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城镇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城镇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自编问卷对578名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城镇居民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在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在年龄上呈现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年龄越大,得分越低;环境态度及其各维度与环境行为之闻存在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厦门市当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行政环境、公共服务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产业经营环境对企业在厦投资与经营的吸引力。受访者对基础设施条件、公共服务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满意度较高,但对产业经营环境、行政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建议政府在改变行政观念和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储备,产业集聚与产业供应链的培育,以及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区域之间环境损益关系的认识,构筑环境补偿研究的基础。方法在理论上深化环境损益的内涵及对应空间解析。结果将环境损益解析为环境产益、环境受益、环境致损与环境受损以及与其对应的环境产益区、环境受益区、环境致损区与环境受损区等概念。结论通过深化区域之间环境损益空间关系研究,促进区域生态补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方法相结合的产物,环境会计在处理企业与环境有关的活动、生成和传递信息过程中同样需要经历四个程序,即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需水与用水概念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界定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与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不同。方法在概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与用水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理论探讨,定性分析。结果深入剖析了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与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的内涵,辨析了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生态需水与生态用水在概念上的不同。结论认为生态需水是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栖息环境的动态稳定,在天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改善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而环境需水实质上就是为满足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功能健康所必需的水量,只有在明确了目标功能的前提下,环境需水量才能够被赋予具体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精神、物质文明日益发展和提高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样,从人与环境关系的高度来认识环境的发展与创造,也是近年来环境艺术学认识上的一大进步。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以及信息交流有了飞速的发展,人类生存和行为在范围上、内容上也大大丰富与加深,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要求,而是要在解决人类生存与行为的全面要求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地满足人们置身环境中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因此,人们对其自身环境生存与行为质量认识程度,以及环境的美化、科学化、合理化和完善化的程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与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环境教育日渐受到各国政府、社会与教育界的重视。由于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高校学生是拥有较高文化素质与思想觉悟的公民群体,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主要力量与执行者、管理者,高校环境教育因此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而言,环境教育公选课是其接受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高校环境教育公选课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以三峡大学《环境保护》公选课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高校环境教育公选课建设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根据在高等师范院校开展资源环境素质教育的实践 ,提出高师资源环境素质教育的 4个特点 ,认为高师资源环境素质教育课程的特色建设应表现在 4个方面 :与地区性资源环境现状和问题的结合、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结合、与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的结合和与师范教育的结合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高师资源环境素质教育课程特色建设的若干思考 ,认为今后高师资源环境教育的发展尚有赖于素质教育、师范教育及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资源与环境数据是关于人类生存环境优劣和资源丰度、分布、利用等方面的数据,属于地球空间数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环境数据信息的需求与使用在不断增加,然而已存的资源与环境数据在使用上存在许多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资源与环境数据集成一些基本问题,然后以具体示例说明了资源与环境数据集成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0.
色彩在环境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环境艺术的重要视觉元素。首先掌握色彩的重要特性及色彩的配置关系,色彩与造型的形、质关系,综合考虑色与光,色与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建筑环境的地域具体位置、功能、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等因素进行建筑环境的创造,让环境通过色彩等视觉元素,来传达环境的信息与情感。  相似文献   

11.
姜巍 《科技咨询导报》2007,(23):139-139
色彩在环境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环境艺术的重要视觉元素。首先掌握色彩的重要特性及色彩的配置关系,色彩与造型的形、质关系,综合考虑色与光,色与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建筑环境的地域具体位置、功能、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等因素进行建筑环境的创造,让环境通过色彩等视觉元素,来传达环境的信息与情感。  相似文献   

12.
环境论的应用美学、后现代音乐理论的反美学代表着环境音乐应用美学的两个基本内容,即应用美学视角下的环境音乐程序化设计、后现代音乐美学中的环境音乐创作。环境音乐与注意、环境音乐的欣赏方式、环境音乐欣赏的心理模式与功能,是环境音乐的核心美学论题。环境音乐的美学原理指导着它的应用实践,环境音乐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人一乐一环境”的和谐原则,在社会生活中规范音乐功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洁 《科技信息》2009,(28):290-290
创设育人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实现育人目标的有力措施。创设出与教育相适应的幼儿园环境,使孩子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通过环境创设五个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即:创设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创设友爱、和谐的精神环境,创设自主、自由的活动环境,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创设家园同步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安全、温暖、平等、信任的育人环境,从而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地理学界兴起一股人居环境研究热潮,许多地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居环境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回顾了理学界开展人居环境研究的传统与优势的基础上,论述地理学研究人居环境所涉及的尺度与角度,归纳并总结了其中主要5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人居环境评价、探索理想人居环境模式、居住空间研究、人居环境预警研究和人居环境的社会性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未来地理学在人居环境研究中应当加强的4个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的分析表明,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整体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营商环境发展不均衡,苏、浙、沪营商环境得分明显优于安徽省;在市场、金融、法律、政务、人文和生态6个子环境方面,三省一市的分项指标发展各有优势与短板,在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差异较小,而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与生态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建议长三角三省一市不断加大对区域科技创新研究的投入与支持力度,改善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加强地区社会治安管理和法治合作,不断改善空气质量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以促进区域营商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海口市公众的调查,文章评价了海口市公众的生态消费意向及环境知识、环境敏感度、环境态度、反应效能感的水平,并比较了男性与女性在这些因素上的差异,得到如下结论:1)整体上,海口市公众的生态消费意向水平较低,一般环境知识与生态消费知识水平低,但是环境敏感度与环境效能感较高;2)女性不仅在生态消费意向上强于男性,而且其生态消费知识水平、环境敏感度均高于男性.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态消费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环境矿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环境矿物材料在土壤污染治理、污水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矿物界面与微生物相互关系作用等方面的应用取得许了多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第17、18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环境矿物学专题的有关环境矿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利用环境矿物材料吸附污染物,香烟矿物学、矿物与健康和矿物风化后的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仙桃市农村居民点分布与人居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仙桃市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据,结合农村聚落与人居环境的相关理论,运用GIS空间分析与计量分析方法,对仙桃市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与人居环境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仙桃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受农业生产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影响,且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差异明显;农村居住环境与公共服务环境权重最大,对仙桃市人居环境质量贡献最高;农村人居环境存在地域差异性;各影响因素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农村居住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是正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魏伟  谢青青 《科技资讯》2007,(14):163-164
景观雕塑与环境的非叙事性关联是雕塑主体与环境之间在形态、空间和材料上的对应,是景观雕塑造型语言内部的问题,更多指向形式问题的考究。当下的景观雕塑倾向于表现环境功能和地域文化,在表达雕塑与环境的“整体性”时,往往忽略主体形态结构与环境的面貌之间的非叙事性关联。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术界对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原理、学科体系划分等基本理论问题尚存在许多分歧.在对环境科学研究对象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辨析的基础上,认为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为狭义环境问题(人为引起的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构和状态变化)所涉及到的各自然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环境系统;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环境系统性原理、环境容量原理、人类与环境共生原理与熵原理;将环境科学体系划分为环境哲学、环境基础理论、环境技术理论与环境工程四个基本层次,指出综合环境学、环境哲学以及环境科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是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