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秀双 《科技信息》2011,(14):48-48
突发事件往往是指短时间甚至是瞬间发生,在公众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发生的急剧变动。突发事件的报道是衡量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组织指挥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突发事件的报道会使公众得到大量的信息,有助于谣言的不攻自破,同时突发事件的报道会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形象”一词近年来颇为流行,大到国家形象,小至个人形象,叫得最响的当数“企业形象”,然而,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概念——城市形象,却至今鲜有人注意,自觉导入者更是寥寥,以至城市形象往往处于一种纷乱、模糊的状态,这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中国城市形象难如人意 所谓城市形象,就概念本身言,系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地区的内在综合实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市容市貌、社会风尚、公仆为政、居民素质、社会秩序、服务效能、生活质量、历史文明诸方面,即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个范畴;涉及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前程 《科技资讯》2011,(21):239-23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对城市景观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强。我国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的公共空间领域不断扩展,出现了门类繁多的城市公共建筑、公共场所、街头、公园、广场和小区,公共设施的出现在提供给公众良好的服务的同时也展示着完美的城市形象,丰富着城市细节,让公众能感受城市每一个细节所带来的便捷。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公共环境设施在设计上在缺乏应有的重视,在设计领域也常常被忽视,。环顾现有的这些公共设施,我们会发现它们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得公共设施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也对城市形象造成了污染。如何尽快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引起的公众心理失衡可能会导致公众的负面心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会引起更大范围的群体恐慌和社会动荡.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调控这些负面心理问题也成为危机管理中的一个重点。本文对公共危机中的负面心理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有效地调控公众的心理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危机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城市形象是城市竞争的文化资本,公共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展示场所。东莞制造业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孕育了东莞以民办产业配套类博物馆为主的城市博物馆体系。东莞民办产业配套类博物馆存在忽视公众需求、陈列单元不丰富、各博物馆间联系交流较少、知名度不高等问题。只有开展博物馆集群化运营、重视公众需求,才能使这些博物馆发挥出建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消解东莞城市负面形象、助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办等衍生功能。  相似文献   

6.
城市品牌形象的推广与传播想要取得实际的效果,获得更大影响力,就离不开新媒体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如何优化城市形象的传播路径必须充分考虑多种新媒体布局。因此,如何构建新媒体矩阵将成为城市形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新媒体解读入手,对各种城市建设使用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分类,并给出布局策略。新媒体在城市形象的传播中的话语权不断强化,其平台和形式也在同时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构建城市网站和微博的基础上,开始构建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如选择利用微信公众号为城市形象进行推文等。构建多平台、多维度的媒体矩阵正成为城市形象传播路径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城市形象上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定义、范围、设计、和功能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同时要注意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结合在一起。另外,还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形象的内涵及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形象理论的建构和城市形象管理的研究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而对城市形象的内涵和构成的研究应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城市实力、活力、特色、前景的总体印象或综合评价。构成城市形象的要素主要包括城市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实存两个方面:外在实存具体包括城市标识、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景观、城市市容等要素,内在精神是指由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市民形象等综合而成的一种城市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建设过程中,老城改造往往造成了城市特色丢失,城市形象趋同等问题.本文就桂林市的形象给予一个总体评价,提出城市形象的优劣势认知,并提出了桂林市城市形象设计的几方面意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东莞高校教师队伍构成的变化,不仅是东莞高校审视自身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需要,也是东莞这座城市以战略性发展视域推广城市形象走向国际化的要求。本文首先从国际语言环境对城市形象推广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深入探讨和挖掘东莞高校外教群体与城市形象推广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策略,希望能给东莞城市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在研究东莞国际化城市建设和进一步推广、提升东莞城市对外形象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