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材料中有许多与现实生产、生活实际有关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则,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的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2.
艾雨田 《世界博览》2011,(13):64-64
在这里人们将学会如何挑选知识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也不免疑惑: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如果你是一个衣食无忧而依然有许多形而上的人生困惑的中产阶级,自然可以自己苦读哲学书籍寻找答案,不过也可以花钱入读"生活学院"。在伦敦一栋富丽堂皇的商厦里,男男女女游走穿梭,女士们熟练地翻拣着时装与高跟鞋,在化妆品柜台旁,一位女士扫了一眼,就在近百只不同颜色的唇彩中选出了自己喜欢的一款。在偌大的商场里,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对于知识的挑选,并不是每个人都在行。英国最近兴起的"生活学院",目的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挑选知识。生活学院卖的是经验、观念和洞察力,不过更重要的是交给你"挑衣服"的技术,这里的商场变成了哲学、神经学、戏剧艺术、摄影和生物学的知识海洋。  相似文献   

3.
积累是治学和立业的基本功。"天才在于积累",大凡事业上有建树的人,都善于积累。工作要有成绩,就得积累经验;生意要兴隆,也得积累资本;演员要想成名,还需积累生活体验;作家搞创作,必须积累素材。那么,中学生要想成才,就要锲而不舍的积累知识,拥有知识,才有力量,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一切力量中最强大的力量"(柏拉图)。  相似文献   

4.
宋艺华 《科技信息》2010,(18):I0036-I0036
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物理教师的心理品质对新课程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物理教师要从教师的兴趣、情感、能力等方面认识自己的心理,评价自己的心理,从而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心理过程,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李效珍 《科技信息》2008,(1):281-281
我国汉语的词汇是很科学的,如"爱好",这个词也是很科学的,"好"的前提条件是"爱",只有"爱",才能达到"好","好"是"爱"的结果。那么,要"爱",就是要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并保持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朱静波 《科技信息》2010,(15):251-251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有者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对其并不重视,或者非常畏惧。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必须深刻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把自己作为先行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看世界;做个先行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看世界;做个欣赏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描绘生活,把学生的"做文"变为"作文"。  相似文献   

7.
金智鹏 《科技信息》2010,(18):258-258
创造性思维源自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求和激发创造欲望,因此注重培养细致的"洞察力"尤为重要,对于周围环境和生活的敏锐洞察,锤炼并开拓设计思维的创造意识,仅有表达设计意图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较强的综合艺术修养,因此服装设计师在创作、构思的时候,一方面体现自己鲜明的个性风格,另一方面要对自然生活、社会生活有独到理解,两者互为融洽。  相似文献   

8.
谢腾海 《科技信息》2012,(10):313-3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就是说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要重视个性化写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述,为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要落实此精神,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从以下诸方面加以尝试。  相似文献   

9.
丁艳新 《科技信息》2011,(15):J0291-J0291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既有严密的科学性又有高度的思想性。做到"四度":把握知识的深浅度、知识传授要讲疏密度、课堂提问要适度、举例证明要有力度。  相似文献   

10.
赵桦 《科技信息》2010,(12):281-281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沈政 《科技咨询导报》2010,(17):143-143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使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走近生活的小学数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使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相似文献   

12.
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三种品质。显然,教师也不例外,语文教师更应首当其冲。本文就如何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应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着手,语文教师既要具备系统的"史"、"论"、"体"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赏"、"写"、"教"能力。另外,还要掌握读书的技巧和传授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善于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技巧。传统惯用的"满堂灌"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现状,而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会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自己确定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让学生有更大的课堂参与空间,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有目的可循,有事情可做,而不是在课堂上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14.
陈从卉 《科技资讯》2012,(14):182-182
小学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衔接",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知识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校生活与学生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欧内斯特.L.博耶说过:"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而且要使他们过一种有尊严和有意义的生活;不仅是生成新的知识,而且要把知识用来为人类服务;不仅是学习和研究管理,而且要培养能够增进社会公益的公民."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的要求,对于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殷咏梅 《科技信息》2008,(31):281-281
让问题解决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实质上是以"问题化"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译者"隐形"和"显形"是翻译界一直争论不止的话题,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目的。但无论是"隐形"和"显形"都是译者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结果。在当今全球化的前提下,译者要合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恰当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译文要做到在介绍异质文化的同时保证通顺并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陈登连 《科技信息》2009,(34):263-26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数学素养的养成。新课程下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地解读教材与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不断沟通生活数学与教材数学的联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索的氛围,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需求;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书本的数学成为生活的数学,让凝固的数学成为活动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通过有效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学"生活数学",愉快地过"数学生活"。  相似文献   

19.
江道辉  三城 《科技潮》2012,(1):56-57
看惯了大街上呼来喝去的汽车,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设计一款心仪的汽车呢?2011年12月11日,在北京798艺术区亮相看的"大众自造"创意工坊热闹非凡,许多参观者亲自动手,设计自己心中理想的汽车。此"自造"非彼"制造",就是要让你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20.
朱文雅 《科技资讯》2010,(15):177-177
《数学课程标准》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书本数学是生活数学的提取、概括和应用,我们数学教师要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实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要的手段和途径就是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