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梅  曾光辉  王永 《科技信息》2011,(22):I0338-I0342
在国内,预冷混凝土生产系统常采用骨料预冷、加冰及冷水拌和措施,骨料预冷对混凝土的降温效果最为显著,但在混凝土系统的设计中,在进行预冷骨料前,一般都采用水冲洗骨料二次筛分来进行骨料预冲洗降温再次分级后才进行风冷骨料。因此,对取消二次筛分骨料来研究其骨料风冷效果、环境影响,探索一套完整、合理的改善骨料风冷效果的技术方案,对全面提升我国混凝土生产预冷系统的技术水平,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卢树良 《广东科技》2009,(18):271-273
雷打滩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由一座HL180-2S2000L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拌和楼生产,自卸汽车水平运输.混凝土入仓以辐射式缆机为主,综合采用真空溜槽法入仓和洛泰克皮带机入仓.常态混凝土采用仓内振捣臂和振捣器振捣密实,碾压混凝土采用振动碾进行碾压密实.混凝土施工用钢筋采用套筒冷挤压连接和手工电弧焊,模板主要采用多卡全悬臂模板.混凝土高温季节采用骨料风冷、加冰拌和、加冷水等措施控制浇筑温度.雷打滩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在遵循常规方法施工同时,通过对施工方案、工艺的优化设计和规范的管理,其施工质量、进度均满足合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1.7m厚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温度计算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优选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温度调控最高温升值;利用覆盖法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对混凝土浇筑量进行计算并制定了温度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与骨料品种、配合比、外加剂掺合料、浇筑温度、浇筑顺序、外界气温、保温措施、养护条件等直接有关,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定性,理论计算很难完全反映实际情况,因此必须进行工程实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  相似文献   

5.
桥梁承台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与骨料品种、配合比、外加剂掺合料、浇筑温度、浇筑顺序、外界气温、保温措施、养护条件等直接相关,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重要的一项工作,且占据了较大比重,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根据设计配合比对混凝土进行现场配合比的控制。该文从细骨料和粗骨料两个方面探讨了不同的品质和级配的砂石骨料对最终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温作用对混凝土强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中砂资源匮乏的问题,将沙漠砂混凝土视为由粗骨料、沙漠砂砂浆及界面相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采用随机骨料模型建模,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粗骨料体积含量及粒径大小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单轴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的破坏相继发生于界面相、界面相周边砂浆及外围砂浆,混凝土最终沿近对角线方向发生斜向破坏。随粗骨料体积含量增加,沙漠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体积含量45%时,抗压强度最大。相对于最小粒径与中间粒径,粗骨料最大粒径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可为沙漠砂混凝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南京长江三桥北岸连续梁施工中,在移动模架上布置了光纤监测系统,拟订了报警指标与安全控制手段.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时监测模架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化情况.评估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在出现不安全苗头时利用实测应力值指导了模架控制.利用该监测系统与控制手段,可有效地降低模架应力值,实现信息化施工,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将混凝土视为由骨料和砂浆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分别建立了散热和绝热边界条件下一、二级配骨料的早龄期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研究骨料粒径对早龄期混凝土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绝热条件下在骨料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骨料粒径并不影响模型最终的温度场分布,但对砂浆和骨料之间热交换速率会产生影响;散热条件下边缘砂浆节点温度下降剧烈,甚至会低于预冷骨料温度升高的极值.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应做好保温措施,同时应考虑预冷骨料的级配给混凝土温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混凝土棱柱体法、60 ℃快速混凝土棱柱体法及全级配混凝土棱柱体法,分析了抑制砂岩骨料碱活性膨胀所采取的骨料替换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大理岩人工砂 替代砂岩细骨料的组合骨料对砂岩碱活性膨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泥品种对砂岩碱活性膨胀有一定的影响;在混凝土中掺30 %粉煤灰可显著抑制砂岩碱活性膨胀;大坝混凝土 浇筑后,养护温度应控制在38 ℃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1.
研发了一种可以连续、稳定的打印最大粒径10 mm的粗骨料混凝土3D打印系统。对比测试了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与浇筑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发现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细微的各向异性特征(差异在5%以内),而抗折强度呈现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差异在20%~25%之间);与浇筑混凝土相比其抗压强度降低10%~15%,垂直于打印方向的抗折强度(Fy与Fz)降低10%~15%,平行于打印方向的抗折强度(Fx)降低30%~35%。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发现,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的总孔隙率与浇筑混凝土总孔隙率相近,但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存在明显的层间薄弱区,其灰度值比平均灰度值低25%,说明在层间薄弱区的孔隙分布更加密集,3D打印混凝土中体积在10 mm3以上的大孔隙率较浇筑混凝土高出10.6%。特有的层间结构和较高的大孔隙率导致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特征和强度的降低。对比发现,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比以往研究中3D打印砂浆的水泥用量减少17.8%~49.6%。  相似文献   

12.
高强混凝土受火后抗渗透性能衰减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高温后混凝土材料的残余耐久性进行评价,研究了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渗透性能的变化.采用氯离子渗透系数、湿迁移渗透系数与空气渗透系数研究了氯离子、水与空气3种不同介质在受高温后混凝土中的传输行为,以及温度、强度等级、骨料种类对HSC高温后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渗透系数都能很好地反映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渗透性变化;混凝土的受火温度升高,渗透系数增加;受相同温度作用后,高强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较低的渗透系数,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抗渗性衰减程度大于普通混凝土;以石灰岩为粗骨料的高强混凝土抗渗透性能优于玄武岩为粗骨料的高强混凝土.结合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与渗透性能的变化对高温后混凝土材料的残余耐久性做出恰当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粉煤灰细骨料混凝土(CFA)在多因素耦合条件下的抗冻融性能,设计了一个创新的耦合试验方案,将应力损伤和高温的耦合作用于混凝土,然后采用快速冻融试验,通过测定混凝土试样的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来评价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借助扫描电镜对其微观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应力损伤会加速混凝土冻融损伤的发展,冻融损伤程度随着损伤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高温对粉煤灰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的影响低于普通混凝土,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温作用对粉煤灰细骨料混凝土的损伤.应力损伤和高温的耦合作用加速了混凝土的质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衰减;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用粉煤灰替代细骨料的混凝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冬季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成熟度的实时监测问题进行研究,研制了负温混凝土浇筑成熟度实时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温和骨料类型对钢筋混凝土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针对硅质和钙质两种不同骨料的RC边节点进行了高温后的低周反复载荷试验,分析了高温后硅质和钙质骨料RC边节点在低周反复载荷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破坏形态、延性指标和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钙质骨料混凝土边节点,硅质骨料的承载力退化较少,梁柱相对转角偏小,高温核心区剪切变形较小,证实硅质骨料混凝土边节点有更好的弹塑性性能、耗能能力及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将高温作用后的废弃混凝土经破碎、分解作为混凝土的再生粗骨料,针对再生粗骨料的特征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影响再生粗骨料吸水率的有作用温度、表面粗糙度、粒径和内部缺陷等因素;分析了骨料的压碎指标与基本性能受高温作用的影响规律,为配制再生混凝土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韩国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0):13061-13070
高速公路中央墩大悬臂盖梁由于外伸悬臂长、混凝土浇筑体积大,使得盖梁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往往存在强度不够、位移过大与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大悬臂盖梁支架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的监控成为了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某高速公路中央墩大悬臂盖梁施工项目,设计了完整、有效的盖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监控方案。建立了盖梁支架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况对盖梁支架的强度、位移和稳定性进行了全面评估。计算结果表明,主梁和斜拉钢带联接器均存在局部应力超限区域,进而采用长度1.5m、厚度20mm钢板对主梁上下翼板贴板进行了局部加强,在联接器上加入直径0.13m的垫片或增大螺母直径至0.13m减少局部应力集中。在盖梁浇筑施工过程中,对盖梁支架危险截面应力进行实时采集与监控,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对盖梁支架关键点的位移进行了实时监测,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该施工监控的方案设计与实施对中央墩大悬臂盖梁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堆石混凝土(rock-filled concrete,RFC)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浇筑过程中所使用的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的流动性能和填充能力的影响。该文采用大粒径玻璃球模拟实际石块,设计了L型有机玻璃箱进行RFC的模拟浇筑实验。分别采用流动性不足、流动性适中以及流动性较大三种不同流动性能的SCC进行浇筑实验,并分别对其填充性能和骨料含量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CC的填充性能随着其流动性能的增加而增加;流动性不足以及适中的SCC的骨料含量稳定性较高,流动性较大的SCC的骨料含量稳定性较低;在RFC施工条件不好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SCC的流动性,牺牲一定的骨料均匀性来保证填充密实。  相似文献   

19.
锦屏一级拱坝左岸混凝土垫座施工浇筑过程中易产生裂缝,从而降低垫座混凝土的完整性,进而影响拱坝施工运行安全.利用2009年至今锦屏拱坝左岸垫座温度监测资料,根据左岸垫座混凝土的施工特点和实际情况,对温度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绘制出左岸垫座温度场分布图,并对温度场分布图进行再分析.分析表明,锦屏垫座浇筑完成部分已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温降速率较缓慢,温度测值沿高程和水平方向的变化均较平稳,温差在空间上的梯度较均匀,从而降低了微裂缝的产生.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浇筑温度、浇筑完毕后不同散热条件采取的不同冷却措施,可及时避免有害情况发生,保证垫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即温控措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将现浇筑混凝土道桥的建设列为研讨基础,展开了对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的相关研讨,在总结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具体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分析了温度影响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的主要类型和基本原因,提供了确保现浇筑混凝土模板物理结构,控制混凝土结构拉张过程温度,加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监控等措施,希望从技术方面创新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的体系与结构,起到对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全过程和重要细节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