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建设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则是整个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地方高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进而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改善,推动高校办学层次和水准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孙福成 《科技信息》2007,(32):196-197
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重视身体教育、忽略人文教育"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解决。根据这一现状,提出新时期构建"健康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将人文教育融入课堂体育教学,从而使教学过程更人性,使教学效果得到升华,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新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要构建学科类与术科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形成必修课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框架,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消费社会,理工科类大学生直线式的精确科学思维遮蔽了人文教育中心灵与精神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认为加强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教育要以综合审视的视角构建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要加强融合,构建网络式人文教育空间;同时也要构建一支优秀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5.
结合高校《大学语文》开设现状,反思《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的性质、内容与教法,主张《大学语文》应该重在引导,激发学生母语学习和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意识;内容上,要注意从文化的层面,通过文辞优美的作品,讨论大学生比较关心的精神文化问题,引导大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并提出整合中文类人文素养选修课,使之形成较为合理的序列,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学语文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切合大学生实际和时代需要的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立足"中国梦"构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有利于明确文理协同的目的指向、实现文化化人的价值诉求、确立高校人文教育的战略地位、推进全面教育的精心组织。同时,也应看到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目标机制、管理机制、课程开发机制、教育活动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协同构建,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交互开放是MOOC的核心理念,运用MOOC思维改革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相对传统教学,MOOC教学一方面具有适应个性教学、改善师生关系、拓宽学习范围、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教学民主、紧跟时代前沿等创新特质和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又存在情感交融不深、学习持续不良、制度回应机制欠缺等不足。基于MOOC思维的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改革,应探索发挥传统教学和MOOC教学双重优势,构建基于MOOC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人文素质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隐性课程在高职文化课程体系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高职文化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职文化课程的作用途径一致,并起着补充作用.隐性课程在文化课程体系构建中应着重于四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校园环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二是显性课堂与隐性课程的结合;三是教师隐性文化素质与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结合;四是校园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建设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从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目标及必要性入手,首先阐述了高校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学生对健康概念和健康重要性认识不足,健康教育模式老化导致效果欠佳,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及教材内容尚未统一等。进而提出高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以及高校更好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措施与保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互动研究与实践,构建适应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高校物理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处于学科转型期的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课程体系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生科学化课程体系的原则性构架:明确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的原则;强调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体现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凸显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旨在为加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该学科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婷婷 《科技信息》2010,(8):184-185
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通过高校课程结构来实现,因此,研究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本文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现状分析着手,探索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职院校在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文教育,导致学生人文素养不高、人文社科知识匮乏,影响了学生整体发展。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们应转变观念,确立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地位,完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加大人文社科研究力度,努力提高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互动研究与实践,构建适应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高校物理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艳  赵新利  韩金芬  谭军 《科技信息》2013,(25):177-177,221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医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评价标准过于死板、整合性较低以及课程实施形式过于单调等等,这些问题对我国高校培养医学人才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在后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观下,课程评价主要以人文性、开放性、多元性、动态性以及构建性为主,从后现代教育理念与其课程评价理念中进行优势借鉴,我国高校医学过程评价也应当坚持人本性、多元性、开放性以及主体性的基本原则。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系统性的建立以导向为主的评价指标,并拓宽评估数据采集的范围与深度,动态、开放的进行课程评价,以对我国高校医学课程的构建起到引导、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探讨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由科学教学理论课程模块、科学教学技能课程模块、科学教学实践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提出了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实验教学研究、科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训练及科学教学实践等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构架.  相似文献   

17.
刘玲玉 《科技信息》2013,(10):24-24
本文通过解读通识教育内涵,指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只从课程层面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仍然保留了严重的工具化倾向,并未彰显其课程应具备的人文性;提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人文性的核心在于文化价值观教育,试图探讨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机构建。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国学教育热折射出以国学教育为手段,提升大学生爱国情感、民族意识认同感、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的价值诉求与期许,但高校国学教育在实践中遭遇了诸多挑战。提升高校国学教育的有效性要从国学及国学教育的本体论问题入手,明确国学及国学教育的多维涵义,构建以培养国学精神为核心、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技能类知识、注重大学生"知情意行"系统改变的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在技术路径层面上,针对国学学位专业教育与通识性国学课程教育两类方式,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学位、学分、课程、教学管理等系列制度,实现高校国学教育纵向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学段、高等教育不同学习层次之间教学方式与学习经验的有序衔接,以及横向上校内学习资源、社会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独立学院自2003年以来,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课程体系大都沿用母体高校的模式。但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一致,而且母体高校的课程模式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独立学院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旨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提出构建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的基本方向,以期构建出与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为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顺利开展和深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产品专业基础表达类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标,通过整合系列课程的人文素质基因,提出手绘基础课程训练目标,为透析产品结构、实现沟通表达,同时导入器具史等相关人文史料,借助成果转化平台,实现多专业、多课程之间的沟通与关联,以此推动课程体系的协同构建,优化创建独具特色的设计类专业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