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向小麦转移多花黑麦草的有利基因,创建小麦新胞质种质,进行了小麦与多花黑麦草原生质体电融合的研究,成功地再生了小麦 多花黑麦草体细胞杂种,经6种限制性内切酶,13个探针(其中含9个线粒体探针,3个叶绿体探针和1个核基因探针)的73种酶/探针组合检测,小麦与多花黑麦草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分子鉴定表明,约93.4%的再生植株为真杂种,所得到的体细胞杂种为高度不对称的体细胞杂种,小麦和多花黑麦草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体细胞杂种细胞中不共存。  相似文献   

2.
8个小麦花粉植株染色体组成的生化标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二明 《科学通报》1995,40(20):1889-1889
生化标记系统作为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近年来在小麦遗传研究中得到迅速发展.作为生化标记的同工酶及非同工酶形式的蛋白质,可以用来研究小麦族内染色体组间部分同源关系,分析小麦染色体组成以及探测小麦背景中异源遗传成分,从而分离和筛选遗传种质.黑麦染色体1R是小麦远缘杂交工作中应用最多的染色体,其具有与品质有关的胚乳蛋白基因,而巨兼具抗白粉和三锈的多个抗性基因.利用M27(1R/1D代换系)和小麦品种杂  相似文献   

3.
傅佑丽 《世界科学》2005,(10):20-20
植物颇具灵活性和适应性,这是其生存和繁殖所要求的:它的根部会向着水源伸展,叶子会向着阳光生长,不过在逃避捕食或寻找配偶方面就几乎没有选择了:作为补偿,许多植物都进化出了修复机制和生殖策略,这种策略可以让植物甚至在没有精卵结合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后代:一些植物能够通过茎的分支、根和鳞茎繁殖,但另一些甚至更加极端,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成熟合子胚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黄健秋 《科学通报》1995,40(1):72-72
近10年来,针叶树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迄今在松属树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上仍有不少障碍.截至1993年,仅有加勒比松、糖松和火炬松等3种松属树种通过体细胞胚途径得到了完整小植株,其中利用成熟合子胚成功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仅有糖松一例.  相似文献   

5.
小麦与新麦草及高冰草属间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植物体细胞杂交研究中,供体-受体不对称融合方法近年来倍受重视。人们常用X-或γ-射线辐射一方亲本作融合供体,以获得胞质杂种或不对称核杂种。但至今紫外线在不对称融合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禾谷类的体细胞杂交,在水稻上已有较大进展,但在小麦进展缓慢,仅有小麦与多年生黑麦草及小麦与裸燕麦的原生质体融合获杂种愈伤组织的报道。近年来,我们曾以小麦与~(60)Co-γ射线处理的簇毛进行体细胞杂交,首次获得小麦不对称体细胞杂种植株。现在我们报道小麦与紫外线照射的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 (Fisch) Nevski 2n=14)和高冰草(Agropyron elongatum (Host) Nevski 2n=70)的属间体细胞杂交也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小麦与新麦草及高冰草属间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夏光敏  王槐  陈惠民 《科学通报》1996,41(15):1423-1426
<正> 在植物体细胞杂交研究中,供体-受体不对称融合方法近年来倍受重视。人们常用X-或γ-射线辐射一方亲本作融合供体,以获得胞质杂种或不对称核杂种。但至今紫外线在不对称融合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禾谷类的体细胞杂交,在水稻上已有较大进展,但在小麦进展缓慢,仅有小麦与多年生黑麦草及小麦与裸燕麦的原生质体融合获杂种愈伤组织的报道。近年来,我们曾以小麦与~(60)Co-γ射线处理的簇毛进行体细胞杂交,首次获得小麦不对称体细胞杂种植株。现在我们报道小麦与紫外线照射的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 (Fisch) Nevski 2n=14)和高冰草(Agropyron elongatum (Host) Nevski 2n=70)的属间体细胞杂交也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施华中 《科学通报》1995,40(18):1704-1704
利用花粉作为外源基因的媒介进行植物遗传转化是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而将外源基因导入花粉是这一转化体系的重要环节.但因花粉壁厚,导入外源DNA比较困难,而脱壁后的花粉原生质体则理应相对优越.近年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以花粉原生质体作为转化受体已成为可能.为此,我们以花粉特异启动子Zm13-260控制的GUS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用电激法分别转化紫菜苔花粉原生质体和花粉粒,通过瞬间表达检测,比较了二者的转化效果,并探讨了GUS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花粉原生质体中的时序表达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