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计算机专业需要与技术前沿紧密衔接,同时需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阐述了目前较为常用的现代化教学装备及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微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以探讨"互联网+"时代办好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和信息行业快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优秀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因此,构建完善的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方法成为必须实现的目标。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的定义,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的影响,重点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调整、学生自主努力等等方面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改革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优化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一定调整以及合理的变革,如此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方面,要遵循"引入-基础-专业-实践"的原则,结合地方特色、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专业技能过硬,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文章就以大数据为视角,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几点讨论。  相似文献   

4.
费玉芝 《科技信息》2010,(27):290-290
本文从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出发,对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注重职业特征,以期提高学生的专业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用人单位对既懂专业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相继开设了一些计算机课程,以提高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求。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时往往显得知识单一,基本技能欠缺。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应从教学和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入手,改变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方法,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为培养出符合大数据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能力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培养方法。从专业知识能力、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出发,采用熵权法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数据下各单位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尤其看重。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开展应用型实践、设计型实训、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融合工程教育理念、创新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实行教育主体向学生转移,实现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培养大数据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就业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新技术不断涌现,各行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和信息素养要求已然发生深刻变化,信息管理专业作为信息、计算机和管理相结合的专业,如何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征进行创新性的实践教学,培养出既有理论高度,又能理论指导实践的数据分析与管理人才,成为传统信息管理专业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纪健恒  周芳 《科技信息》2007,(1):179-179
近几年来,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增长,加大了时软件人才的需求,也促进了职业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相当一部分是造就软件工程师的,因此如何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师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也缓解了国内对软件人才紧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姚一红 《科技信息》2010,(13):252-252,234
计算机英语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在职业院校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个难点,目前很多学校在专业英语上重视不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存在很大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将专业英语的学习贯穿到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不同领域和不同行都在进行着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就我们从事计算机教学来说,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行调整和变化,培养人才的方向也从原来的让市场去适应变化为现在的结合市场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这样的一个调整也要求我们在专业选取上、以及专业课程选择上去探究和摸索。如今社会上各行各业和计算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职毕业生一般都在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知识也格外重要。因此,作为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所以,计算机教学改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目标,针对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传统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更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大数据思维为导向完善教学内容,以丰富教育资源为重点构建教学平台,以用活教学方式为核心改进教学环节,以构建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为抓手严格考核考评,可以有效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马迪  孙佳 《科技资讯》2023,(4):195-198
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随着大数据对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逐渐加深,大数据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各大职业院校也相继开设大数据专业,培养相关人才。通过“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该文以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为切入点,推进“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改革,将大数据相关岗位、比赛以及“1+X”证书融入教学课程中,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大数据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已逐步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互联网十大紧缺人才岗位中有一半以上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当今高校特别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如何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更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是一个紧迫的任务.云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通过分析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毕业生的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程序设计水平,进行了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了以人工智能及编程能力为核心的的教学改革思路,并进行了实践,本文对这一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外语类学生的特点,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调整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出既精通外语又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现行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下,毕业前的校外实习是各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强化理论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学的外延。校外实习对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与社会发展需相适应要所具有的能力、水平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校外专业实习的意义入手,讨论目前实习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讨行之有效的学生校外实习管理管理方式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研发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人才成为21世纪信息时代的主力人物。职业院校是培养社会性人才的地方,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际操作运用的能力,培养其科学创新的精神品质,为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红兵  胡爱珍 《科技信息》2010,(22):177-177
本文以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对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应用为主旨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陈辉彬 《科技信息》2013,(13):261-261,241
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面对高职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偏低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数控技术人才是职业院校数控专业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数控技能竞赛参赛学生的表现,得出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课程知识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提出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当今社会中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而言,要想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提高专业人才的质量,最基础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在当前课程体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相关内容,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和应用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该文将就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