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羊城晚报》“晚会”副刊的编辑为例,讨论了报纸副刊文风的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报纸副刊中的散文比一般的散文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郁、形式更为短小精干,生动活泼等特色,而散文式的新闻因其特色鲜明,更能真实,形象地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3.
晚报副刊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围绕新闻主旋律和主流读者群办报,回归新闻性。要以经营新闻的方式去经营副刊,与媒体互动整合新闻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4.
党报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副刊也在向着更有可读性和更具时代气息的方向发展,副刊编辑不仅在内容上要不断推陈出新、贴切读者,还要在形式上大胆创新。报纸版面设计应遵循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版面设计要注重发挥图片和新闻图表的作用;正确处理好版面中大与小、多与少等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方雪梅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1):112-112,115
本文旨在探讨报纸副刊的图片运用问题。报纸副刊图片运用的主要方式有四种,即以文为主、借图释文,以图为主、借文点睛,以图衬底、营造意境,图文交融、相互辉映。报纸副刊图片运用的原则是:形式服务于内容,保持整体风格的统一。报纸副刊图片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美化版面,吸引读者的目光,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图片本身就是艺术作品,就是内容的一部分,它丰富了副刊的表现形式,增强了副刊的表现力,从而起到“副刊留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各大报纸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之路时,报纸文艺副刊的变革也正在进行.<河南日报>文艺副刊以其对文学性与新闻性的和谐处理,为文艺副刊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定位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成功经验值得肯定,但有几方面也需要改进:内容上,应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感受;版式上,应注重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7.
“副刊”一词的出现 ,不是与报纸同步的。中国报纸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距今 1 3 0 0余年的唐朝。当时 ,封建统治机构创办了一份“邸报”(又称邸钞、阁钞、朝报、杂报或条报 ) ,用以发布皇帝的谕旨、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消息 ,该报只在封建统治机构内部发行 ,一般庶民是看不到的 ,且由于所刊内容仅限于政务公文 ,自然不会有“副刊”。北宋末年 ,出现了一种官方严加查禁的小报 ,专门发布邸报上不拟公布或尚未发表的消息与文件。元、明等朝也出现过类似小报的出版物 ,当时人们又称之为小本、小钞、报条。 1 6世纪中叶 ,明朝统治者开始允许民间自…  相似文献   

8.
办好报纸的文艺副刊是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扩大报纸的发行量的重要措施。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艺副刊对增强报纸可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由于时效性和贴近性不强等原因,高校校报目前处于一种“鸡肋”状态。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走“副刊新闻化”的路子。在对“副刊新闻化”的条件和高校校报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后,作者对高校校报如何“副刊新闻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归纳出“避实击虚”、“另起炉灶”和“遍地开花”等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发展,报业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于是,新时期富有新特色的报纸被催生了——版面厚、栏目多、信息广,并且经过报人精心的策划,各式各样的报道都以“专题”和“刊”的形式出现,内容的丰富程度和广度已越来越接近于现在的期刊杂志,并且呈现出:新闻专题化、服务专项化、副刊时尚化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以《百姓记事》、《城市笔记》、《每日闲情》为蓝本,分析了近年来兴起的一批广东新文学副刊的特点,比较它们与传统文学副刊的区别,指出其背后的经济动因、社会心理动因和文化动因,为新世纪报纸文学副刊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孙伏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报刊编辑家,在他长达几十年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尤以五四后期主编《晨报副刊》时最为出色。孙伏园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认为副刊的作用已不再局限于供人消闲或提供娱乐上,而应当具有传播知识、广泛开展社会批评等多项职能,此外应五四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副刊还应肩负起传播新思潮启迪民智的重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旗帜的感召下,孙伏园创办的《晨报副刊》横扫了充斥副刊的低级趣味,为五四时期盛极一时的四大副刊全面繁荣的盛况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成就了《晨报副刊》在中国报纸副刊史上的卓越地位。  相似文献   

14.
民同时期文艺副刊合订本在五四时期就受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自身的媒介属性.完成了向杂志化、书籍化发展的转变,从而在副刊内容上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而且通过自身的广告宣传,尤其是通过与现代书局的合作并借助其完善的销售网络,进一步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覆盖面和影响范围.基于此,孙伏园在编辑<晨报副镌>和<京报副刊>过程中,始终大力推动副刊合订本的发行与营销,尤其是通过<京报副刊>合订本与北新书局的业务合作,在扩大副刊影响的同时,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范围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副刊的自足性是指它的相对独立自主性,非自足性是指其非独立自主性,无论是和新闻版面相比,还是就广义或狭义的副刊而言,副刊都应做到自足性与非自足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当新闻开始向公共新闻转型时,报纸副刊也开始努力关注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南方周末》的副刊以公共事件为主要内容,从公共角度去认识问题、阐发问题,并进而提升事件的公共意义,起到了塑造人民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的公共意识;对协调公共生活,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缓解矛盾,化解冲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强化校报副刊的宣传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校报副刊所担负的任务,分析了副刊的现状,指出了强化它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前提,论述了增强副刊的艺术性,强化潜移默化式宣传教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璐 《科技信息》2013,(23):168-168
本文阐述了校报的基本功能,探讨了报纸谋体与大文化的关系。探讨办好校报、传承文化的方向和途径:发挥校报的奥论引导作用,端正人们在培养人才中的观念;纠正认识上的片面性,坚持报纸的本质特性;增强报纸塑造灵魂的功能,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服务;创新版面栏目,丰富报纸文化的内涵;增强校报的传承功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的发掘与传播对于增强区域向心力、核心城市凝聚力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地方报纸副刊以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地方文化为背景,夯实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打造核心竞争力。将大众传播与区域特征进行有效结合,就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扩大传播效果,能很好地形成一种共赢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闻文学是以当前发生的新闻事实为由头和题材,用文学创作手法创作出来,通过新闻媒体及时传播的、具有一定导向性和大众阅读品味的文学作品。新闻文学是基于报纸副刊的诞生而诞生,又随着新型副刊的出现而发展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相互借鉴,产生新型的“副刊”形态,新闻文学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使新闻文学呈现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