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座落于密歇根湖畔的环保公寓螺旋锥型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学上一次出人意料的大胆创新:整座大厦共150层,楼身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上——这种设计能够引导风沿着楼的外立面上升,从而减轻在水平面上的冲击力对楼体的影响。由于风压被均匀分布在各个侧面,因此与同类的矩形建筑相比,这栋螺旋形摩天大厦的晃动幅度要轻微许多。  相似文献   

2.
座落于密歇根湖畔的环保公寓螺旋锥型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学上一次出人意料的大胆创新:整座大厦共150层,楼身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上——这种设计能够引导风沿着楼的外立面上升,从而减轻在水平面上的冲击力对楼体的影响。由于风压被均匀分布在各个侧面,因此与同类的矩形建筑相比,这栋螺旋形摩天大厦的晃动幅度要轻微许多。  相似文献   

3.
张宏杰 《奇闻怪事》2006,(12):32-33
她是年级(500多人)前三名,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因为班里转入一名新学生,而且有超过她的势头,使她压力很大,因此强迫自己倍加努力,但总感觉不如那位新生,为此她很苦闷。一天班主任让她记班级日志,她没顺从。遭到老师的奚落。从此情绪紧张。极度敏感,甚至怀疑老师借批评他人指责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盯着某处发呆,满脑子都是别人的嘲笑,努力抑制仍不起作用。她想再也学不好了,惧怕学校,拒绝上学,家长无奈为她办理了休学手续。  相似文献   

4.
如果要问美国女性最担心什么疾病,绝大多数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乳腺癌。她们甚至可以引用一些预见性的统计数据,比如:每8个妇女中就会有1人在她生命中的某个时候会息上乳腺癌。但是,绝大多数女性没有意识到的是她们实际上更应该对心脏疾病感到担忧,因为每3个女性就会有1个人患病。在美国,每年有超过50万妇女死于心血管疾病,后者超过了乳腺癌(每年死亡4万)成为了女性的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5.
生命是拥有波动与轮回可逆的螺旋构造之世界,螺旋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摇篮。有一种奇妙的低等生物,却拥有神奇而伟大的力量,它生命所历经的轨迹和承载的价值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摇篮。它深藏于湛蓝的海洋和湖泊中,独立游离,自由扭转。  相似文献   

6.
珍珠传奇     
珍珠不同于其他宝石,她来自肉体,是唯一与生命相连的珠宝。原生态的本质使得她在整个宝石界独一无二,显得天生高贵而又华丽。这是自然的本质、生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一股螺旋藻热。可以预料,螺旋藻的开发利用,在我国也势在必行。螺旋藻是一种单细胞水生植物。二十多年前,生物学家在非洲乍得湖畔发现了它。当地居民以此为食物。因它在植物分类上属蓝藻纲,螺旋藻属而得此名。其实,它只是螺旋藻属中的一种,其正式名称为钝顶螺旋  相似文献   

8.
相思湖作家群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活跃在广西文坛的中青年作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相思湖畔的广西民族学院,有人戏称之为来自“相思湖畔作家群”。本文通过时相思湖畔作家群现象的透视,揭示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作家简单地分为想象型和体验型,萧红理所当然地属于体验型,她的作品中浸透着她对生命细腻、痛苦、孤独、寂寞、困扰的体验、她的生命体验、情感体验常常被设置在她生活的习惯里和习惯的生活里,从这个意义上说,萧红是一个自传型的女作家,正如美国学者葛浩文所说:“到目前为止,除了作家偶而有神来之笔外,萧红可算是个所谓内观和自传体型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螺旋理论的形成以及螺旋理论体系的特点,一个新的理论体系的生命在于该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否可靠,对新知识的发展有无贡献,其理论体系的特征是否鲜明,体系的框架是否新颖,对这些问题本文作了简要回答。  相似文献   

11.
螺旋理论的形成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螺旋理论的形成以及螺旋理论体系的特点,一个新的理论体系的生命在于该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否可靠,对新知识的发展有无贡献,其理论体系的特征是否鲜明,体系的框架是否新颖,对这些问题本文作了简要回答。  相似文献   

12.
约见黄小钰的时间是在晚上,她刚从昆明辅导团队赶回来,地点就在她的芙蓉坊咖啡吧里。夜色低垂,轻柔的音乐,一杯飘散着淡淡幽香的清茶,一团团淡蓝色的薄雾从负离子发生器中散开,薰衣草的香味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弥漫。  相似文献   

13.
姜滨英是幸运的,因为在她对生命绝望的时刻,天狮产品给了她生的希望,并给了前所未有的健康。天狮是幸运的,因为自己优质的健康保健类产品,赢得了一名不可多得的高级经销商以及健康营养专家。  相似文献   

14.
当生物技术的手术刀第一次伸向决定生命形态的单元——基因片段的时候,更多的科学家开始把这些螺旋形“丝带”上的碱基对看作可以制造、拆解、拼装的“积木”,像贪玩的孩子一样,他们的野心是堆积全新的DNA螺旋、创造全新的生命体。  相似文献   

15.
年轻的高羽涵是开着漂亮跑车的金领丽人,在传统行业中越来越成功的同时,她也感觉到了说不出的疲惫。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立新世纪湖北F4团队,在这个直销大家庭中,她感到生活越发精彩。生命的意义在于精彩——高羽涵。现在高玉函的生活目标是:健康、富足、美丽、自由。四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第一营养素,占人体干物质总量的45%,占肌肉总量的70%。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主要组成成份皆为蛋白质,人体的新陈代谢、抗病免疫、体液平衡、遗传信息传递等无不与蛋白质密切相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所以蛋白质又被称为人类的“第一营养素”或“生命素”。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个热血汉子,从军18年,在康巴高原上,投身消防工作13年,在“生命禁区”石渠县工作生活了7年。她是一个纤弱执着的女子.正值青春年华,成长在秦淮古都南京。他刚过35岁,却尝尽了人世间无法言语的悲与痛:爱子1岁多时突然失踪,2003年7月,父亲去世,8月妻子与其离婚,10月母亲又撒手人寰。他的世界一片漆黑。此时,她突然出现在他的生命里,给了他阳光和慰藉,给了他生命的第二个春天。  相似文献   

18.
《当代地方科技》2005,(10):71-71
30年,整整的30年,杨清玉把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献给了国家。在贵州的30年里,作为一名高级航空工程师,杨清玉在那个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年代,贡献着智慧,挥洒着汗水。她拿了无数奖项,攻破了无数难题,但在该她享受成就,她却毅然转身,走出了那个令她一生都不能忘怀的光荣大门。  相似文献   

19.
战争、国族、性别(政治)是张爱玲的“自我”书写应对的三个层面,由于缺乏健全的人格,她没能妥当地处理好这些关系。《小团圆》在重构生命世界的自我认同中,存在着文本和书写者、文学和历史之间的张力。在离散境遇以及跨语际书写、翻译之中,张爱玲经受着文化认同的混乱和徘徊并最终走向母语写作和中华文化认同。晚年张爱玲在追寻生命踪迹的无休止的涂写中表征着书写的焦虑,这种书写行为喻示着生命本原的不可抵达,生命的踪迹如灰烬,它是一种虚妄的存在。在这层意义上,《小团圆》是张爱玲生命燃烧过后的“烬余录”。《小团圆》的面世,昭示着张爱玲晚年又出现了一个创作高峰,虽然比不上她的“传奇时期”,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传媒时代,作为一个文学现象的张爱玲正在被无限“书写”之中,形塑了一个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20.
第一夫人们     
步入7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身边,突然多了一位衣着时髦、相貌端庄的年轻女性。在朝鲜官方公布的照片和视频里,她和金正恩一起观看牡丹峰乐团的示范演出、视察平壤庆上幼儿园、考察现代化游乐园。她,究竟是谁?一度,韩国媒体把她当成金正恩的妹妹,继而推测她是金正恩曾经喜欢的一位女性。7月25日,朝鲜官方媒体终于公布了年轻女性的身份:她是朝鲜的第一夫人,歌唱演员李雪主。1849年,美国第12任总统泰勒出席美国第四任总统遗孀多莉·麦迪逊的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