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为探讨老年人视觉功能与老年人交通事故多发现象的关系并预防老年人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了老年人视觉功能的检查与分析方法,并研究了老年人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通过对7名老年人及7名年轻人进行道路凸凹识别能力的测试和评估,分析了老年人在3种不同测试条件下年龄增长对视线控制能力及目标物识别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对视线控制能力明显减弱,导致注视点偏下而直接影响到对凸凹物的识别能力,并使老年人在交通环境下对行驶车辆的速度和车距的判断产生偏差,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该文用平衡控制机理研究年龄增长对人体平衡控制能力的影响.利用三维运动跟踪系统对6名老年人及8名年轻人进行了平衡测试,根据SD(stabilogram-diffusion)分析方法,讨论老年人和年轻人平衡控制机理的差异.结果显示: 老年受试者在开环控制体现更多不稳定性,闭环控制反馈控制活动明显延迟;与年轻受试者相比,老年受试者6个评估参数(短时间间隔扩散系数,长时间间隔扩散系数,短时间间隔Hurst指数,长时间间隔Hurst指数,开、闭环控制临界点时间间隔及位移变化均方差)值均有所增加,其中有3个参量(短时间间隔扩散系数,开、闭环控制临界点时间及位移变化均方差)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方鉴景  林梅 《科技资讯》2012,(5):230-230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对疾病的易感染性增强,修复能力下降,易导致口腔疾患的发生。本文从老年人易患口腔疾病的原因、口腔护理的作用和怎样进行积极的预防保健进行了阐述,旨在引起老年人群的关注,从而减少和避免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缓解网约车交通事故,以网约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探究网约车交通事故致因机理.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2 458名网约车驾驶员个体属性、工作强度、工作压力、不良驾驶行为和交通事故经历的相关信息.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后,通过贝叶斯网络建立网约车事故频率预测模型.基于十折交叉验证法,使用混淆矩阵与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校验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较好,模型分析了11种与事故频率直接相关的影响因素,识别了16类导致高频率事故发生概率增加的不利状态,且发现多种不利状态组合对事故频率产生的非线性扩增效应和叠加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管理部门制定相应预防对策以减少网约车交通事故频率.  相似文献   

5.
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但道路设施建设和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却相对落后,这种发展的不均衡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在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治理时,怎样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道路交通环境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某高速公路进行多发点鉴别,并对事故多发点进行事故成因分析,得出综合治理方案,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治理方案进行评价排序,得出现有环境下进行安全治理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闭眼单脚站立、闭眼原地踏步、闭眼十米走和功能性前伸实验四种测试方法,对合肥市方兴小学180名7~10岁小学生进行静态及动态平衡能力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7~10岁小学生静态平衡能力无性别差异,在年龄上呈显著性差异;闭眼原地踏步测试所测得指标为最适合作为动态平衡能力的评价指标,在不同性别与年龄段上均呈显著性差异;小学生的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上均有差异,并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从全国雾天交通事故多发的10条高速公路路段中选取交通气象观测条件较好的4条路段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雾天交通事故的特征,并通过雾天交通事故与能见度的关系分析,定量研究了交通事故在不同能见度区间的分布规律。与晴天交通事故相比,雾天交通事故后果更为严重,伤亡率明显增加。事故类型以撞固定物和刮擦为主。雾天事故中,肇事车辆为重型货车、中型货车和大型客车的比例比晴天增加。雾天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在同车道行驶未按规定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操作不当、低能见度下不按规定行驶。统计表明,雾天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的凌晨至早上时段,事故高峰期为早上7∶00左右,这与大雾日数的时间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70%~90%的雾天交通事故发生在能见度低于1 km的情况下,其中能见度低于100 m的区间内比例最高,为25%~50%。能见度低于1 km时,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密度随能见度增加而减小,尤其当能见度低于300 m时,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出现突发性增长,当能见度低于100 m,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密度增长到30%左右。根据交通事故在不同能见度区间的分布,将能见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划分为4个等级,实现了气象能见度到交通...  相似文献   

8.
对道路交通事故危险点的鉴别方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比分析各种研究方法,应用累计频率法鉴别G109线兰州段事故多发位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道路交通事故多发位置准确,改善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车辆的增多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多发,智能技术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交通标志牌识别系统应运而生。TSR通过对道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准确检测和识别,有效提示驾驶员规范和安全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归纳总结近几年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利用交通标志牌的特征和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高效检测和识别,提高检测和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雨天行车时,由于车速过高导致驾驶人无法准确识别公路路侧信息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基于注意分配理论选取车速、驾驶人视野图片清晰度、视线角度和注视分布比例作为雨天行车驾驶人的注意分配指标,结合Fisher判别理论建立雨天视觉搜索能力量化模型。其次利用UC-win/Road模拟驾驶软件搭建试验平台,以降雨强度和车速作为影响因素,研究二者协同作用下的驾驶人注意分配指标的变化规律,构建降雨强度-车速与视觉搜索能力的关系模型,并提出降雨强度与限速的匹配方案。结果表明,车速和降雨强度的增加都会导致驾驶人难以观察道路远方的交通信息,驾驶人为降低行车风险,会改变视觉搜索策略,转而增加对道路前方的关注程度,进而降低了对观测目标的视觉搜索效率。因此,当车速和降雨强度匹配不当时,驾驶人需要花费更多努力将注意转移至观测目标所在的兴趣区域,导致无法及时发现路侧交通信息。此外,视觉量化模型的整体判别准确率为85.94%,可以较好地评价雨天环境下驾驶人视觉搜索能力。最后分别对传统基于停车视距的限速方案和基于驾驶人视觉搜索能力的限速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停车视距的限速模型计算的限速值较高。为避免由于车速过高导致...  相似文献   

11.
王锋 《科技信息》2009,(31):J0115-J0116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是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多因素联合效应的产物。从交通构成的"四要素"入手,结合我国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主观与客观原因入手,进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浅析高速公路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开展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研究也日益重要。文章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如人、车、路、管理等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大幅度降低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率,以实地测试、调查方法以及心理认知机理,概括了山区公路的道路特征和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了驾驶人员的安全认知和行为特性,指出了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须以初次使用该道路的驾驶人员为设计依据。研究了山区公路不同道路环境下交通安全信息,指出山区公路应在弯道处实行大小车辆分别限速,并给出了限速方式;长大坡路段应提供整体性道路信息以及交通安全标志的设置要求;异常气候条件下须提供预警性信息。认为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可以通过对交通安全标志的合理化设计,在不大幅度改变公路线形情况下,能使山区公路弯道、长大坡等特殊路段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基于IVE模型,自行设计调查内容、时间和地点,对天津在路机动车进行实地调查,获取一定样本的机动车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实际在路机动车中轿车占显著比例,高达61%;市区快速路、主干路、居民路的平均车流量分别为2175、892和256辆/h;轿车在快速路、主干路、居民路上的平均行驶时速分别为27.45、20.82和14.63 km/h;车队中轿车的平均车龄为3.2 a,年平均行驶里程为1.2万km,出租车、公交车和卡车的高使用率分别达56.2%、81.8%、69.8%,且尾气控制水平较差.活动水平研究得到的目前天津市道路交通情况和在路车队的污染控制水平以及使用状况,为机动车排放清单模拟以及污染控制研究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太原市高架交通的实测数据,将高架复合道路分为5个路段进行理论计算,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发现高架桥两侧噪声主要来源于高架水平段和临近侧辅道,车流量、车型和车速是太原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的主导因素。同时对高架复合交通各路段车流量和实测声压级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高架桥上的中型车、辅道上的中型车及重型车是太原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其中高架桥上的中型车与实测声压级相关系数最高,为0.77,测点一侧的辅道上的中型车与重型车车辆数与实测声压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49。研究结果为太原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指示了一定方向,并探讨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白辂韬  白翰  白燕  赵亮 《科技信息》2010,(3):I0008-I0008,I0042
本文首先分析了机非混行交叉中交通参与者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三者的交通特性,其次,通过研究常用的交通管理控制措施,从交通性、安全性以及环境要求等三方面,对其进行了机非混行条件下的适用性分析,认为有必要建立一种同时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道路、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利益的交通管理控制模型,由此建立了基于效益最大化的机非混行交叉口交通管理控制模型。并研究了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乡村道路窄路面路段容易造成交通堵塞的问题展开研究,设计出一种简单实用的会车警示系统.在窄路面路段两端检测来往车辆的车宽,通过处理两端的检测数据,控制路段两端的交通指示灯的亮灭,从而指挥车辆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系统的探究车、路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公交车事故致因,利用A市259条公交车事故数据,基于专家知识与数据融合方法建立贝叶斯网络结构;利用服从Dirichlet分布的贝叶斯方法进行参数学习。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后,结合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团树传播算法推理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天气、时间、道路线形、地点都可能导致公交车事故;根据概率由大到小,导致的事故类型依次为非碰撞事故、与小汽车、非机动车、公交车碰撞;且每一事故类型的伤亡情况及最强致因因素都不尽相同。除此之外,各致因因素在不同情况下,导致的事故类型及伤亡情况概率也有差异。相关结果可以为政府及企业建立事故管理制度,减少公交车事故的发生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姜慧夫  秦箫  周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4):6063-6071
为降低半挂液罐车驶过弯道路段过程中的侧翻事故风险,提出了基于最优控制的半挂液罐车弯道安全车速优化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以侧翻事故防控为优先目标,以高效通行为辅助目标,帮助半挂液罐车在驶向弯道时提前获得无横向失稳隐患的最优车速控制方案,实现“预防式”的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同时为提高控制方案有效性,利用正弦波动方程拟合罐内液体纵向转移过程,结合基于改进准静态法的罐内液体横向偏移规律,构建了具有纵横双维度描述能力的罐内液体晃动模型,提高了最优控制问题成本函数中半挂液罐车横向稳态表征指标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受控半挂液罐车驶过弯道过程中的瞬时横向载荷转移率始终处于[-0.7,0.7]的安全范围内;不同弯道半径下车辆瞬时横向载荷转移率均有下降,且在弯道半径61米时降幅最大;受控半挂液罐车最大瞬时横向载荷转移率最大降幅达到0.07;车速控制对道路通行效率的负面影响较小。该控制方法帮助半挂液罐车避免侧翻事故,适用于多种不同半径的弯道路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