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服装史,诸多的经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构成艺术都会影响到当时的服装风格,服装与很多艺术流派存在着割舍不断的映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艺术都会在服装中有所体现,甚至服装本身也成为该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盛行于17、18世纪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对当时的服装风格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男装华丽繁琐的装饰、女装膨大夸张的造型等不同方面分析了当时的装饰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台湾原住民中的排湾族服饰最为华丽,最具有原住民服饰的主要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对其服饰的装饰特征进行研究,梳理出服饰款式和色彩的特征,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新的创新、创造意识,提升服饰的视觉审美风格和艺术品味,提高服装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并且能够传承与延续传统装饰技法与文化。通过研究台湾原住民中排湾族的服饰形态,从款式装饰、色彩装饰、材料装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排湾族服装的装饰手法,阐述装饰手法在服装设计中运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景德镇民窑青花以其色泽莹澈明净,画风朴素淳厚,豪放自由的装饰风格向世人昭示着它的独特魅力和风采。它的装饰风格已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如服装、室外装饰等。探究它的装饰特色,对推动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厦门近代建筑中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实地调查和范例分析发现,装饰艺术派作为20世纪20—30年代世界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建筑风格,对厦门近代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厦门相当一部分的近代建筑在建筑立面构成方式与建筑装饰上,呈现出鲜明的装饰艺术派色彩。同时,厦门近代建筑又紧密结合了当地原有的闽南传统风格、欧洲古典主义、南洋殖民地等风格和工匠传统,在建筑元素上出现了地域化、时代化、符号化的变体,呈现出多重折衷主义的特征,成为装饰艺术派风格发展过程中地域化的一个重要样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军服风格服装发展的过程以及军服风格服装流行的原因,然后从艺术的普遍性,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规律及艺术接受的基本准则入手探讨了军服风格服装的艺术性,指出了军服风格服装从形式上功能上还是艺术审美上对现代服装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装饰艺术也随之不断地发展,经过数百年数千年的漫长时光,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影响下,装饰文化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风格和面貌上各有不同。结合当代审美观念和传承传统的审美让如今的装饰艺术文化蓬勃发展,而在装饰艺术文化中,传承传统的装饰艺术文化是极其重要的。该文主要从基于当代审美的建筑装饰艺术文化中对装饰色彩、纹样、雕刻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现代服装的本义出发,对服装这一艺术与产品相结合的事物展开讨论。结合消费市场对它的要求,以及本人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目前国内服装厂家尤其是内资厂家在推出服装时的盲目性,提出设计师在振兴服装业的过程中,其作为不仅仅是形成表现自我的设计风格,更要注意形成表现消费者的风格设计。如在观念上能有这一转变,将对改变服装市场单一风格面貌和服装厂家盲目生产的被动局面产生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装饰艺术始终是和平面、服装、产品、室内设计等相伴发展的,它们之间互相依存.所有的设计需要装饰,但是,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削减基础课程,装饰艺术的相关基础课程几乎都被调整得所剩无几了,同时,学生也普遍无兴趣.重视装饰艺术相关课程,可在教学中做一些举措,促进装饰艺术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服装设计中装饰部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装饰分为平面装饰和立体装饰两种。不同的装饰带给服装不同的效果。本文从立体装饰的不同手法入手,阐述了不同的装饰手段对突出服装风格、丰富面料材质、强化服装设计中的视觉聚焦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立体装饰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的研究,更深刻的了解到立体装饰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装饰图案艺术中的传统与现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中国传统图案知之甚少,对国外现代艺术不能理解吸取的问题,探讨图案艺术的传统性与现代性.论述了中国传统装饰图案造型手法与西方现代艺术表现方法的共同点及差异性.文中认为:艺术设计中的图案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图案装饰风格、造型规律的认识,以及装饰思想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修养;同时还应该使学生了解西方现代艺术造型的方法与思想本原.通过对中西图案造型及思想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古今在造型上的相通之处,这样就不会食古不化,也不会崇洋媚外,从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的服装设计过程中比较频繁地运用装饰工艺对服装进行点缀润色,从而让服装具备美观、个性化等特点。利用富有民族色彩的装饰手法或特殊的元素点缀对服装风格进行精心创制,在服装市场中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本文通过介绍多种服装装饰方式与手法,阐述当前服装设计过程中主要的运用规则,并进行前沿性服装装手饰、手法的相关探讨,以促进服装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在一般的服装设计过程中比较频繁地运用装饰工艺对服装进行点缀润色,从而让服装具备美观、个性化等特点。利用富有民族色彩的装饰手法或特殊的元素点缀对服装风格进行精心创制,在服装市场中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本文通过介绍多种服装装饰方式与手法,阐述当前服装设计过程中主要的运用规则,并进行前沿性服装装手饰、手法的相关探讨,以促进服装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3.
万莉  侯锐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223-223
音乐是服装表演组织者用来为观众烘托表演气氛的必备有声工具。由于服装具有时尚性与流行性等特点。以往的音乐形式往往是节奏单一的,喧闹的现代流行音乐。这种音乐形式不免容易使服装流于俗套。服装本身的艺术感和设计感容易受音乐的影响而被忽略。如果在符合服装风格的情况下使用古典音乐则会大大加强服装风格的整体艺术品味,并有利于编导者进行更具风格的表演编排。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挖掘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效果,结合秦腔戏曲演出剧目,从秦腔戏曲服装的图案装饰、造型装饰、刺绣装饰、工艺性装饰以及特殊装饰等5个方面对秦腔戏曲服装装饰的展现形式及审美效果进行逐层分析,探索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表现效果.得出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其在艺术审美方面也体现得非常独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墙体彩绘这种新艺术形式的分析,发现体彩绘丰富的图案、色彩与室内空间、功能、风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发挥着其他装饰手段难以比拟的作用,它用新的艺术语汇来反映人类的人文风格。在现代装修中的墙体彩绘其主要职能就是装饰——作为整个建筑装饰风格的一个组成元素,体彩绘有着独特的形式和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极大地丰富了装饰设计的创作语言与表现形式。这种独特艺术风格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发展,国内装饰风格呈现多元化趋势。针对目前国内装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只有借鉴国外先进的装饰设计方法和技术,正确继承传统建筑装饰风格,找准它与现代设计相通之处,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现代特色的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17.
宋琼 《科技咨询导报》2009,(30):240-240
文章通过对传统民居建筑室内空间装饰元素的调查分析,论述隐含在民居建筑中传统符号的文化价值,为装饰从业人员更好的把握传统设计风格精髓提出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风(Chinoiserie)是指一种追求中国情调的西方图案或装饰风格,在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都有应用。在纺织·服装领域,中国风主要表现于纺织品纹样和服装款式、色彩的设计。中国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风格,它是从属于欧洲巴洛克(Baroque)和罗可可(Rococo)的一种艺术风格,有其特定的内涵。这种风格,反映了欧洲人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和对中国风土人情的想像,又掺杂了西方传统的审美情趣。中国古代染织文化对欧洲产生过很大影响;具有中国情调或中国风的欧洲纺织品的出现,可以上溯到较早的历史阶段;中国风这一称谓的使用则较迟,一般认为始于十八世纪的法国。十九世纪以后,西方服装开始较多地在面料、图案、款式和色彩方面吸收和模仿中国。本世纪出现了以中国风命名的高级时装系列。关于这种风格,国内介绍很少,国外研究也不多。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此加以探讨,把欧洲纺织品的中国风纹样分成三种类型进行美学分析,并将桑洛朗(Yves Saint Laurent)的作品作为中国风服装的一个实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吉州窑陶瓷装饰艺术集我国南北名窑之大成,又将民间艺术引入制瓷工艺,充分利用窑交技术,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它独创的釉下彩绘,开辟了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崭新天地;它的剪纸贴花和木叶纹饰,首创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民间风格;它将传统人文图样注入瓷艺,强化了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吉州窑陶瓷装饰艺术为中国瓷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气韵是描述审美和艺术形态的最精确、最深刻的范畴。气韵是力与美的组合而呈现出的一种审美形态和艺术风貌。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设计作品都不仅仅是表达普遍的审美,更重要的是用主观的意趣和韵味来表达真实的客体,服装设计也是如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气韵"这一概念的分析,以及气韵的消长在服装风格中的表现及运用,进一步揭示服装本身的气韵之美,以增强人们对服装内在意蕴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