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锌(Ⅱ)-3,5-二溴-PADAP-草酸盐-吐温80体系形成四元混配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确定了络合物的组成,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7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572nm=1.5×105L·mol-1·cm-1,锌含量在0~6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测定脱脂奶粉及人发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pH=5.6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和Tween-80和β-环糊精存在下,锌(Ⅱ)与5-Br-PADAP形成紫红色包含络合物,提高了反应体系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且准确、简便、快速.用于天然水中微量锌(Ⅱ)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将卡尔曼滤波与双显色体系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光光度法。选用5-Br-PADN/吐温-80(pH10.0)及5-Br-PADAP/CPB(pH8.0)两体系进行显色反应,实现了铜锌钴镍镉的同时测定,双显色体系结果优于单独使用。将本法用于合成试样及水,发,指甲等环境样品分析,效果良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LS存在下,研究了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酚(简称3,5-diCl-DMPAP)与锌反应的适宜显色条件.结果表明,在pH为6.0~10.0范围内,锌(Ⅱ)与试剂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6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5L·mol-1·cm-1,锌浓度在0~6.0μg/10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地质化探样品和镁合金中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根据比耳定律和吸光度的加和性原理,提出多波长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混合液中三组分含量的新方法,对5-Br-PADAP的铜、锌、钴体系合成样的测定,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5-Br-PADAP作显色剂,利用三阶导数光谱法,在碱性介质中对铜、锌进行了同时测定,测得铜、锌的表观微分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0×10~5和3.0×10~5.同时还解决了重叠谱带相互干扰的问题,对环境监测中的饮水、污水进行了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定微量锌(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定微量锌(Ⅱ)的实验条件.在pH6.0的H3PO4-H3BO3-HAc-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7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em=457nm;Zn(Ⅱ)与试剂生成的1∶2的配合物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减弱;利用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锌(Ⅱ),线性范围为0~0.8μg/10ml;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人发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铝(Ⅲ)或铁(Ⅲ)-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溴化十六烷基二甲基氨基乙酸(CDMAA)体系的显色条件。提出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铝和铁的简便、快速和灵敏的方法,测定铝的波长对为562 ̄648nm,测定铁的波长对为596 ̄551nm,该法用于无机材料立方氮化硼中微量氧化铝和氧化铁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T(4—AP)P的合成及与镉反应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非水溶性显色剂meso-四(4-氨基苯基)卟啉(简称T(4-AP)P),研究了Cd(Ⅱ)-T(4-AP)P-Tween-80-8-羟基喹啉体系的最佳形成条件,在pH12.5 ̄12.8的强碱性介质中,沸水浴加热20min反应进行完全。Cd(Ⅱ)与T(4-AP)P的摩尔比为1:2,在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46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3.08×10^5L·mol^-1·cm^-1,镉量在0 ̄6.0  相似文献   

10.
应用双波长标准加入法,以5-Br-PADAP为显色剂,同时测定了铬和钒。选择钒等吸收点波长593nm、617nm为测定波长。钒含量回归方程为C=0.1244+40.41A.相关系数R=0.9999。将此法用于合成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助脱剂处理浓度、茵液处理时间和不同茵种对苎麻脱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茵种的培养液处理苎麻,处理后苎麻残胶率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助脱剂处理浓度之间对苎麻脱胶效果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三个处理因素间的互作都不显著;脱胶助剂三聚磷酸钠的适宜处理浓度为0.30%,而茵液处理苎麻纤维的适宜处理时间是16h。  相似文献   

12.
对近期提出的几种处理黑色分析体系的二维数据的算法--渐进因子分析法,迭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法,演进因子分析法,直观推导式渐进因子分析法等4种算法进行比较研究,为了方便比较,以光谱或色谱的协方差阵的行列式作为体系重叠度的度量,在此基础上,对确定未知混合物组分数和纯组分光谱及色谱的分辨结果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HELP给出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岛的农田土壤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分析,共采集311个样品,分析了其中的Cd,Cr,Pb,As和Hg 5种重金属的质量含量,同时利用GIS技术和多元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上述5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重金属元素Hg,Cd,Cr,Pb和As的质量含量平均值均低于国家(GB15618-1995)Ⅱ级标准,Hg的质量含量最高值为1.63 mg·kg-1,Cd的最高值为0.64 mg·kg-1,Cr的最高值达586.70 mg·kg-1,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Ⅱ级标准,5种重金属元素中只有As元素的平均值低于研究区背景值,土壤中重金属呈明显积聚的趋势.5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表明,5种元素反映了3个主因子,因子1为"自然源因子",主要包括Hg,Cr和Pb元素,其质量含量与对应元素背景值相当;因子2为"工业及交通源因子",主要是Cd元素;As元素在因子3中,其高值区主要位于东方市、三亚市、琼中县等地区.海南岛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质量含量总体较好,土壤重金属元素Cd,Cr,Pb和Hg不仅有外源,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它们是该地区土壤主要的环境隐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化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化学计量学中的因子分析方法;着重对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简介了当前国内外因子分析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因子分析-导数光谱法测定苯酚和间苯二酚混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苯酚和间苯二酚混合体系的一阶导数光谱数据,用目标因子分析对这些导数数据进行处理,以探索因子分析在导数光谱中应用的可能性。在不加任何分离的情况下,成功地确定了苯酚和间苯二酚混合体系中的物种数、物种种类及含量。  相似文献   

16.
During translation, the first encounter of nascent polypeptides is with the ribosome-associated chaperones that assist the folding process--a principle that seems to be conserved in evolu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the ribosome-bound Trigger Factor chaperones the folding of cytosolic proteins by interacting with nascent polypeptides. Here we identify a ribosome-binding motif in the amino-terminal domain of Trigger Factor. We also show the formation of crosslinked products between Trigger Factor and two adjacent ribosomal proteins, L23 and L29, which are located at the exit of the peptide tunnel in the ribosome. L23 is essential for the growth of E. coli and the association of Trigger Factor with the ribosome, whereas L29 is dispensable in both processes. Mutation of an exposed glutamate in L23 prevents Trigger Factor from interacting with ribosomes and nascent chains, and causes protein aggregation and conditional lethality in cells that lack the protein repair function of the DnaK chaperone. Purified L23 also interacts specifically with Trigger Factor in vitro. We conclude that essential L23 provides a chaperone docking site on ribosomes that directly links protein biosynthesis with chaperone-assisted protein folding.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集多酚混合体系的紫外光谱数据,用因子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三组分的回收率分别为:苯酚97.76 3.27%;间苯二酚94.93 4.49%;对苯二酚97.57 2.49%。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方法是同时测定低浓度不宜分离混合体系组分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成人时间透视心理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时间透视的心理结构模型进行了探讨,最终确定了各由15个项目组成的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的时间透视量表,且信度与效度指标均达到了较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α-萘酚、α-萘胺和2,7-二羟基萘混合体系的紫外光谱,用目标因子分析成功地确定了混合体系的物种数、物种种类以及各物种的含量。讨论了波长范围、波长间隔选择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平均回收率α-萘酚为94.84%,α-萘胺为108.29%,2,7-二羟基萘为101.66%。并将结果同偏最小二乘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较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人格评价方法,列举了其中几种常用的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罗夏墨迹测验(RIT)和主题统觉测验(TAT),分析了它们的理论基础、优缺点及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为更加清楚地理解和进行人格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