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虚拟和增强现实VR/AR技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带动其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应用。将VR/AR技术和高职《压铸模设计》课程实现有效结合,可呈现更加高效、真实课堂教学。对此,为了不断提升高职机制类课程的教育质量,本文基于高职《压铸模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VR/AR技术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意义,最后提出了该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实践,对VR/AR在高职其他机制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VR/AR技术创建的立体课堂能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学习体验,所以被职业学校关注.同时,结合STEAM教育,构建基于VR/AR技术的职业学校STEAM课程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STEAM教育的内涵和教学应用及VR/AR技术的作用;阐释基于VR/AR技术的职业学校STEAM课程体系的目标及实践课程结构;进行课程结构设计并整合;构建具体的课程体系;给出主题式教学组织形式;并梳理出优质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原则;最后探讨了课程体系的教学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VR/AR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从显示技术的角度阐述了目前主流VR/AR产品使用的技术方案,并比较了双目视觉、光场显示和全息显示3种VR/AR方案的优缺点。针对当前VR/AR主流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息光学技术在VR/AR产品中的优势和在产业中的作用,特别是,归纳了全息光学技术在近眼显示领域的进展及其对VR/AR产业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全息光学和VR/AR产业在结合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基于全息光学的VR/AR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基于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构想、VR/AR技术在思政课程及其他各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力求探索出促进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VR/AR系统,提高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和综合展示能力。VR/AR开发引擎基于Unity3D游戏引擎。VR搭载平台基于720云、Steam VR、Pico VR和微信公众平台等,AR搭载平台基于Vuforia平台、Andriod移动端和IOS移动端。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利用Unity 3D开发平台、3ds MAX、UV模型制作软件以及C#交互编程工具,开发了能够在手机终端和PC终端使用的适用于线上教学的工程图学虚拟现实交互模型平台.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底层设计、功能及技术开发方案、内容设计以及平台的管理策略.该平台可充分发挥VR和AR技术各自的优势,有利于克服工程图学课程线上教学在模型展示与交互方面的障碍,为工程图学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VR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述入手,简要探讨了图像核心的VR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旨在为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技术是一种改变大众生活方式的新兴科学技术,对大众文化领域将能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VR/AR在文化旅游与影视领域的支撑技术及其演进、融合中的应用创新,研究其发展及对传媒文化产业的影响,探讨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物联网、智慧城市、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区块链技术、语音识别、人工智能、数字汇流是大数据未来应用的七大发展方向。大数据不仅意味着海量、多样、迅捷的数据处理,更是一种颠覆的思维方式、一项智能的基础设施、一场创新的技术变革。物联网、智慧城市、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区块链技术、语音识别、人工智能、数字汇流是大数据未来应用的七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VR技术是利用电脑强大算力,以二进制创建虚拟仿真系统,让人意识进入其中,从而实现模拟现实的目的。目前VR技术在数字媒体系统中应用,主要解决将二维动态信息转换为三维信息,并在此过程中为用户提供加强感官体验,使用户有极强的沉浸感。目前VR技术结合了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本文主要对计算机VR技术介绍,并阐述了数字媒体系统发展现状,针对VR技术对数字媒体系统的影响,阐明了两者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VR)技术的元年,随后的2017年VR产业步入了一个投资理性期,如今的2018年,虚拟/增强现实(VR/AR)技术与产业继续前行,在三维显示等关键技术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相似文献   

11.
帅莎莎 《科技资讯》2023,(20):230-23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出版逐渐成为出版界的新潮流。新媒体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传播媒介,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设备、人工智能、VR/AR等多种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给图书出版带来了诸多影响和挑战。该文将对新媒体出版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并探索其在未来数字化出版领域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同时,该文也将对新媒体出版模式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实现新媒体与数字化出版紧密结合,拓宽图书出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下一个大型计算机平台高盛发布一份长达58页的报告,详细讨论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产业的未来发展状况。高盛认为VR和AR拥有巨大的潜能,它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大型计算平台,不论是VR还是AR都有能力发展成年营收数百亿美元的产业,它可能会像电脑的出现一样影响深远。规模达到1100亿美元如果高盛预测准确,2025年时VR和AR市场将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数字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与数字图书馆可以说是相当好的搭档,二者的结合,将会对文化、教育、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力量。该文以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相关技术的优势、实例应用,探讨基于AR、VR技术的数字图书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数字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日趋频繁,需要有效的管理.文章研究了基于Web数字媒体资源库系统的实现方法,对资源库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实现框架等作了较详尽的介绍.该系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类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人工智能技术拥有很大的前景,基于游戏本身便是一个虚拟世界,人工智能技术有望成为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一座新桥梁。谈到游戏产业里的前沿科技应用,让我们较先想到的是前几年如火如荼的VR和AR技术,然而VR和AR给游戏产业带来的影响力并不如预计那样,仿佛下了一阵狂风暴雨之后,便雨后初晴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很多本科院校都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涌现了很多新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该将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作为重点,合理规划课程建设,明确教学计划,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提升。该文主要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点,探讨了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由教百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组成的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大赛分为软件应用与开发、微课件、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数字媒体设计类专业组、数字媒体类中华传统  相似文献   

18.
正提及VR和电商,前阵子网上所传的阿里巴巴BUY+视频赚足了眼球。现如今,VR购物不是只有阿里,京东也要来分一杯羹了。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在电商领域,阿里稳坐了市场老大的宝座,但是,VR时代的到来,京东似乎看到了新的机会。近日,京东与IDG共同发布了VR/AR市场分析报告,报告称VR市场发展迅速,有望在Q4迎来爆发。目前VR头显设备单季度销量超过百万台,其中手机盒子在数量上引领市场。京东宣布,未来三年内将与暴风魔镜达成采购合作,将销售1500万台VR头显;另外,京东还与NVIDIA达成采购合作,三年内将销售1800万片VR显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AR与VR设备成为创新创业领域崭新的风向标,不仅引创业者趋之若鹜,而且令行业巨头竞相布局.从谷歌为Android系统制定VR手机标准,到联想高歌猛进急推AR智能机,相关移动设备的大规模商用已提上日程,成为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2016年5月19日,谷歌公司在一年一度的I/O大会上高调押注VR(虚拟现实技术)产业,意图通过Daydream虚拟现实平台,统一Android系统的VR手机标准.消息一出,三星、HTC、LG、小米、中兴、华硕等手机厂商迅速作出反应,华为更明确表示将于秋季推出支持Daydream的智能手机.  相似文献   

20.
公安技术学专业学员的培养重在实战化,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学实战化难以全面实现。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提高教学环境的真实性,就成为了解决教学实战化问题的关键。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是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两者都是以提高使用者"感知性、交互性"加深体验感为目标,如果在公安专业学员培养中引入这种技术,将能使教学环境无限贴近实战,使操作性与情景性相结合,交互性与智能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加深学生现实体验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该文通过对VR与AR技术的分析,确定了3种提高学员实战能力的方法,并讨论了其所能达到的效果,为学员实战化水平的提高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