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森林生态效益的外在性,使得其价值补偿无法实现,从而成为我国森林生态建设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为此,本文通过对征收森林生态补偿税的理论依据的分析,认为森林生态补偿税是一种兼有公正和效率的生态经济政策。并进一步探讨了森林生态补偿税的税制设计,从森林生态效益税的纳税人、课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征收管理及使用等方面提出征收森林生态补偿税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手段.笔者以浙江临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状况,以及对林农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收入结构以非农业收入为主,或非木质林产品为主的情况下,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明显的正面效应,而对森林经营者收入限制作用较小;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并非是实现生态公益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并且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因而如何给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实施补偿,实现生态公平,这不仅对保护森林资源意义重大,而且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森林生态效益的概念范畴出发,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在补偿标准、资金来源渠道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新探索——基于逻辑斯蒂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中国国情,探索新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方法应用生态学中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曲线以及生态平衡原理,并以秦岭山区的油松为例进行研究。结果秦岭山区的油松作为木材每年可创造的经济价值达6400元/hm^2,比国家提供的补偿标准75元/(hm^2·a)高出几十倍,森林作为生产资料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将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一部分。结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可以同时发挥作用,森林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能够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森林生态产品的有价性,通过比较的方式提出各种核算方法,并以此为依据,总结了几种常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的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森林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森林生态补偿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笔者综述了森林生态补偿的概念、原则、设计机制、所产生影响的评价以及交易成本对森林生态补偿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研究取得了较好进展,但在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可操作性等方面依然存在可改进的学术空间,需要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更好地把握森林生态补偿实施效果,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森林生态补偿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尚属空白,林业经济学界应重新界定森林生态补偿的涵义。政府因生态建设的需要,对非公有制森林行使公法上的征用和管制措施;政府对因此而给森林所有者造成的损失所采取的经济补偿措施,即为森林生态补偿。应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相关理论对森林生态补偿的若干问题进行研讨,制订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以实现我国林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佛山市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评估方法对佛山城市森林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15-2016年度佛山市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为77.76亿元/a,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13.32万元/(hm~2·a),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分别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54.60%,18.54%,13.28%,9.28%,3.49%,0.80%,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是佛山城市森林最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量化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为佛山城市林业发展和生态补偿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推动区域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提出科学布局环境功能林对维护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歌乐山森林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机会成本法、市场价格替代法等手段对重庆歌乐山森林系统的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最后得出歌乐山森林生态系统总生态服务价值为2.3656亿元.明确了歌乐山森林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对重庆市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严巍 《汉中科技》2013,(5):12-13
建立生态公益林体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探讨,完善补偿机制,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退耕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运用外部性原理和供求关系图对退耕还林中进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论证,对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进行了剖析,指出现有规定存在可操作性差、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不科学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对策,并通过建立模型设计了制定科学补偿标准的测算方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森林碳循环过程模型空间模拟尺度多样化,但数据获取比较困难,森林碳变化响应与适应的研究不可 能实现在不同生境下均安置碳通量观测系统的问题,提出利用遥感过程耦合模型定量估算动态 GPP 值、NPP 值、 RH 值及 NEP 值等,反演森林植被群落不同优势树种碳汇/ 碳源情况,探寻造林、森林转化和森林人工经营管理等 植被恢复措施对森林碳增汇的生态价值,激活碳源效应的促进重建作用。 通过以空间代替时间的实地调查采样法 和遥感模型相结合,输入 GLOPEM-CEVSA 模型中温度影响系数、蒸散量、水气压影响系数、二氧化碳浓度胁迫、植 物呼吸及土壤呼吸等驱动因子,研究在林分斑块尺度下森林碳储量差异。 研究表明:(1)从整体情况来看,林地净 初级生产力>草地>农业用地>水域>建设用地,林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农业用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2)从年 际 NPP / NEP 值来看,森林生态系统大部分表现为大气 CO2 碳汇;(3)森林群落自然恢复演替中 NPP 值大小关系 是:乔幼落叶阔叶林群落(A4)>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A5)>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A6) >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A2) >草本群落(A1);NEP 值表现为乔幼落叶阔叶林群落>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 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草本群落;人工辅助演替中 NPP 值大小关系是(慈竹)竹林群落 >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NEP 值表现为(慈竹)竹 林群落>马尾松/ 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常绿灌丛/ 灌草丛/ 人工灌木群落>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NPP 值和 NEP 值 随顺行演替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森林认证对林产品贸易有重要的影响,纸和纸浆是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视角评估森林认证对不同经济体国家的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为中国森林认证制度、机制和政策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方法】将消费者不完全信息条件引入森林认证对不同国家贸易影响的理论框架,并将森林认证纳入扩展的引力模型,以处理引力模型的异方差和零贸易值问题,使用2009—2018年68个国家纸和纸浆产品森林认证数据和双边贸易的数据,从出口国的森林认证出口竞争效应、进口国的贸易壁垒效应、由进出口国森林认证的相互作用所获得的共同语言效应3个方面分解影响效应,并将总样本细分为4个子模型以评估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结果】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呈现效应不对称。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具有显著的出口竞争效应,且发展中国家优于发达国家;在与发达国家贸易的过程中,森林认证产生了贸易壁垒效应,且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明显。森林认证的通用语言效应在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并未显现,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过程中具有通用语言效应。【结论】对我国纸和纸浆产品乃至其他林产品生产和贸易来说,森林认证是其发展不可回避的环境和资源因素,并且其影响效应呈不断增强的趋势。因此,需要从宏观制度、机制和政策建设的层面,高度关注并切实推进森林认证在国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通化市林火特点,引入加拿大林火天气指标系统,利用通化市1996—2010年气象资料和森林火灾数据,研究林火天气指标与林火的相关性,并划分森林火险等级.结果表明:除了干旱码(DC)外,林火次数与其他林火天气指标极显著相关;受害森林面积、火场总面积与林火天气指数(FWI)、初始蔓延指标(ISI)极显著相关,与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虽然没有达到极显著相关,但显著度与0.01水平很接近,因此可以证明加拿大林火天气指标系统适合通化市进行林火天气预报.按照极端火险天气小于3%的原则和几何方法划分了森林火险级别.4级火险天气下林火频率、火场面积比例、受害森林面积比例最大,森林火灾发生近似于正态分布,因此此种等级划分方法比较适合通化市,但需要更多的森林火灾资料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森林转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有关“森林转型”的文献, 归纳总结“森林转型”的概念与内涵、理论发展、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提出“森林转型”未来的研究重点, 为森林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 “森林转型”指森林面积由减少至增多的趋势性逆转, 是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相互适应的结果, 是土地利用的综合反映, 主要核心问题是趋势逆转的驱动因素与内在机理; 2) “森林转型”具有特殊性、偶发性和并发性, 具有非线性动态、明显转折和多维的特征; 3) “森林转型”具有多种路径(经济发展路径、森林稀缺路径、全球化路径、国家森林政策路径和农户土地利用集约化路径), 目前主要通过林地利用的相对地租、土地质量调整和社会生态反馈来解释“森林转型”发生机制; 4) 需要在更加综合的整体分析框架下, 集成多源数据与方法, 按照“概念-过程-机制-效应-应用”的思路研究“森林转型”, 注重系统性的尺度综合与异质性, 扩展案例研究范围, 加深跨学科研究, 并加强政策应用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公益林生态补偿策略、缓解补偿资金不足,分析了公益林各种生态补偿标准的利弊和可行性。由于目前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一方面必须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增加补偿资金供给;另一方面,要设法减少当前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的需求量。针对后者,探讨了补偿范围和补偿方式,提出中幼林不纳入补偿范围,主张采用每年支付公益林租赁费的方式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中部山区次生林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海南岛中部山区典型的次生林群落特征和优势种枫香的种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中部山区的枫香种群所在的群落是演替过渡群落,在群落中枫香占有绝对优势,但随着群落的发展,枫香种群的发育表现出随着次生林年龄的增大而逐渐衰退的典型演替系列过渡种的生物学特性,最终会被群落中的后期演替种所代替.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南湾国家森林公园三个景点的旅游干扰地段和未干扰地段的植物组成进行调查,分析了干扰对植物类型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干扰造成乔、灌、草不同层次的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麻栎的重要值增加,在群落中处于优势种地位;园区植物的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对照高于干扰,表明旅游干扰使园区的植物多样性降低,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园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一定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主体的城郊山岳森林公园.在实地调查与勘察基础上,对该公园功能区划和旅游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分为6大功能区,主要定位为生态功能、科普功能、游憩功能和休闲功能;旅游产品分为7个主系统,19个子系统,68个主要产品项目.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合理设计与开发将有助于提高该公园生态旅游服务,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