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克拉克星鸦是一种非常小巧的鸟,长仅33厘米,臀及尾呈白色,是最出名的聪明鸦之一。克拉克星鸦的个头比乌鸦小,舌下长有一只适于暂存食物的特殊“口  相似文献   

2.
两头鸟     
从前,某个国家的森林内,位着一只两头鸟。名叫“共命”。这鸟的两个头“相依为命”。遇事向来两个“头”都会讨论一番,才会采取一致的行动,比如到哪里去找食物,在哪儿筑巢栖息等。有一天,一个“头”不知为何对另一个“头”发生了很大误会,造成谁也不理谁的仇视局面。其中有一个“头”,想尽办法和好,希望还和从前一样快乐地相处。另一个“头”则睬也不睬,根本没有要和好的意思。如今,这两个“头”为了食物开始争执,那善良的“头”建议多吃健康的食物,以增进体力;但另一个“头”则坚持吃“毒草”,以便毒死对方才可消除心中怒气!和谈无法继续,…  相似文献   

3.
王晓强 《科技信息》2003,(11M):56-59
据张紫晨《中国巫术》说:台湾的雅泰人自述,在他们民族中,在他们民族中,古代巫师秘密养一种名叫“浩奈”的魔鸟,人如见到这种魔鸟会立即死亡,巫师往往受人雇佣,放此魔鸟害人。后来,养魔鸟的巫师被杀死,这种害人的黑巫术就消失了。此魔鸟是蛊物,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的“巫术与宗教”篇说:“苗妇能巫蛊  相似文献   

4.
在非洲有一种鸟,它饿了,不需要四处去寻找食物,只要站在树上守株待物。这种鸟的两个翅膀连同头能组成一朵五瓣“花苞”,色彩艳丽的羽毛迎风摇摆,许多昆虫以为是一朵花,便纷纷飞往“花蕊”采蜜,这时,鸟只要一张嘴就可以把“佳肴”吃了。这种鸟,莫说是昆虫会上当受骗,就连人也容易被它迷惑。当你觉得这“花”妩媚可爱,凑近细瞧“花苞”时,它就会突然展翅高飞,逃之夭夭。在遭到天敌袭击时,它也会用此法来迷惑敌人,把凶残的禽兽骗走。  相似文献   

5.
本文初步探讨了连云港将军崖新石器晚期岩画遗迹的天文意义。它描绘了春分时人们对“鸟”星祭祀,祈求丰收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刘天天 《科技潮》2009,(2):54-55
“闪”:用极短的时间去外地有目的地看鸟 在大部分平时要上班上学的“鸟人”中,“闪”不失为一种有效率的看鸟方法。若得知哪里哪里出现了什么好鸟,距离不远,诱惑又足够大,那就总会有少至一个、多至一小群“鸟人”们利用双休日扑过去,看到目标后心满意足地回来。  相似文献   

7.
“聪明乌鸦”的美名自它找水喝的那件事后就流传开来了。打也以后乌鸦便目空一切,自封聪明之王,其他同类一概被它贬低为“傻鸟”。鸟儿们的意见可大了。忍气吞声了好多年,乌鸦的一个远房兄长终于受不了乌鸦的嚣张气焰,一声怒吼“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发誓要和乌鸦比试比试!“乌鸦”不就是黑鸟的意思么。可你再看人家大哥的名讳——星鸦。多有明星风范!口说无凭,那就先来看看大哥的光荣事迹吧!  相似文献   

8.
巧克力是一种以可可树果实中所含的种子“可可豆” 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糖果.可可树生长于西非洲、中南美洲和东南亚地区,学名Theobroma,在希腊语中意为“神一般的食物”.其种子可可豆历史上曾系王公贵族等极少数富家之人的贵重食物,也被作为一种长生不老的秘密药物而受到珍视.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动物节和植物节,现将这些有趣的动物节和植物节分录如下: 鸟节在尼泊尔,乌鸦经常成群结队地落在屋顶上,肆元忌惮地强夺小孩手中的食物。尼泊尔人把每年秋季历时3天的盛大“灯节”的第一天作为乌鸦节,并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节日这天,家家都要在吃早饭前,用树叶制成碟子,装上炒米、饼干等食物,供乌鸦食用。美国在每年的11月都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水鸟节”活动。孩子们在路边、屋角放上一把谷穗,以供水鸟啄食。姑娘们为了避免一些冒失的水鸟在晚间撞玻璃而死亡,特意在明亮的玻璃窗上贴上花边。  相似文献   

10.
在北半球,每当冬季来临时,一些候鸟就往南飞了,也有一些不离本土的鸟在秋季时就要为过冬储存食物。鸟儿们往往在方圆数百米内建造起100~200个"储藏室"。这些"储藏室"或设在树洞中,或筑在枝叶间,但  相似文献   

11.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针叶林里,常年居留着一种体态强健,身长30多厘米的鸟,它的羽色褚褐而缀有白斑,胸部白斑较大,尾下覆羽纯白.这种鸟就是秋天播种的能工巧匠——星鸦Nvcifraga caryocatactes.星鸦在我国有七个亚种,多见于东北、华北、西南、华东等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鸟,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那飞翔天空的“主人”。然而你可知道,有一种鸟却是一生都不长翅膀,也不生尾巴。它已经与天绝缘,只能脚踏实地地行走。这种鸟叫做“无翼鸟”。无翼鸟仅生长在新西兰茂密的灌木丛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技》2006,(8):5-5
建设新农村,我觉得这是“一石数鸟”,四两拨千斤。  相似文献   

14.
正在恐龙演化成现生鸟类的道路上,鱼鸟(Ichthyornis dispar)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这种生活在1亿年前的远古鸟类长得很像有牙齿的海鸟。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根据已有的鱼鸟化石复原了其头骨的3D模型,并从中发现了进化的秘密。鱼鸟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鸟  相似文献   

15.
古人是没有今天的科学规范的。古人称某鸟为“鹘”,并没有今日“种”的概念。他们只是模糊地了解,大致有一些比较凶猛的鸟,于是就笼统地称之为“鹘”。这里面就必然会包含着不同种类的鸟。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有名的诗篇《义鹘行》中,所说的义鹘或健鹘,与宋朝的梅尧臣所说的苍鹘,就有不同之处。请看杜甫的原诗: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壁虱科的小寄生虫,它是急性传染病回归热的传染媒介。它寄生在鸟身上,但并不都吸吮鸟血,其中有一部分吸鸟血,而另一部分则叮在同伴身上吸吮它的体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共食”。有时这种“共食”现象,如同串珠一般地连下去:即第二个吸第一个体液,第三个吸第二个体液,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17.
“黑色小姐”、“空中黑鸟”、“曙光女神”……当各国的秘密活动被缩小成一张张彩色照片放在白宫高级官员的办公桌面时,这些好听的名字也许就是《蓝天谍影》的字母缩写。日益先进的美制间谍飞机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今天所谓的秘密,也许明天就是报刊的头条消息,警惕乎!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如果人喝了海水,会越喝越渴,最后甚至渴死。可是终生生活在海洋中的鱼、鸟、爬行动物等却不会有这种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海水淡化“装置”。科学家们已陆续揭开了装置的秘密。鱼只要一张嘴,海水就灌满了口腔。但是,这些水大部会通过鳃缝流出去,不会进入腹中。  相似文献   

19.
鸟路     
在澳大利亚的布鲁拿岛上,有一种翅膀很短的鸟儿。它们不会飞,只会摇摇摆摆地徒步前进,并且在一条线上走,时间长了踩出一条“鸟路”。后来,岛上修建了一条从“鸟路”上横穿过去的公路,汽车飞驰,鸟儿不肯让路,就被轧死了。  相似文献   

20.
巨嘴鸟是分布于南美热带森林中的中型攀禽,外形很像犀鸟,但并不是犀鸟的同类,却与啄木鸟的亲缘关系很近。巨嘴鸟的正名为(妥鸟)鵼(读tuǒkōng),属于(列鸟)形目、(妥鸟)鵼科。这类鸟的喙巨大呈锥状,适于凿木,舌尖具逆钩或分叉,能够钩取树干上的昆虫。脚短而强,呈对趾型,第2、3趾向前,第1、4趾向后,趾端具锐爪,善于攀登树干,以高树上的洞穴为巢。最大的巨嘴鸟体长有66厘米,而嘴长却占去17~24厘米,几乎相当身体的1/3。它的嘴不仅大,而且颜色鲜艳夺目,与体色形成强烈的反差。巨嘴鸟进食时很有趣,总是先用嘴尖把食物啄在一块,然后把食物向上抛起,再仰起脖子张开大嘴,准确地将食物接入嘴里。它的食物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