帮等,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深部大倾角大断面软岩巷道快速炮掘支护技术,解决了深部巷道过破碎带一些技术难题,实现了深部巷道安全优质高效掘进,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使巷道施工单进、工效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巷道掘进速度比原来提高了一倍,解决了矿井持续性生产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苏迎江  范宗乾 《科技资讯》2014,(4):143-143,145
郑沟湾矿1107工作面为典型复合顶板巷道,在工作面巷道掘进及开采过程中面临顶板极易离层、冒落,两帮移近、片帮及整体下沉,传统支护方式难以维稳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郑沟湾矿1107工作面复合顶板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研究锚杆支护设计,计算了适应于工作面的巷道支护参数、预紧力等,有效减少了巷道围岩变形,为巷道围岩的稳定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4.
软岩巷道掘进一直是制约矿井开采主要的技术问题,煤矿深部大断面岩石巷道机械化高效掘进技术的研究,解决了深部巷道爆破和支护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深部巷道安全优质高效掘进,使巷道施工单进、工效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巷道掘进速度比原来提高了30%以上,解决矿井持续性生产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百善煤矿已步入衰老矿井,目前所掘进的巷道大都是沿空掘巷、提高回采上限掘巷、沿边角煤柱及沿断层掘进,受采动、断层牵引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矿压显现明显,巷道压力明显增大,导致掘进巷道时所架棚档大都是350mm的小棚档,工字钢的使用量极大,而现在井下所使用的工字钢,主要常用规格为2.4m重60kg、2.8m重70kg和3.2m重80kg,都是通过手工进  相似文献   

6.
孟津煤矿煤层埋藏深,瓦斯压力大,瓦斯含量高,属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针对-322水平西翼轨道运输大巷近煤掘进期间严重底鼓及瓦斯涌出等现象,通过采用钻孔卸压及注浆加固技术对巷道底鼓进行处理,实现了煤与瓦斯严重突出矿井近煤岩巷底鼓及瓦斯涌出的成功治理,提供了特定地质条件下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巷道近煤掘进底鼓治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现场实测,"三软"回采巷道掘进期间及掘进后期矿压显现规律,掌握6煤巷道受8煤回采工作面采动影响的矿压显现规律,为120605工作面进行生产准备改造支护参数及回采超前支护长度、强度的选取,并为以后矿井回果巷道的布置位置、断面和支护参数的选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埋煤矿采掘衔接紧张是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回采巷道的快速掘进将有利于缓解这一紧张局面.以顾桥煤矿1126(1)回风巷为例,利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1125(1)工作面侧向应力分布规律及分区破坏特征,阐明了1126(1)回风巷围岩应力环境;利用FLAC3 D数值模拟研究了掘进期间锚索"1-0"、"2-0"、"3-0"、"4-0"等不同布置形式对巷道围岩变形及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通过巷道围岩稳定性对比分析,降低巷道掘进期间支护强度,采用"2-0"锚索布置的初始支护控制掘进期巷道围岩变形,使掘进工作面后方永久支护与掘进平行作业,从而提高了掘进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三软"煤层回采巷道围岩控制难题,以大雁矿区典型"三软"煤层回采巷道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分析"三软"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灾变影响因素,研究了围岩灾变机理。结果表明:掘进期间,回采巷道两帮破坏程度大于顶底板,两帮以剪切破坏为主,最大破坏深度约1.2 m,顶底板发生拉伸破坏,最大破坏深度约0.6 m;回采期间,回采巷道顶板破坏程度大于两帮,底板破坏程度最小,顶底板以拉剪破坏为主,顶板最大破坏深度4.0 m左右,两帮以剪切破坏为主,最大破坏深度2.0 m;掘进及回采期间,两帮初始最大破坏深度均位于帮角部位,顶板初始最大破坏深度均位于帮角附近,掘进期间应重点加强两帮帮角围岩灾变控制,回采期间应重点加强帮角附近顶板围岩灾变控制。  相似文献   

10.
孙辉 《科技信息》2013,(26):388-388
针对巷道端面临时支护的技术难题,本文特从防片帮网的选材、加工及使用时的吊挂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实践、应用,取得了掘进巷道端面临时支护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在松软煤层浅孔静压注水而引发的封孔困难、工艺复杂和易片帮的情况,在有代表性的芦岭煤矿Ⅱ925综采工作面煤层进行静压注水试验。基于以往的煤层注水理论和煤层实际情况,设计了煤壁浅孔注水方案。通过5种不同的压力进行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和筛选,在4种不同压力下添加活性剂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低压活性剂注水能提高煤层的注水量,缩短注水时间,并降低了松软煤层注水失败的几率。通过对比,得出结论:低压活性剂静压注水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注水成功率较高,并能改善封孔困难、容易片帮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的通信性能,提出了一种采用CAN总线和ARM9的通信方式,既满足了煤矿井下通信现场抗干扰要求,又满足了煤矿井下信息高处理速度的要求。详细介绍了基于CAN总线和ARM9的煤矿井下通信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10煤层开采可能产生的水害影响,根据矿井含、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指出10煤层受采动破坏,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太原组和奥陶系岩溶水沿采动裂隙和断层溃入矿井,对矿井开采形成威胁。根据对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得出矿井的充水强度不大,充水通道主要为隔水层薄弱地段采动裂隙和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14.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矿井重大事故时有发生,事故发生后安全、迅速、有效的进行抢险救灾是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矿井重大灾害事故特点进行了分析,从事故前预防和事故后应急救援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综合矿井事故隐患辨识(I)、矿井安全信息数据实时监测(M)、矿井通防可视化(V)、应急响应(E)、事后处理与恢复(R)五方面结合的"IMVER"应急救援决策模式,并进行了目标分析,为煤矿企业合理的、科学的进行安全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龙泉煤矿4号煤的围岩力学条件,对大采高煤壁片帮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煤壁片帮和支架工作阻力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认为本矿4号煤若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煤壁片帮较严重,不利于回采工作面煤帮和端面顶板管理。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工程类比结果确定了在这种具体条件下的合理采煤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彬长矿区南部煤矿覆岩关键层的位置,给煤矿冲击地压提治理供技术及理论支撑,采用关键层理论值计算、数值模拟分析以及微震事件验证的综合判定方法探讨了诱发彬长矿区南部煤矿冲击地压的主控层位。经理论值计算,煤层上部200 m覆岩具有三层关键层,从上而下依次是距4#煤层顶板160 m宜君组砾岩坚硬层层、距4#煤层顶板76 m的安定组底界砂岩坚硬层层以及距4#煤层顶板35 m的直罗组底部砂岩坚硬层层。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在起始开挖过程中,煤层顶板约35 m处直落组底界砂岩出现应力集中;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煤层顶板76 m附近的安定组底界砂岩层逐渐成为水平应力最大部位。综合微震数据的结果,认为煤层顶板35 m处的直落组底界砂岩与煤层顶板76 m处的安定组底界砂岩层均为引起煤矿冲击地压的关键层位,容易产生能量集中,是矿井冲击地压治理的主要目标层位。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矿山巷道顶板锚杆支护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对引发矿山巷道顶板锚杆支护失效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从而确定了导致锚杆支护失效的关键因素,为矿山企业优化巷道锚杆支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宜政  张兵  余晓霞 《河南科学》2014,(9):1763-1767
根据实际地质勘探及相关资料,通过对济宁三号煤矿区域水文概况、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断层导水性等方面的分析,对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水文地质规律.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重新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得出了济宁三号煤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的结论,从而为经济合理地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以煤层自燃引起的CO中毒事故为分析对象,应用建立事故树图的方法,研究了矿井内因火灾引起CO中毒事故发生的24条可能路径,提出了在矿井设计、生产和内因火灾防治中应达到的7点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张胜云  何峰  张小康 《科技资讯》2012,(16):109-110
在我国近距离煤层赋存和开采所占比重很大,而吕梁矿区木瓜煤矿层间距小于10m的可采储量占总储量的80%,木瓜煤矿主采10号煤层,工作面长度由250m延长设计为300m,为保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所以研究近距离下煤层300m刮板输送机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木瓜煤矿近距离下煤层300m超长综放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适用性确定的技术难题,基于矿山运输机械设计原理,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对300m综放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功率、链条强度等指标进行理论验算。通过计算分析表明,选取SGZ1000/2×1200刮板输送机各项工作指标达到了工作面加长后的要求,为相似矿井刮板输送机选型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