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针对PRMA-HS协议由于连续发送预约请求造成系统在重负载时阻塞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发送重传的改进型协议。该协议通过在卫星基站设置专门的缓冲队列,用来存储具有发送请求的话音和数据终端的IDs,并优先考虑话音终端的预约请求,增加了话音终端的接入成功概率,降低了语音分组的接入时延和端到端时延,设计了基于排队理论的剩余时隙分配机制,有效避免了数据分组长时间得不到时隙的"饿死"现象。利用平衡点分析法对协议的性能进行了理论推导,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在丢包率、接入时延和端到端时延上均优于PRMA-HS协议。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IP的超微蜂窝系统中BSSMAP(BSS Mobile Application Part)信令和话音的传输控制协议———BSTP(BSSMAP Simplified Transport Protocol).采用基于BSTP的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在无路由、交换式IP网络上简便、高效地传输话音业务.相对于传统SS7系统的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和IP电话系统的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BSTP协议更易于实现,并可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系统成本.仿真分析和实际系统的话音业务试验结果均表明,BSTP协议及其传输架构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随即预约ALOHA访问方式,能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的动态使用码资源的码分多址访问协议,在该协议中,话音终端采用预约请求排队访问方式,数据终端采用时隙ALOHA方式传输数据分组。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有铲地提高系统码资源的利用率。在系统处于重负载民政部下协议能优先保证话音业务服务质量,而处于轻负载下系统码资源能为数据业务充分使用。  相似文献   

4.
在3~ 以太网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保证话音实时传输和兼顾数据传输特性的传输方案,设计了话音处理单元,并对3~ 以太网软件作了部分的改进,实现了一个实用的话音/数据综合局域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个用微处理机控制的话音数据内插系统.该系统利用话音内插原理增加载波电路的容量,可以在一个载波电话电路上传输一路话音信号的同时再传输一个50~9600bit/s 的数据信号.该系统由两个终端组成,每一个终端均由一个微处理机控制.微处理机用以进行话音检测和系统的控制.其它部分由硬件构成.所有软件程序均可以固化在EPROM 上.经计算机模拟和硬件电路测试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加密语音在GSM话音业务信道传输的一种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现状引发了移动语音安全课题的研究,语音加密是实现端到端语音安全通信的有效措施,但是加密后的语音数据不能直接在移动话音信道中传输.给出了加密语音在GSM话音业务信道中传输的一种实现方法,并针对GSM全速率RPE-LTP声码器,采用语音信号线性预测分析与合成技术,设计了类语音调制解调器,能够实现加密语音数据与类语音信号的可靠转换,解决了加密数据接入移动通信网的问题,并克服了GSM系统代码转换机制及话音激活检测(VAD)模块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加密语音在移动话音信道的传输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据通信业务的不断增加,通信信道日益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数据传输使用电话线路,则须牺牲话音通信,使话音通信能力更加不足。倘若采取竞争应用,即话音和数据谁先竞争到信道,谁就先使用,这不但要使话音阻塞率增加,还会延长数据传输的等待时间。如果同时在同一话路上既通话音又传数据,就能有效地提高现有信道的利用率,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为使话音、数据传输共享同一信道,可以采取分频分路的方式,即在电话频段中拿  相似文献   

8.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是利用现有的模拟蜂窝电话网来传输数据的一种新技术。无线资源管理协议负责为CDPD数据流选择一个合适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建立一个话音模型,对CDPD 如何选择信道才能获得最佳的数据传输作了理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H.323,以及Internet电话基本原理,分析比较了IP电话话音网关的功能和类型。  相似文献   

10.
在Windows环境下,基于TCP/IP协议,使用Winsock完成了话音在局域网中的传输.采用双套接字技术和服务器转发机制,阐述了主要函数的使用要点,以及使用Wave的低级函数直接对声卡进行编程,实现语音的录入与播放.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话音和数据业务各自不同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提出了一种综合话音/数据业务的码分多址(CDMA)系统接入控制方案,设定话音业务优先级高于数据业务,且限制话音用户最大可用码道数量,以保证数据业务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充分利用了通话间隙,从而避免浪费有限的频带资源,提高了数据业务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将IP网络电话、语音电子商务等通信方式的优点融入电子邮件系统之中,构造大容量,具备电话和电脑两类用户、能随时随地接入的邮件系统。以通用SMTP/POP3邮件协议为基础,提出基于实时语音压缩的IP语音邮件的SMTP/POP3修改协议,并用VC++编程语言实现基于G.729实时语音压缩标准的、具有简单和方便操作界面、具备说话人特征的IP语音邮件系统。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自由实现电脑用户到电话用户、电脑用户到电脑用户、电话用户到电话用户以及电话用户到电脑用户间的语音邮件发送和接收,提供特快语音邮件和普通语音邮件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对一种多址接入方案———联合 C D M A/ P R M A 方案在单纯话音业务、混合话音和数据业务以及混合话音和图像业务情况下分别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分析结果,得出其性能优于单纯 C D M A 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IP语音(voice over IP, VoIP) 的快速发展,基于VoIP的隐写及其隐写分析逐渐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来的IP语音隐写和隐写分析相关研究,并探讨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IP语音隐写根据其隐藏信息位置不同,可分为基于协议的隐写及分析和基于语音载荷的隐写及分析。前者是利用IP语音中的各类协议为载体,将信息嵌入到协议头部中的某些字段或通过调制IP语音包的时序来实现;后者则是通过修改语音载荷实现信息隐藏,包括基于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 LSB)的隐写,基于量化索引调制(quantized index modulation, QIM)的隐写和基于语音变化域回声等隐写。从协议和语音载荷两方面对IP语音分析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前者可分为协议头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编码调制分析3类。后者包括基于特点语音参数(如线性预测参数、固定码本参数、自适应码本参数和所有参数)的隐写分析和基于语音信号处理的隐写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IEEE 802.11 WLAN多业务综合传输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IEEE802.11标准中的多址接入协议(MAC)在数据、语音业务综合传输情况下的性能。数据业务由分布协调功能(DCF)传送,语音业务由点协调功能(PCF)传送。通过仿真,评估了协议参数对网络通过量和平均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时延的影响。确定在一定数据通过量前提下IEEE802.11能支持的最大语音用户个数。特别地,语音业务对时延抖动敏感,指出了影响其抖动性能的主要因素。数值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参数对性能至关重要,IEEE802.11性能必须在语音站点数量和数据业务通过量之间进行折衷。最后。通过理论推导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A new packet medium access protocol, namely, minislot signalingaccess based on distributed queues(MSADQ/CDMA), is proposed in voice and data intergration CDMA networks. The MSADQ protocol is based on distributed queues and collision resolution algorithm. Through proper management of the PN codes, the number of random competition collision reduces greatly, the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MAI) decreases. It has several special access signaling channels to carry the voice and data access request. Each slot is devided into several control minislots (CMSs), in which the Data Terminals (DT) or Voice Terminals (VT) transmit their request. According to the voice and data traffic character, the signaling access structure is proposed. The code assign rules and queue managing rules are also proposed to ensure the QoS requirement of each traffic. Comparisions with other three protocol are developed by simulation, which shows that MSADQ/CDMA protocol occupies less PN codes, but still has very goo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矿井的安全状况和实际需要,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SIP通信终端。该终端利用SIP协议的软电话模型,在基于ARM的嵌入式平台上结合了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和VoIP语音处理技术,实现了井下的实时语音通话,同时扩展并实现了井下瓦斯的动态检测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本终端功能合理、低功耗、便携性,在提高井下通信和安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轨卫星通信信道碰撞检测能力弱,时延较长和大业务量的特点,提出一种具有接入控制机制的自适应APRMA MAC协议。通过对信道负载和业务优先级判断来确定不同业务的接入概率函数,并且接入概率在每个时隙中通过更新来动态适应系统资源的变化。该MAC协议确保多个终端合理共享有限的无线资源同时,系统能达到高容量。通过仿真对语音业务丢包概率、数据包平均时延和数据业务吞吐量三个衡量协议性能指标与传统协议进行分析对比,证明了APRMA协议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一种应用于临近空间通信网络混合业务的MAC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改PRMA协议用于支持混合业务的临近空间通信网络MAC协议。主要对PRMA协议中的帧时隙进行最优划分组合,每帧由100个时隙组成且分为两部分,前m个时隙用于传输视频业务和数据业务,后n个时隙用于传输语音业务。通过对时隙最优划分,业务分离和业务优先级判断,系统很好地支持了语音,数据和实时变化比特速率(rt-VBR)视频混合业务。最后对数据业务包平均时延,语音和视频业务丢包率以及信道利用率等性能参数进行仿真评估,证明该协议在保证各种业务服务质量(QoS)的同时也对提高信道利用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最优视频业务预留时隙数m=36和85%的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