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归纳了常见射线跟踪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入射及反弹射线法/镜像法的实现过程.然后针对典型的复杂室内环境,利用Wireless Insite软件平台建模仿真,研究分析移动通信900 MHz频段电波传播特性,所得仿真结果与已知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并利用仿真结果生成接收功率的三维分布图.  相似文献   

2.
在微蜂窝移动通信中,由于传播环境的时变性,以及多径造成的时延和移动台运动造成的多普勒效应,使得传播环境内的电波传播特性极其复杂。研究了在微蜂窝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分形特性,基于这种特性计算出了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信号的分形维数值。通过分形理论中最重要的参数———分数维,研究了微峰窝移动通信环境中电波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移动通信中无线信道特性和电波传播规律,本文对距基站2.5km处8个不同的测量点接收的信号电平进行了实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在2.5km测量出的接收电压电平值是正态分布,且电波传播表现出明显的慢衰落特征.过往车辆越多,建筑物密度越大,接收电压电平越低,反之亦然;用传播模型Hata和COST231-Hata拟合得到的地形校正因子集中在-1dB~-8 dB范围.该结论可为城市移动通信工程设计和无线网络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政府资讯     
《上海信息化》2012,(3):90-92
苗圩视察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看望和慰问通信行业干部职工时指出,我国已经进入移动通信阶段,移动业务、无线宽带、网络信息的应用得到广泛普及。苗圩向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和基础电信企业提出四点工  相似文献   

5.
临近空间静止通信平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临近空间通信系统中,大气、降雨、闪烁会引起空地链路信道质量的恶化。以临近空间飞艇为通信平台,通过分析Ka频段临近空间通信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重点分析了降雨对信号衰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Ka频段临近空间静止通信信道,以及Ka频段临近空间静止通信信道模型的仿真模型,并在Matlab环境下对Ka频段临近空间静止信道模型的BER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为临近空间链路分析及抗雨衰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卫星移动通信作为地面移动通信的补充,是实现全球个人通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通信技术之一.卫星移动通信具有卫星固定业务和移动通信双重特点,其电波传输距离远,经历的环境特殊,导致其信道特性远比地面系统复杂.因此,研究其信道特性是设计出高效实用的通信系统的关键环节.本对其信道特性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并对某些衰减因素的解决措施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看望和慰问通信行业干部职工时指出,我国已经进入移动通信阶段,移动业务、无线宽带、网络信息的应用得到广泛普及。苗圩向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和基础电信企业提出四点工作设想:第一,要加快宽带提速。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通信中,无线信道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起无线信道模型对于移动通信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对于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移动通信信息系统而言,能够了解移动信道的特点,以便在规划移动通信网时能够综合各方面的通信特点,确定无线设备的最终参数.所以,本文将会重点介绍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及其电波传播与信号...  相似文献   

9.
陈习权  孙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7821-7825
基于数字城市管理和射线跟踪算法的基本原理,采用三维实体环境建模、反向射线跟踪路径搜索和辐射场源射线多途径传播的场强合成算法,建立了一种对城市小区移动通信基站附近的电磁辐射场强进行系统建模与数值仿真的新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电波传播预测模型不能适应不同小区环境下的复杂建筑模型,以及其它确定性方法不能精确找到电波传播路径的局限性。在城市小区的不同空间分布区域,计算机软件数值仿真结果与实地测量结果的良好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山区公路隧道移动通信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建立山区公路隧道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性和隧道移动通信系统的电波传播特性,研究了在公路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泄漏同轴电缆、射频定向传输、增加直放站等几种方案来消除信号场强覆盖死区的方法。对各种方案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八字槽形泄漏同轴电缆的场强特性及在隧道中信号场强的衰耗问题,并对此做了相应的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11.
以建筑物非规则排列城市小区电磁环境及电波传播特性为研究对象,应用射线追踪技术并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角为例数值研究非规则排列的城市小区中不同天线高度、建筑物的材料对可视区域电波传播路径损耗的影响,并预测该小区离地1.5 m处平面的电磁功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建筑物材料对电波传播路径损耗的影响大体一致,但电波传播路径损耗随天线高度的差异有所不同,离地1.5 m平面上各接收点电磁功率随离源点距离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三个问题:1.场强测试和数据处理;2.建立地形地物数据库;3 编制软件,在VS—80机上进行场强予测。在场强测试中采用磁带记录方式。它解决了纸带记录速度慢和数据处理时需人工取样的缺点。我们在数理统计时使用A/D模数变换,直接由磁带机送微处理机进行统计。为了进行场强予测,首先将电波传播特性的实测——统计特性存入计算机。同时将城市分成许多单元,各单元的地形地物特性用参数表示,按矩阵的形式存入计算机,形成地形地物数据库。在传播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电波传播的统计特性和数据库,编制软件,在VS—80机上进行场强予测,得到场强分布。上述工作对城市汽车移动通信组网和城市无线电管理计算机化提供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杨冬梅 《甘肃科技》2001,17(2):54-54
1 移动通信的发展1.1移动通信的起源 移动通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这个时期主要完成通信实验和电波传输试验工作,在短波频段上实现了小容量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话音质量差,自动化程度低,一般不能与公众网连接。1.2蜂窝理论的提出 蜂窝组网理论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是移动通信发展引发的构想,代表一种构造全新的网络系统。蜂窝组网的目的是解决常规移动通信系统频谱匮乏、容量小、服务质量差及频谱利用率低等问题,蜂窝组网理论等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新一代多功能 设备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蜂窝组网理论的要点如下: (…  相似文献   

14.
TRF6900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超高频通信已成为矿井无线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文中论述了工作于900MHz的FM/FSK射频收发芯片TRF6900的DDS/PLL工作原理以及本振电路的设计,介绍了由该芯片及微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天线开关设计的矿井移动通信手机组成结构,并提供了同其它频段通信手机对比的井下试验数据。试验证明TRF6900非常适合应用于井下电池供电的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5.
对一个移动通信系统来说,电波传播电路计算是无线规划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讨论了与电波传播电路计算有关的各种因素,例如噪声、干扰和衰落,以及对它们的处理方法。最后给出一种工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无线电波在对流层中远距离(超视距)传播时,由于电波在湍动不均匀的大气媒质上的散射,造成了接收端强的随机起伏;它是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常用统计方法来处理。本文研究了接收场强的起伏特性,得出了描述接收场起伏特性的表示式——衰落深度、衰落概率和衰落特续期。同时也讨论了这些衰落特性与通信线路参数,特别是载波频率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分集接收对克服电波的快衰落具有很大优点。本文研究了分集信号经过合并(选择法、最大比值法、等增益法)后合成信号的衰落特性,并考虑了各分集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在进一步考虑了大气湍流的谱函数的情况下,对衰落特性作了某些补充和修正。本文所依据的实验结果是工作在频率100兆赫,距离为250公里的沪宁散射试验电路。结合着这些结果,最后讨论了特高频波段电波的固有衰落特性和分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UHF频段的无线电波在矩形、圆形和拱形隧道中的传播特性,推导了衰减常数的计算公式。在不同的隧道中,电磁波的衰减率有相似的计算公式,只是公式前面的系数不同,衰减常数随隧道截面尺寸的增大或工作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在工作频率f=500-100OMHz时,各种隧道中电磁波的衰减率很小。结合实际情况,采用900MHz作为井下移动通信的工作频率是比较理想的。其结果对铁路隧道、公路隧道等有限空间的无线通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矿山无线射频信号传播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标准信号发生器(或便携式信号源)与频谱分析仪(或便携式接收机)在矿山的实地试验,研究了UHF波段无线信号在矿山的截止频率特性、电波传播衰减特性、弯曲巷道传播特性和煤掩穿透特性,得到了433,915MHz和2.4GHz无线射频信号矿山传输特性和煤掩穿透特性的定量数据。根据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无线电波在矿山传播必须大于矿山截止频率,截止频率在甚高频(VHF)频带50MHz左右;在平直巷道中,频率越高越有利于电磁波的传播;在弯曲巷道中,频率越高越不利于电磁波的传播;频率升高,射频信号的绕射性能、穿透性能降低。上述结论可对我国矿山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井下无线通信传输信号最佳频率选择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研究了频率对井下电磁波传输特性的影响,采用金属波导法分析了圆形、拱形及弯曲隧道中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并给出衰减率近似公式,得出主要结论:在圆形和拱形隧道中,频率越高,衰减率越小,越有利于电磁波的传播:在弯曲隧道中,频率越高,衰减率越大,不利于电磁波的传播;通过特性曲线与井下实验数据相比较得出在900MHz左右为井下无线通信系统传输信号最佳频段。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射线跟踪法的微蜂窝电波传播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微蜂窝结构中无线电接收信号的特性,研究了无线电波在微蜂窝结构中的传播路径。基于射线追踪法和镜像反射原理提出一种电波传播预测模型,该模型将城市微蜂窝结构的电波传播路径由几何射线转化为树结构,利用运筹学中图论的相关原理遍历搜索全部路径,再用镜像反射原理进行筛选得到最后的传播预测路径。以某市区部分区域为例,进行无线电波在该微蜂窝结构中的传播预测计算,得到收发机之间的电波传播路径,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