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洗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热源、微生物及有害物质的关键措施,其优点是能降低物体上的生物负荷,而达到灭菌时无菌保障水平(SAL)10-6[1]。清洗为消毒清除障碍,是医疗用品再处理的必要过程,如果清洗不彻底,将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染源。通过对我院可再生使用医疗器械清洗过程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积极找出对策,提高了清洗质量,保证了消毒灭菌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类药品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有机溶剂,最终产品也因此会残留这些溶剂,残留量的多少会直接对产品的质量及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就至关重要。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在《中国药典》中没有明确的检测方法。我公司同时生产舒巴坦酸、他唑巴坦、托西酸舒他西林、舒他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舒巴坦匹酯等这些产品,产品中残留溶剂检测方法的不一致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为整合检验方法使其共用一个方法检测,特制定了本验证方案,进行了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血液制品生产中切向流超滤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的有效性,选用血液制品行业超滤膜常用的清洗剂溶液对超滤系统清洗消毒,采用不同的清洗参数对模拟实际生产使用中的超滤系统进行清洗,对不同清洗参数清洗超滤系统的清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确认清洗方法的有效性,进而对清洗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使用0.9%Na Cl清洗超滤系统,结合0.5 mol/L Na OH和0.1 mol/L Na OH溶液对聚醚砜材质的超滤膜进行清洗能有效控制超滤系统的微生物,去除蛋白残留,使超滤系统水通量恢复较为恒定,且长期使用对膜堆的完整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小到影响治疗的效果,大到影响生命安全。对医疗器械产品的监督管理,不仅仅是单个产品的监管,很多医疗器械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是单独使用的,要做到真正的监督管理,就应该模拟临床实际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张瑞 《山西科技》2015,(2):158-159
清水池是贮存水厂中净化后的净水,以调节水厂产水量和供水量之间的差额,并为满足加氯充分接触时间而设置的构筑物。清水池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池壁及池底会淤积泥沙、污垢,影响供水水质,而且也会对机泵和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每隔1~2年进行一次清洗消毒。详细介绍了清水池清洗的过程及技术重点。  相似文献   

6.
纸包食品:为了让纸变"白",许多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使用漂白剂,而漂白剂在与食品接触后,会引起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极易对食品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7.
吴广龙 《科技资讯》2014,(30):49-49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使用到塑料制品,而这种塑料制品一般都是采取注射成型的方式所生产出来。汽车注塑件在成型、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各种缺陷,进而对汽车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汽车中的塑料件是采取注塑成型的,而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缺陷,进而影响汽车生产的质量。因此,加强对汽车注塑件缺陷的分析,且提出有效的处理方式,是极为有必要的。基于此,文章将对汽车注塑件中常见的缺陷加以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河北省各医院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调查情况.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北省41家医院的消化内镜消毒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结果:本次发放调查问卷41分,收回41份,回收率100%.所有内镜中心都已制定消毒流程图,其中48.1%的医院配有专门内镜清洗消毒人员;能进行全面防护的医护人员只有23.9%;检查前主动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筛查的医院占94.8%;在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使用多酶洗剂的医院占90.4%,使用化学消毒剂的占97.4%,消毒时间达到要求的占85.6%.消毒结束后内镜孔道使用无菌水冲洗占比28.5%,内镜使用完毕后注入内镜孔道乙醇占19.8%,医院配有自动清洗消毒机占9.5%,设有单独消毒室,并安装有空气净化装置的占76.5%,具有成熟内镜质量消毒监督管理体系的医院占95.6%.结论:河北省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已规范化、普遍使用高效消毒剂,内镜清洗消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茶叶在种植过程中,往往要施用农药和化肥,加之空气、公路上污染的扩散,一些有害物质便会逐渐残留在茶叶内,影响质量。采用传统方法加工时,这些有害物质未被除去,并随着浸泡过程溶于茶水,导致口感变差,长期饮用还会损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专利文摘     
瓜果蔬菜残留农药消毒清洗剂 一种瓜果蔬菜残留农药消毒清洗剂,属于人体、动植物体或局部的保存,杀生物制剂领域,用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钠、氯化钠、碳酸钠、乙醇、丙三醇、热纯水按比例工艺生产完成,使用时将瓜果蔬菜用清水浸湿,将该剂洒在瓜果蔬菜表面,约  相似文献   

11.
时下,一些瘦肉精、毒大米、注水肉、果蔬农药残留等使人“谈吃色变”。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列为当今继人口、资源、环境之后的第四大社会问题。近几年,我国食品领域在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环节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农药、兽药、化肥、激素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加上农业及农村环境污染加剧,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附着、沉淀于农产品中,造成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在加工储运过程中,大量防腐剂、保鲜剂、添加剂等药物的不当使用,加剧了产品的有毒有害性;在流通销售过程中,不法企业和商贩在产品上再做手脚,推销有毒有害及过期变质食品,从而使产品始终存在乃至不断加剧其有毒有害性。加入世贸组织半年以来,农产品出口的风波一个接着一个。从茶叶到蜂蜜,从冻鸡到白兰花,一项项中国的拳头产品遭到进口国拒收。在关税壁垒逐步取消后,绿色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最大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残留与污染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本文在综述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残留与污染的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动物源性医疗器械可能含有来自宿主细胞的DNA,这些残留DNA可能将其编码的癌基因、感染性成分传递给使用者,从而导致肿瘤或感染的危险。基于风险分析的安全性研究是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础,其中残留DNA表征是动物源性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对产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动物源性材料中残留DNA的表征和潜在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将推动产品工艺优化,使残留DNA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助力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  相似文献   

14.
在液压产品零部件加工、周转、运输等环节中,产生或带来的各种污物,其中以残留铁屑、干结研磨膏、干结乳化物等固体污物为主,对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影响很大。该文针对液压产品应用,介绍了几种常用清洗方法和清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有的农民为使果蔬丰产增收,往往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在禁用期内旋用高毒农药.这些化肥、农药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在果蔬上,人吃了以后便会导致食物中毒,或在体内积聚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中毒症状.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愈是新鲜的果蔬,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愈浓,对人体的危害就愈大.  相似文献   

16.
涂膜防水材料通常分有机溶剂型、非溶剂型、水乳型三类。有机溶剂型因含苯类有害物质,污染环境,价高等而趋于淘汰。非溶剂型以聚氨酯双组份弹性涂料为主,性能好,但由于双组份在施工中易出现配比错误影响质量,价高,生产有一定毒性等原因,难于推广。最常用的沥  相似文献   

17.
稀土铝酸盐发光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和金属铁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则会出现色泽变暗现象,影响其产品外观及发光亮度.通过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稀土铝酸发光材料与金属铁作用过程和机理进行研究,阐明了其色泽变化的原因,得出铁被氧化,氧化铁因冲蚀磨损掺杂到稀土铝酸盐粉末中导致粉末色泽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保护达·芬奇的传世杰作“蒙娜丽莎”,4个多世纪以来,修复家们屡次为这幅名画涂覆清漆,以致发暗的清漆层几乎有半厘米之厚。专家们曾仔细研究过清除这些清漆的可能性,但又担心使用传统的有机溶剂清洗会造成对这幅名画的损伤。但是修复家们很快将采取一种新的清洗方法,它能从画面上除去发暗和龟裂的清漆层,而无须使用任何有机溶剂。新方法是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  相似文献   

19.
戴传忠 《科技资讯》2009,(36):134-134
随着医学器械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被医护们使用在对患者的使用和治疗上,它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效率和加快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同时也带来了医疗器械在医院中使用和风险的问题,因此,伴随医疗器械出现的风险管理也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以往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重点主要就是对于不良事件的检测方面,但是随着使用领域的扩大和医疗事件的加大,覆盖到对于不良事件的生产.检测、使用以及维修等整体性的分析上,文章试图从加强监管、完善法规以及建立健全管理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有些接触血液和病体内部的医疗用品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消毒不彻底会引起交叉感染。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危险,人们生产了一次性医疗用品。这种用品在严格控制的卫生条件下大规模生产,并经密封包装消毒再出厂。它们在出厂后始终保持灭菌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