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欧美本源意义上的司法能动主义之表现形态来衡量,当下中国法院尚不具有实际的司法能动性。从当下中国的法治发育程度看,司法能动主义也不适合于中国法院。相反,中国法院当前亟需的是以对立法文本、理念和原则之固守为内核的克制主义司法哲学。  相似文献   

2.
司法克制主义与能动主义是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必然面临的司法哲学模式。司法克制主义,由于它表现出的对法律规则及其意图的尊重,使法律有了相当大的可理解性和预期性,得到了广泛的尊崇;而司法能动主义表现出的最大限度地追求个案正义、弥补立法不足等优势也得到了众多支持者的垂青,于是这两种模式的激烈碰撞将法官带入了选择困境。在我国法治建设中,法官应秉持一种温和的能动主义的司法理念,以更好的实现法治,追求正义。  相似文献   

3.
符志屾 《当代地方科技》2011,(23):30-30,124
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并用与联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加强调解机制,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然而在推进”大调解”时.应当注意我国社会转型的法治需求,通过司法建立规则,注意法院活动的独立性.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法律制约;应当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动司法”.尊重司法规律和现实国情,坚持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相结合,区别不同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4.
司法现代化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司法现代化必须转变旧有的司法观念,对司法的本质、功能、运作及司法活动的固有规律有明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定位,按照司法自身的规律和特征重新进行权力配置,转化司法职能,完善司法程序,使司法权回归裁判权的本质,改变法院工具的性质,而成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公众监督公权力实施的有效途径。法律是法官审理案件的唯一依据和标准。民众和媒体不能左右司法。司法机关应当在保持中立的前提下接受舆论的监督,强化司法职能,推动司法审判的程序公开、公正,最终在现行法治环境的推动下,实现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司法与舆情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法治社会和谐发展,两者是互利共赢、和谐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政治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司法审查是监督行政权利运行的不可或缺的机制,在构建法治政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法治政府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其次阐述了司法审查是构建法治政府的必要保障,最后论述了司法审查有助于促进法治政府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实体性正当程序包括经济上的实体性正当程序和非经济的实体性正当程序,它促进了美国司法能动主义的传播并呈现出两方面的司法功能:一是作为实质的司法审查标准,提供了能动主义的违宪审查工具;二是作为基本的人权重构标准,为发现宪法未列举的权利提供了能动主义的司法解释空间。实体性正当程序呈现的司法功能对中国宪政体制发展和司法程序变革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权是人作为人所具有或应当具有的一切权利的总称,这一概念包容性极强,层次也很繁杂,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道德性和法治性,应然性和实然性,抽象性和具体性。司法是保障人权最基本,最重要和最终的途径,但司法保障的人权仅限于法治意义上的人权,即法律权利,其前提是法院审判要公正独立以及政府行为具有可诉性。其基本理论基础是诉权或获得司法审判权是现代法制中第一制度性人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的司法补救也具有了重要的国际意义。最后简略谈谈中国的人权补救现状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实行法治,就是要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重要方面都以法的规范作为唯一规则去引导、评价、奖赏、制裁人们的行为,而不是以任何人的意志为标准.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古老而精辟的法律原则始终贯穿所有的法律活动,是法治的基本指导原则;司法独立的法治精神在刑事司法实践的充分贯彻和实施,除了要求合格的刑事立法与司法队伍的建立之外,还需要具备成熟法治观念的公民.  相似文献   

10.
司法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司法新闻呈现出娱乐化的困境。司法新闻被娱乐化是司法的畸形发展,严重制约了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制约着法治中国的建设成效。化解司法娱乐化困境需要整体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提高新闻媒体的法治思维,构建司法信息公开程序机制,提高法官慎言意识,司法新闻报告与评论的实名化,新闻媒体协会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良性交流等。  相似文献   

11.
法律传统与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传统并非只是反映过去的法律文化精神,其中蕴含着许多可被现代法制吸收和借鉴的合理成分。法制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如何对待法律传统,如何协调好法制转型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进而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变革。本文试从法律传统的概念入手,对法制现代化承继法律传统的依据及承继进程中进行选择的必要性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恪守三权分立与国家主义的观念,大陆法系国家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否定司法解释的合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陆法系的司法解释经历了从严格解释到自由解释的发展历程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司法解释权一直是法官固有的传统权力。我国清朝之前,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司法解释。近年来司法解释体制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但我国司法解释的自体化特征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判案,或者依赖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当成文法规定滞后时法官对新型案件常常无所适从,因社会变化引发的矛盾冲突尽管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不断推出得以缓解,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中美司法规则的比较,对中国在法律制定与修订、案例的编辑出版、高等法学教育等方面,都能起到鉴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说作为审判依据、法律解释的手段或者判决理由,在司法审判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这可以通过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制度规定以及判决书得到证明。由于学说有助于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因此学说运用于司法实践中,可以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增强判决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良性运行,离不开经济伦理建设,而经济伦理建设又离不开法制保障;从宏观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良好的道德秩序需要法制作后盾;从微观上看,要使企业在经济行为中有可能持久选择道德的行为,社会应当提供一个宏观的且运作有效的制度体制;从总体上看,伦理建设与法制建设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对于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具有关键意义。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体系,但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予以完善。从国家知识产权文献及信息资料库建设的角度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为此,需要本着方便用户、信息更新及时的原则充实该资料库中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浓厚的公法化特点,传统公法文化今天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并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了巨大的阻碍作用。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必须完成对传统公法文化的现代改造。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由于其内容广、难度大且与现实联系不强,中国法制史教学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处境。文章剖析了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困境,并阐明了破解这些困境的对策,目的是呼唤法科学生重视本国的优良法制传统,认真学好中国法制史课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及产生原因,如法律责任轻、社会监管及约束薄弱、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等,提出了建立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法律建设、增强防范意识等具体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