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与其收入有着内在联系。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很多,但对我国的城镇居民而言,收入仍然是决定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寻求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深层次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潍坊市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于受到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在各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方面的差距会进一步扩大。从潍坊市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来看,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还未完全发挥,消费增长势头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必须把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此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对应分析法,利用湖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对湖南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和客观评价,提出了促进优化湖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意见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石油消费影响因素定性分析,将碳排放量和城市人口密度作为低碳环境和城市化水平对石油消费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石油消费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地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人均GDP、产业结构、城市人口密度、能源利用效率、碳排放量对石油消费的影响效应。由分析结果得出,无论是从长期均衡效应还是短期波动效应来说,产业结构、城市人口密度、碳排放量对石油消费起正相关作用,而人均GDP、能源效率对石油消费起负相关作用。其中,人均GDP、城市人口密度、碳排放量的短期效应大,而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的长期效应大。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东部地区短期内应加强第三产业发展、实施石油储备、碳减排等措施,而长期应制定完善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石油、天然气消费之间的具体影响效应,在对1996—2013年我国GDP和石油、天然气消费量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对其作了系统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石油、天然气消费存在长期均衡性,但经济的短期波动是造成石油、天然气消费短期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且经济增长对天然气消费的影响力度比石油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经济增长是引起石油、天然气消费的单向原因。为此,在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经济增长对天然气消费造成的影响,石油公司也可据此制定相应的对应措施,以避免经济增长对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6.
运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2013~2017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共31个地区的截面数据,以及各地区人民银行中心支行获得的宏观数据,构建以家庭杠杆率为门槛变量的门槛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家庭部门加杠杆对于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部门加杠杆会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并且在家庭部门加杠杆的过程中,家庭杠杆率对于居民消费支出具有门槛效应.同时,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正比例关系.另外,城镇化率作为描述一个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也会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正向作用;而住户部门贷款的上升则会降低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在鼓励居民加杠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同时,不能忽视加杠杆给家庭部门带来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政府以及金融监管部门要尽早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家庭风险测评与风险防控体系,为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提供完备的信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7.
宋丽华  魏军 《松辽学刊》2004,25(2):121-122
本文通过对我省体育消费的动因及体育消费市场繁荣的相关因素进行理论研究,系统地总结了体育产业对我省经济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我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可定量评价的灰色关联体系,计算结果证实:山东省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煤炭资源,但煤炭总体利用率不高,目前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量正在逐步增加。为解决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能源消费结构、实施天然气产业发展、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前的相关文献,基本上都是单一的海南省城镇(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鲜见关于研究海南居民消费水平的文献.文章根据海南省2003-2012年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数据,从统筹的角度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除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发达程度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外,教育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同时,人口增长率、城市化率和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对市县整体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而为今后市县城镇化建设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消费经济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支付是与消费者最息息相关的经济活动,支付数据能够精准地捕获消费经济的特点。鉴于此,本文基于银联网络交易数据,量化了疫情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并对不同省份及行业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疫情期间消费数据与疫情进展数据,定量揭示了疫情进展显著牵动消费信心,影响消费经济发展。若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则难以有效推进。本研究从支付的角度对后续疫情防控和经济全面复苏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河南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联度,对两者之间关联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对河南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高于城镇居民。据此,从收入和消费两个层面给出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济源市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农民增收的预期不稳定、农村消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农民预期支出压力大以及农村消费观念滞后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济源市农村居民消费的途径,如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加强引导和监管、引导更新消费观念以及加强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是一类经济意义清楚,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需求函数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2004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数据,发现:中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支出为人年均1384.65元;农村居民生活处于温饱到小康的阶段;农村的交通通讯属于奢侈品;食品价格对其他各类商品需求的影响最大,食品价格上涨将会导致其他各类消费品需求的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1-01 ̄2005-11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月度数据,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非参数模型,并用不变窗宽的核估计、不变窗宽的局部线性估计、k-近邻估计、正交序列估计以及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分别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优于线性模型;在4种非线性估计方法中,局部线性估计方法优于其它3种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 ,对海南师范学院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研究 .主要结论是 :该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与浙江、安徽两省大学生相比 ,处中上等水平 ;体育消费结构以体育实物型消费为主 ;该校大学生参与性体育消费方式以跑步和球类运动为主 ;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收入水平及学校的体育消费环境 .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齐齐哈尔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居民体育健身消费的因素.希望能够通过提高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水平,来引导居民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了解美国大学运动市场发展之关键所在,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透过经济学中"供给"、"需求"及"收入"等角度分析后,得出结论:在"供给"方面,NCAA成功且严格的执行竞赛的分级制度,以维持竞赛产品的品质及各校间的公平竞争;在"需求"方面,确实掌握球迷对于大学运动消费需求的因素,有观众观看比赛的经验和球迷对于参与竞赛学校的期望及学校附近的居民人数;在"收入"方面,提高高额的"电视转播权利金"、"厂商赞助"及忠实球迷的"门票收入".  相似文献   

18.
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对象,通过对调查所获数据的SPSS分析,调查结果揭示了该历史街区居民社会亚文化特征,并且反映了居民对历史街区各方面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三坊七巷”应加强历史街区保护政策的宣传工作;探求一种基于同一性上的差异化更新模式,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发展传统文化旅游业,提高当地居民在旅游当中的获利性;建立居民意见反馈机制,提倡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9.
从研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入手,比较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在食品消费、衣着消费、住房、家庭用品及服务消费等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