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本文用Sol-Gel法合成了Bi1.6Pb0.3Sb0.1Sr2Ca2Cu3Ox体系的高Tc超导原粉,对于不同的烧结时间,材料的超导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与同种方法合成的Bi1.7Pb0.3Sr2Ca2Cu3Ox体系进行了比较。用Sol-gel法,在Bi系中掺杂Pb,同样会缩短烧结时间,促进高温相的形成,同时掺杂Pb,Sb,形成超导材料所需的烧结时间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Bi1.8Pb0.2Sr2Ca2Cu3Ox和Bi0.9Pb0.1Ba0.1Mg0.1Sr0.8CaCu2Ox超导样品,并研究了Ba,Mg掺杂对Bi系超导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及电阻-温度关系的测量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Ba和Mg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Bi系2212相的生成,促进2223相的形成,并能提高超导材料的Tc。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Bi1.8Pb0.2Sr2Ca2Cu3Ox和Bi0.9Pb0.1Ba0.1Mg0.1Sr0.8CaCu2Ox超导样品,并研究了Ba、Mg掺杂对Bi系超导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及电阻-温度关系的测量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Ba和Mg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Bi系2212相的生成,促进2223相的形成,并能提高超导材料的Tc.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Sol-gel法合成了Bi1.6Pb0.3Sb0.1Sr2Ca2Cu3Ox体系的高TC超导原粉,对于不同的烧结时间,材料的超导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超导转变温度为108.3~116.1K)并与同种方法合成的Bi1.7Pb0.3Sr2Ca2Cu3Ox体系进行了比较.用Sol-gel法,在Bi系中掺杂Pb,同样会缩短烧结时间(缩短60h),促进高温相的形成,同时掺杂Pb,Sb,形成超导材料所需的烧结时间进一步缩短(缩短153h).利用SEM和X-ray观察和分析了样品的形貌特征和物相结构.Sol-gel法具有工艺简单,烧结时间短,样品颗粒均匀、粒度小、组分易控等优点,在高TC超导材料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材料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5.
用氯铂酸铵对铋系超导陶瓷进行铂掺杂,既能改善Bi(Pb)SrCaCuO陶瓷的烧结性能,又可以提高其超导特性.通过XRD和SEM分析,发现一定含量的铂掺杂能促进铋系超导陶瓷晶粒定向排列.文中亦讨论了铂掺杂对铋系超导陶瓷材料磁化率和磁滞回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臭氧发生器用(Sr,Ca)TiO3陶瓷电极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掺杂成分BaTiO3,CaSiTiO5,TiO2,ZnO,Bi2O3对臭氧发生器用(Sr,Ca)TiO3陶瓷电极材料的介电常数、正切损耗、击穿电压、电阻率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2O3的影响最大.最适合的掺杂配方是:Bi2O31.40%,TiO20.30%,CaSiTiO50.31%,BaTiO30.50%和ZnO0.52%.  相似文献   

7.
采用加入Bi2O3_PbO_ZnO玻璃及Bi、Co、Nb掺杂的方法,使BaTiO3基铁电瓷料中温烧结(1080~1140℃)。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X7R铁电瓷料中的第二相和晶粒尺寸对MLC的ε_t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其烧结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Bi-2223相掺入K的效应,发现碱金属元素K的掺入提高了Bi系110K相的含量。指出K的掺入,一方面占据了格点的位置提高了Tc,另一方面使熔点降低,非超导的杂相析出,减少了超导相含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分别研究了超导系列样品Bi2Sr2Ca1-xPrxCu2O8+δ的芯能级谱和价带谱,讨论了这一系列样品电子结构变化的机制.实验发现随着Pr的掺杂,各芯能级谱和价带谱的位移都不同,根据Ca2p谱的变化规律,可认为Pr离子主要占据Ca离子格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Bi-2223相掺入K的效应,发现碱金属元素K的掺入提高了Bi系110K相的含量.指出K的掺入,一方面占据了格点的位置提高了Tc,另一方面使熔点降低,非超导的杂相析出,减少了超导相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