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晋后期至南北朝,随着道教的发展进入高潮,道教志怪小说创作亦发展到新的阶段.继葛洪《神仙传》之后,众多真人传记风行一时;受其影响,一批有成就的道教志怪小说如《汉武帝内传》、《十洲记》、《周子良冥通记》等纷纷问世,由此带来了此时期道教志怪小说创作的大丰收.  相似文献   

2.
成秀萍 《镇江高专学报》2000,13(3):26-28,88
魏晋六朝是志怪小说繁荣的时代。除了社会的影响和文体的演变外,志怪小说作家的创作心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作家的潜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志怪小说作家潜意识的存在假象-神道实有,二是志怪小说作家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关于生死、情爱、安全等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3.
六朝时代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初步形成阶段。大量出现的志怪、志人小说,虽然还只是一种“粗陈梗概”的小说雏形,但毕竟为成熟形态的唐传奇的产生与繁荣奠定了基础。那种刻意搜奇志异的写作旨趣,也对中国小说民族特色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此时的小说写作,却还不是一种自觉的文学创作活动——“非有意作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认识则更处在一个非常幼稚的阶段。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六朝志怪、志人小说是史书和文学两种品格兼而有之,甚或文学价值要大大超过史学价值的。但在六朝人那里,却主要是以史的传统观念去衡量、评价小说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被誉为文言短篇小说的扛鼎之作,作为一部"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小说,《聊斋志异》尽管多记花妖狐媚之事,但实际上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情怀。憎赌情怀即是其中之一,《聊斋志异》中对赌徒的描写可谓极尽批判揶揄之能事。蒲松龄对"饮酒"和"赌博"这两种为世俗所厌恶的恶习的不同态度,更凸显其憎赌情怀。蒲松龄憎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赌博本身的巨大危害,又有时代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及小说的最初起源,说法颇多,但就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繁荣,标志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了萌芽状态,观点还是比较具有合理性.其特点为:一方面创作主体渐具规模,小说创作的母题已基本完备,以及艺术特色渐趋成熟;另一方面表现在其对待志怪事件的史传态度,还表现在小说内容中表达的人神关系具有高度客观性,与人类思维的童年阶段相去不远,具有一定幼稚性.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不仅小说的虚构观念开始明确出现,而且方术之士在编撰志怪小说时也开始了有意的虚构。但是,虚构不是作为一个积极的概念问世的,而是在一片批评和谴责声中出现的。虚构作为小说的一种艺术手段在魏晋南北朝并没有得到确立和认同,六朝人反对虚构,崇尚真实。小说记事真实与否,几乎成了评价其成败优劣的唯一标准。此外,关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虚构与真实问题,还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我们难以分清小说的故事何者为虚,何者为实;也难以分清小说是在原初的故事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有了虚构,还是小说家在整理加工时进行了虚构,小说家是进行了无意的虚构还是进行了有意的虚构。  相似文献   

7.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上,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一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一 通常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小说,即指从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分立,经西晋、到南北朝对峙局面结束期间所产生的小说作品。这一时期的小说颇多,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分为侈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文学源头的民歌,从《诗经》、汉乐府发展到南北朝乐府,又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形成了我国民歌史上的第三个春天。南北朝乐府民歌,按照地理区域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它们同属一个时代,可反映出的内容和表现出的风格,却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9.
<正> 《聊斋志异》向来归于志怪笔记一流,这是有道理的。首先,让我们从题材看。一部《聊斋》分成大篇和短制两类,短制多承袭六朝志怪的遗风;大篇则用唐人传奇的手法,赋以志怪的内容,即所谓“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语),故无论大篇和短制,都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把它们列入志怪.其次,从篇章形式看。作者在写作时喜爱采用的笔记的形式,短制固不待说了,就是小说大篇,明明是想象的故事,偶尔也要点出时间、地点和人名(冯镇峦戳穿这内幕,说作者爱作此等摇曳之笔),虚晃一枪,将虚构化作真情,迷惑读者。所以就体裁形式论,更是道地的志怪笔记。志怪若不讲它的涵意,那么志怪本身也就变成了内容,这样,无论怎样铺陈人情,描绘世态,也还是脱离不了志怪。总之,从摄起题材,记叙内容到写作形式,大都无一而非志怪,  相似文献   

10.
《齐谐记》南朝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7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书》同。作者生平不详,一般认为是晋末宋初东阳(今属金华市)人。成书在南朝刘宋初,唐代以后早佚,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等  相似文献   

11.
唐传奇中有许多作品是以神女或者是妖女为对象进行描写的,这种写法源于志怪,奠定了后世文学中神女或者是妖女的世俗化形象。在唐传奇中出现这种现象,有其独特的社会原因和作者的动机。简而言之,就是文人作者们的狎妓之作和对美色财富的意淫。唐传奇中神(妖)女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值得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道教长生思想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在汉代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长生成仙是其核心思想,随着道教的兴起发展,其长生思想必然会在文学中有所体现。魏晋南北朝志怪中长生成仙类小说明显受长生思想的影响,死而复生、精魂不死、异化变形等故事的创作也受长生思想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怪诞是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它的构成因素同时包含了恐怖恶心与滑稽可笑,它的构成原则是反常,带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又恐惧又好笑的混融感觉。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里,许多故事都具有怪诞之美。这种怪诞之美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宋元话本小说的题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怪异题材的明显的偏好。话本小说的创作多取材于一般市民的日常生活,并带有明显的志怪色彩。这一方面沿袭了魏晋以来传奇志怪类小说的风气,另一方面呈现出志怪题材扩大化的趋势。这种志怪扩大化的趋势反映出文学的时代性和文学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5.
志怪小说表面上“张皇鬼神,称道灵异”,其实质是对生死、性爱、安全的关注。而这种内心情感的萌动与渴望,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或根本无法实现的,但它却在神道世界中实现了,神道世界则成为志怪小说潜意识的载体,这才是志怪小说作家认为“神道之不诬”的真实原因。这也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文人创作志怪小说的一种潜藏心态,这是介于教徒“自神其教”与“有意为小说”者之间的一种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6.
牛僧孺的《玄怪录》是唐代小说的一部代表作。牛僧孺在《玄怪录》中写了许多神奇怪异的故事,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怪物与怪事里,作者以怪物模人事,以怪事寓人情,体现了志怪小说人情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微观的个案考察 ,结合小说的历史发展规律 ,对六朝志怪的小说质性从内容到形式四个方面加以论证 ,认为六朝志怪中已然出现真正的文学意义上的小说。并认为那种一刀切式、以历史分期为小说硬性分期的做法 ,有突变论之嫌 ,是有欠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政治上的动乱局面,冲垮了汉代独尊儒术的一统思想,出现了儒、道、佛汇流现象。魏晋玄学兴起,儒道融合,清谈之风侵及朝野,南北朝则佛、道、儒并进。品藻人物是晋人清谈的内容之一。本来品藻人物是关乎人的精神美丑的议论,但它影响到艺术,当时许多重要的艺术概念和审美范畴,源于人物品藻。本文要阐明的第一个问题,即两晋品藻人物所体现的审美理想及其对艺术的影响。东晋南朝之际,人们不仅对精神美津津乐道,而  相似文献   

19.
六朝志怪作为中国古小说的发轫,其中的幻想因素对后世小说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中国当代奇幻小说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式,幻想更是成为了其中的主体部分。以幻想为基础,可以看到当代奇幻小说对六朝志怪小说在幻想方式上的继承与突破。  相似文献   

20.
正女妖怪是父权制时代的睡前故事,强化人们对女性身体和行为的期望。因为故事是将期望编码并传递下去的一种方式。妖怪是人们虚构出来的,它们外形怪异,一般露出尖牙、长着翅膀。长久以来,妖怪划定了文明的界限,并回答了古老的问题:什么才是人类?什么才是可怕的?在当今依然流行的希腊和罗马神话中,有相当一部分怪物被认为是女性。对此,学者黛比·费尔顿(Debbie Felton)在2013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这些反派"表明的是男人对女人破坏力的恐惧。这些神话在一定程度上是男性征服和控制女性的幻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