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农业部门、不同的农作物、同一农作物的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于气候条件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农业生产的许多特点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也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农作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同样也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通过农业气候调查,明确各地的气侯特点、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便可为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提供气候的科学依据。本文是贵州农业地理调查队毕节分队一九七五年五至十一月在毕节地区开展农业地理  相似文献   

2.
EPIC农作物生长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侵蚀土地生产力影响评估模型(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 EPIC)是美国农业部研制的水土资源管理和作物生产力评价模型.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EPIC模型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在农田、区域以及全球等不同尺度上的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EPIC模型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模拟精度、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业旱灾风险研究等领域的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通过研究诸多作物限制因子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关系,已经很好地改善了EPIC模型的模拟精度,但突发性的环境变化对模拟精度的影响程度还不清楚;气象因子对作物影响的敏感性研究已较为完善,而气候的阶段性转折和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农业旱灾风险的研究主要是从灌溉制度上对农作物需水的数量和时间进行控制管理,运用EPIC模型从灾害系统的角度研究农业旱灾风险还比较少.根据EPIC模型应用研究的现状,以及国内进行EPIC模型研究的良好数据平台,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可能导致的气候渐变和突变的背景下,提出IPIC模型在以下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发展前景:1)气候极端事件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2)气候渐变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降尺度后的未来气候情景与EPIC模型的结合应用研究;4)恢复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曲线,减轻农业旱灾风险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将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气候变暖影响农作物生长、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CO2旅度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年平均气温升高,积温升高,农作物的耕种区域和产量将发生变化,加之生产成本的提高,粮食产量受到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农业部门、不同的农作物、同一农作物的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于气候条件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农业生产的许多特点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也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农作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同样也受气候条件的影啊。通过农业气候调查,明确各地的气候特点、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便可为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提供气候的科学依据。本文是贵州农业地理调查队毕节分队一九七五年五至十一月在毕节地区开展农业地理调查工作期间,作者等向地、县、区、社、队的同志及广大贫下中农学习和访问,并在整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他对农作物生产、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现如今,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快,国内气候也随之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例如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南方干旱、北方高温暴雨等,都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农作物的大量减产甚至绝产。本文将分析气候变化的新现象,对如何调整农作物生产,提出自己的对策,做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区域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实践表明,气候的变化对农作物的产量有很大影响,该文采用贝尔产量模式思路的方法,深入要研究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因子的变化对不同的区域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农业气象灾害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抑制作用或破坏作用,并造成一定农业损失的天气(或气候),对农作物的生育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四平市1951—2010年农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农业气象灾害分析研究得出,四平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低温冷害、霜冻害、干旱和暴雨烘涝、大风、冰雹等,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抑制或破坏作用及生育和产量产生的影响.结论给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合理化建议,为提高我市的粮食产量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惊呼气候出现了异常,全球很多地方80年代以来气温增高,而亚、美、非各大洲又大范围降水减少,干旱严重,农作物减产。我们所处的海滦河流域亦出现了类似现象。本文正是针对这些情况,对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采用离散过程神经元网络建立农作物产量基于种子、土壤、施肥、气候等影响因素下的预测模型,使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对权值进行分层修订,并通过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得出此模型泛化能力较强,可以应用于其它经纬度,其它农作物生长参数的预测中,是一种全新的动态预测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德国农作物专家经过多年的试验证明,气候变暖及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将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通常农作物的产量会增加,但质量会下降。 进行这项试验的是位于布伦瑞克的德国联邦农、林、渔业研究所,专家在试验田里搭起多个直径20米的塑料棚,并向棚里的农作物输入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1.
气候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光、热、水是农作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光能资源、热量资源和降水资源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市气候资源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与布避提供了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媛  方修琦  田青  云雅如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2):1645-1650
根据黑龙江省1986—2000年的气象和农业数据,以水稻为例,估算气候变暖及适应行为对农作物总产增产量的贡献,结果显示气候变暖对农作物总产量的实际影响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问题,人类适应行为强烈影响着气候变暖的实际结果,种植面积的调整与技术的进步可以加倍扩大气候变暖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最显著的地区在原属冷凉次适宜区的三江平原地区,粗略估计黑龙江省水稻总产增产量中有大约29%—57%的份额是由于气候变暖及面积扩展行为影响的,其中在原水稻不适宜区和冷凉次适宜区这种贡献率可以分别达到64%—88%和37%—71%.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护林气候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近几十年来防护林的气候效应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防护林具有改善小气候的功能,可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从而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与小气候相比,防护林对区域性气候影响较小,但可显降低风速和沙尘暴发生频率。笔还对防护林气候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强调在该地区应因地制宜、适度地营造各种形式的防护林,集约经营、提高林分质量,以充分发挥其防护、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SPSS软件在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农作物水分生产率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是可控的,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以临泽绿洲主要农作物玉米生产为例,运用SPSS软件对玉米水分生产率影响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水分生产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地膜使用量、化肥施用量、生产用种子、劳动力投入、农药施用量5个可控因素;≥10℃积温、生长期降水量2个不可控因素.说明在干旱区绿洲水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合理高效配置农业生产过程中可控因素的投入,是提高农作物水分生产率的主要对策.同时农作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来保证,改善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环境特征,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研究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生理特性的影响,对于保护高原自然生态系统有着积极的意义.分析了气候变暖对植物光合作用、生物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对全球气候变化下高山植物生理特性的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于气候地貌学的研究还是一项新课题,有待广大地理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促进这门学科的发展。本文仅就气候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气候地貌的地带性分异规律;我国气候地貌分区;国外气候地貌研究等问题作一扼要叙述。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中国气候变化特点及气候变化对人口直接或间接的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传播性疾病的发病率和影响范围变动,气温变动对非传播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对儿童、老年等脆弱人群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影响环境和农作物产量对人口健康产生的间接影响。随着气温升高,传播性疾病发病率提高,影响的空间和时间范围扩大。热浪或寒潮都会增加不同类型非传播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带来负面影响。儿童、老年及其他体弱的人,面对气候变化,承受力弱,容易产生负面健康效应。气候变暖对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从而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农作物产量在气候变化时期波动性大,需要注意其对人体营养摄入的影响。最后提出本领域中未来应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包括在研究方向方面,研究除疾病外的其他健康的影响、不同社会经济层次的研究对象、城市化带来的影响等,在研究方法方面,建议加强实证研究、交叉学科建设、加强对干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水分在农田生态环境众多的因素当中,对于作物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参与到气候、地质以及生物等各个方面的活动当中。为此,在农田生态环境当中,水是一种极具动力作用的"基因",决定着农田的质量。为了使农作物的客观环境更加的符合实际的需求,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农田的水分进行调节,科学合理的灌溉农作物。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农田灌溉的经济指标,接着分析计算了农田灌溉的投入产出,从而为实际当中农田的灌溉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芜湖市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计算了芜湖市气候生产潜力和主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并与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和主要作物实际单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只相当于气候生产潜力的47%-70%,主要作物实际单产只相当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31%-62%,说明芜湖市农作物增产潜力很大;建议对种植制度进行优化调整,在土肥、育种等环节上加以改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试图通过对太阳周期性变化影响下的各类气候事件、小冰期、冰期——间冰期周期性气候脉动规律的均衡趋势及全球气温均衡规律的研究,揭示全球变暖对于全球繁荣的积极意义,以及全球变冷对于造成全球萧条及更加严重的人类文明终结的事实.而文章试图阐述全球变冷的消极意义对于全球的危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