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主体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又是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哲学上的主体与法学上的主体不是同一概念。判断某一事物能否成为主体的本质要件是其是否拥有独立意志,但该主体要成为法律上的主体.其意志还需得到法律的确认.这取决于法律的价值判断。本文认为,意志是主体的根据、核心和灵魂.主体是意志的存在形式;并探讨了自然人、法人和国家三类民事主体与意志的具体关系,提出具有独立意志是他们成为民事主体的根本原因.而不具有独立意志的其他社会组织存在不能成为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2.
在对法律行为概念历史观点的评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立法关于法律行为概念的弊端及时法律行为概念的重构做出论述。笔者旨在对法律行为制度中的法律行为的概念做出重构,法律行为制度的其他内容的重构问题因受出版所限而不在本文中论述。  相似文献   

3.
钟会亮  赵秀玲 《科技资讯》2007,(34):174-174
青少年法律意识各构成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包括法律认知、法律情感和法律意志行为三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伦理是约定俗成的、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自律性规则;法律也是以人的行为为调整对象,其实质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政权保障实施的强制性规则.伦理与法律关系极其密切,伦理是法律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法律建立的基础.但是,其“软法性”又决定了单靠伦理不足以维护社会秩序,故法律又是伦理实施的切实保障,因此“法律伦理化,伦理法律化”.  相似文献   

5.
徐雁 《海峡科学》2004,(9):62-64
自由的本质是人类具有的"自我主宰"的意志以及能够以此意志指引人们的行为.法律是为认可人们自由的行为,为自由提供保障、确定范围,以自由为目的而产生的.法制与自由就如同舟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自由的追求,促使法律的创设和良好的实施.同样,对自由的追求,也促使人们对恶法的抛弃.即使有一天,法律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但自由的精神依将永存.  相似文献   

6.
“非政府的法”的理论基础是法律多元论,即认为法律不仅仅是国家法,还包括其他的社会规则。“非政府的法”的观点说明了社会调整机制和社会调整规范的广泛性、多样性,法律只是整个社会调整系统中的一种机制,它不能代替其他社会规范对社会生活的调整。“非政府的法”的法律概念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无法将其与其他的社会规范区别开来。“非政府的法”否认了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法的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泛化了法的概念,缩小了法的概念的丰富内涵,不利于科学地深入研究法的作用的特点和规律性。“非政府的法”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7.
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也是法律行为制度中的核心要素,是民事主体将其想要发生民事后果的内心意志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民事活动的顺利进行.深入研究意思表示的实质,透析不真实的表示意思,对于我们更好的掌握民事法律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灿 《科技信息》2008,(10):207-208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制度。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按照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而产生法律效力,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和基本要素,在法律行为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意思表示必然成为绝大多数法律关系的起点,尤其是私法关系中的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9.
法律主体必须具备自由意志能力。人工智能要想成为法律主体就必须具备人类的思维和自我意识,能够在自己意志的支配下为一定行为。然而,赋予人工智能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能力会增加人类社会存续的风险。从《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规定的增进人类福祉、确保可控可信的人工智能基本伦理规范和强化自律意识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伦理规范可以看出,不应当赋予机器以人类的自由意志能力。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机器永远都只能是作为主体的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属于被人类支配的客体,而不具备法律或道德主体地位,这是认识和处理人机关系的价值准则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庞德和哈耶克的法律思想进行了比较,两者不同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两者对待理性的态度不同,前者倾向于理性努力地重要性,而后者则比较注重经验的传承性;在对法律概念的理解和阐述方面,前者则倾向于法律秩序意义上的法律概念,注重法律发挥的社会功能,而后者则把法律与立法严格地区分开来,认为法律就是自生自发的行为规则;最后,在法律的功能方面,前者强调法律是一种社会工程,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利益,而后者则认为社会利益是个空泛的概念,法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个人自由不受强制力的干涉。  相似文献   

11.
民事法律关系是两个平等主体问的法律关系。在考察民事法律主体的行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就涉及对民事中的意志进行考察。可以说,没有意志,不成民事。本文将从民事主体、民事行为、和民事行为的效力这几个纬度进行考察,探索意志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人治与法治(上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治与法治是人作为价值观念存在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人治与法治的共性表现为,都要以法律这种普遍意志形式作为管理社会的基本方式,都强调依法行事;人治的基本法律特征包括个人意志至上性 ,法律的任意性,法律的不可测性,法律与未分化的国家权力同在等,人治的理论和实践在价值观念上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13.
政府法行为是政府行为中的主行为,它围绕政府职能行为目标,为其提供法律环境和法律保护,使按照行为轨道合理地实施职能行为,顺利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地方政府法行为合理化,是现阶段中国现代明建设的关键,它的立法和执法行为,往往受地方利益左右,带有很强的政府意志和随意性,对社会公众产生负效应,因而需要建立法行为模式,尽快使地方政府法行为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4.
西方有两种主要的法的本质观。其一认为 ,正义是一种客观存在 ,法的本质即正义 ,法是一种理性行为。其二认为 ,上帝是法的终极基础 ,法的本质即上帝的命令 ,法是上帝的意志行为。前一种观念来源于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 ,后一种观念来源于犹太——基督教的唯意志主义。这两种反差巨大的法的本质观成为了西方法律思想的双重历史起源 ,明白了这一点 ,我们将理解西方法律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讨论了黑格尔法哲学中的意志概念,对意志及其相关概念做了辨析,指出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意志概念内涵在于理性与普遍性。本文还概要梳理了意志概念的理论渊源,指出黑格尔意志概念的历史地位,在于既是近代自由理论的总结,又是对近代自由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对强力意志概念提出有重要影响的两个概念——物自体和生存意志。从哲学史的角度纵向比较,阐述强力意志概念与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分析强力意志概念的含义和特点,探讨强力意志的思想渊源,并指出在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律行为是民法法系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和无效行为的类型中,我们看到了无效法律行为违反强行法和公序良俗的结果,司法实践中该如何操作成了个问题。从中也得出我国的理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人犯罪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确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采用折衷标准,同时还必须经法定程序确认。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受到意志自由的影响,法律不应谴责无意识力、意志力者的危害行为。  相似文献   

19.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民法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权利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这三大民法理论的联结纽带,本文通过研究法律行为概念的由来、界定及其在民法中的功能,对法律行为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传统法律行为理论中最为基础的法律概念和制度构造。旨在通过对意思表示瑕疵的形态研究分析,对我国民法关于意思表示瑕疵的规范类型现状进行思考,并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