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齿面修形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对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修形的方法,以降低蜗轮副对制造误差的敏感性。用齿面接触分析法求解了存在制造误差对修形传动的齿面接触状态和运动精度,结果表明:修形蜗轮副可以避免或有效缓解制造误差造成的齿面边缘接触,明显降低蜗轮副的运动误差。  相似文献   

2.
新型包络圆柱蜗杆传动的理论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建立了双自由度运动状态下,骼直线型切刀包络加工圆柱锅杆动的啮合原理数学模型,直线型切刀包络的圆柱蜗杆副中,蜗杆的轴向齿廓为凸齿廊,蜗杆和蜗轮是全齿面接触,蜗轮齿面接触线较长,以这种接触传动为主传动应用在电梯曳引机上很理想。  相似文献   

3.
制造误差和载荷耦合条件下蜗杆传动的接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接触分析对其齿面的接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这类蜗杆传动的啮合分析大都基于刚性条件下,因而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接触状况。用接触有限无法分析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在制造误差和载荷耦合作用下其齿面的接触情况:载荷在接触齿对间的分配、接触区域的形状及其变化规律。将此分析结果与刚性条件下的接触分析进行了对比,发现齿面接触区战发生了明显的移动。这种分析方法为该传动在实际工况下的啮合控制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存在加工及装配误差的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进行了接触分析,探讨了各种制造误差对齿面接触质量和运动精度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提出了矫正由加工误差引起的齿面接触偏倚,减小运动误差的装配调整作业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空间啮合原理对渐开面二次包络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推导出啮合方程式、接触线方程,得出何种情况下齿面出现啮合界限线。  相似文献   

6.
首次建立了双自由度运动状态下,用直线型切刀包络加工圆柱蜗杆传动的啮合原理数学模型.直线型切刀包络的圆柱蜗杆副中,蜗杆的轴向齿廓为凸齿廓,蜗杆与蜗轮是全台面接触,蜗轮齿面接触线较长,以这种接触传动为主传动应用在电梯曳引机上很理想.  相似文献   

7.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接触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融的接触线长度和了解蜗轮齿面接触区域的大小是蜗杆传动强度分析的基础。运用空间啮合原理等知识和数值积分的方法计算了蜗杆副接触线总长度, 接触线总长变动因数的概念,求出了齿面实际接触区域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分几何和空间啮合理论,分析了修正型圆环面双包络环面蜗杆副齿面形成原理.指出随着不同变位量的选择,在二包蜗轮齿面得到Ⅰ型接触线和Ⅱ型接触线。  相似文献   

9.
就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砂轮磨(珩)齿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了不同参数下磨(珩)齿的啮合特性及接触分布。  相似文献   

10.
对锥面包络圆柱蜗杆传动(ZK蜗杆传动)进行了可控修形,分析了修形传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通过改变蜗杆齿面接触的位置及曲率修正量来改变传动的齿面接触状态的方法,修形加工可通过改变砂轮的几何尺寸及安装参数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圆柱蜗轮副的承载能力与蜗轮副齿面的失配方式和失配量密切相关。本文给出了失配蜗轮副齿面接触特性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控制齿面接触特性及对蜗轮滚刀的设计和安装参数进行优化综合的计算方法.按照本文所述方法设计的滚刀,不仅可以完全无除修磨蜗杆这一费工费时的旧工艺,得到具有良好的啮合特性和很低的误差敏感性的蜗轮副,还可以使滚刀在允许的重磨范围内使用时,除了接触区的宽度略有变化外,蜗轮副的运动平稳性和接触区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由于不修磨蜗杆,蜗轮副可以完全互换.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青铜蜗轮存在的耐磨性差和疲劳强度低等问题,应用表面工程强化技术和齿面改质理论分别对钢蜗轮副齿面进行超微细磷酸锰化处理、低温电解渗硫处理和二硫化钼微粒子喷丸处理,配对形成新的接触副,并对其进行传动性能综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经表面处理的钢蜗轮副与未处理的钢蜗轮副相比,具有更优良的跑合性能和抗胶合能力,且传动效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首次建立了双自由度运动状态下,用环面砂轮包络加工圆柱蜗杆传动的啮合原理数学模型,用环面刀具包络成形的蜗杆副,蜗杆的轴向齿廓为凹齿廓,蜗杆与蜗轮为瞬时双线接触,并兼备了二次包络成形和凹面齿圆柱蜗杆的特征。这种新型蜗杆传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渐开线圆柱蜗杆与斜齿轮传动副齿面接触问题,基于空间啮合理论和微分几何,建立传动副共轭齿面接触轨迹及瞬时接触椭圆的数学模型。以某汽车座椅水平调节器中的渐开线圆柱蜗杆与斜齿轮传动副为例,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传动副进行齿面接触模拟分析,并进行了传动副齿面接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调整传动副传动比、法向压力角、法向模数和螺旋角可有效控制接触区域位置和接触面积大小。研究结果对渐开线圆柱蜗杆斜齿轮传动副的设计制造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实体建模和几何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曲面包络理论和计算机图形学,讨论了包络环面蜗杆的实体建模方法,并在实体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装配模拟及配对齿面的间隙和干涉分析,考察了加工和装配参数的调整对齿面啮合与接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ZK蜗杆传动和ZI蜗杆传动的特点、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运用啮合原理和数学分析的方法,推导了ZK蜗杆和ZI蜗杆的齿面方程和轴向齿形方程,通过对ZK蜗杆和ZI蜗杆的轴向齿形进行比较,分析了其误差随蜗杆的头数和模数的变化规律及加工工艺对此误差的影响,为ZK蜗杆和ZI蜗杆的加工以及用ZK蜗杆代替ZI蜗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