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回路灵敏度看灵敏电流计内阻测量的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偏法测灵敏电流计内阻的实验中引入回路灵敏度,并采取近似处理找出回路灵敏度不足产生误差的最小值范围,同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回路灵敏度不足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减小这一误差的途径。最后,将回路灵敏度不足产生的误差与仪器的结构误差进行比较,得出回路灵敏度不足产生的误差是半偏法测灵敏电流计内阻误差的一个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Parks-McClellan方法是FR滤波器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最小最大误差判据,使得设计的滤波器响应与期望滤波器响应之间的最大误差最小化,但是忽略了误差能量。该文基于半无穷维二次优化(SDO)技术给出一个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新方法。该方法把FIR滤波器设计问题转化为SIQO模型.在峰值误差满足给定指标的条件下,使得设计滤波器与理想滤波器之问的误差能量最小化。与ParksMcCellan方法相比,该文方法在牺牲较少的最大阻带增益的情况下极大地降低了阻带误差能量。设计实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将输出信号时域误差要求引入经典滤波器设计指标的问题。从导出的时域误差上界可见,在对滤波器进行相位补偿后,这一误差上界已与滤波器幅度平方函数相联系,从而可据此形成时域误差设计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同时满足频域与时域性能指标的巴特沃斯滤波器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4.
惯导(INS)对接收机载波跟踪回路的辅助,能够减弱或抵消载体动态影响,降低回路带宽,减少回路跟踪误差,也是实施超紧耦合技术的主要特点。具体分析了FLL和PLL的各组成误差,推导了稳态载波相位误差、载波多普勒频移误差与INS速度误差之间的关系,基于跟踪回路误差的限制和稳定回路的门限,具体给出了在相位辅助和频率辅助两种不同模式下对INS速度误差的限制条件。分析表明,考虑INS辅助精度的影响,采用INS对载波跟踪的频率辅助更具可行性,最后仿真验证了频率辅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INS对接收机载波跟踪回路的辅助,能够减弱或抵消载体动态影响,降低回路带宽,减少回路跟踪误差,也是实施超紧耦合技术的主要特点。具体分析了FLL和PLL的各组成误差,推导了稳态载波相位误差、载波多普勒频移误差与INS速度误差之间的关系,基于跟踪回路误差的限制和稳定回路的门限,具体给出了在相位辅助和频率辅助两种不同模式下对INS速度误差的限制条件,分析表明考虑到INS辅助精度的影响,采用INS对载波跟踪的频率辅助更具可行性,最后仿真验证了频率辅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互感器由于长期运行在现场,因其二次回路电阻、二次负载、功率因数以及电压和频率的变化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每年使企业电费损失高达数亿元。因此,采用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使电能计量装置进一步趋于准确、合理,乃是企业的愿望。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1.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测定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主要是:电源互感器误差、电压互感器误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引起的误差。全面测定电网计量回路误差,掌握回路中各元件引起误差的基本数据,是防止计量装置误差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在组成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各项误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所引起的计量误差往往是最大的.因此必须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定期进行测量.在分析现有各种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技术和仪器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型二次回路压降分析仪,并给出了实验室和现场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8.
在组成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各项误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所引起的计量误差往往是最大的。因此必须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定期进行测量。在分析现有各种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技术和仪器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型二次回路压降分析仪,并给出了实验室和现场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9.
在滤波问题中,由于动态模型的误差和使用递推算法时的舍入误差,都会引起误差发散。两套限定记忆滤波器的使用,对解决以上问题有一定好处,但是两套交替的时刻却会发生跳跃现象。为解决此困难,本文提出加权平均滤波器,并证明这种滤波估计量的无偏性,和它的误差协方差阵计算公式,它恰好是原两套滤波器误差协方差阵的加权平均,只不过其权是加权平均滤波的权的平方。最后,比较了这种滤波与经典卡尔曼滤波器误差协方差阵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正> 0 引言高中物理课本“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实验中,电表内阻的测量采用图1所示的半偏法。半偏法的误差来源和误差计算公式许多文章作过讨论,但是这些文章都未提及回路灵敏度对电表内阻测量的影响;有些文章认为用替代法可以避免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的方法误差以及仪表的结构误差,但对于回路灵敏度产生的误差并未作深入探讨,也未给出回路灵敏度以及在内阻测量中因灵敏度不足产生的误差的计算公式。本文的任务是探讨回路灵敏度对电  相似文献   

11.
动基座发射飞行器存在初始误差大、初始误差和工具误差强耦合等特点,相比静基座发射,其误差分离过程更为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加动基座飞行器误差分离结果稳定性的半解析方法,建立了初始定位误差、初始速度误差的解析求解模型,采用了迭代方法对初始误差和工具误差进行联合求解.通过算例对比分析半解析误差分离方法和传统误差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半解析方法中基于遥外测视位置和速度差分离初始误差,观测数据与误差量直接对应,并结合解析方法精准高效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动基座飞行器误差分离结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络线法 ,并结合优化技术来评价涡旋型线轮廓度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 .该方法优点在于在涡旋型线轮廓度误差评定过程中能自动实现加工基准与测量基准的适应性调整 ,以此分离加工基准与测量基准之间的位置误差 ,消除位置误差对轮廓度误差评定结果的影响 .经实际应用证实 ,该方法简便、合理 ,为科学地评价涡旋型线轮廓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蛙跳算法测量圆度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圆度误差评定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而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蛙跳算法的圆度误差评定方法.首先分析了最小区域圆法、最小二乘圆法、最大内接圆法和最小外接圆法这四种圆度误差评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分别建立了非线性优化的数学模型然后介绍了蛙跳算法的基本思想,引入邻域搜索操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蛙跳算法,并给出了利用该算法求解圆度误差问题的具体步骤.最后为了验证新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有效、正确地评价圆度误差.这也为圆度误差评定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边际电价预测中的误差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电价预测中误差分析方法繁多、各方法之间可比性差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了电价预测中常用的各种误差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并推荐采用一种新的误差分析方法即中值相对误差来评价各种电价预测方法的精度。实际算例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合理且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以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具体实验项目为基础,提出了恒定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剖析了大学物理实验项目中的几个典型实验的系统误差的来源,提出了削减恒定系统误差的实验技术手段,即:交换法、代替法、异号法、避开法、求差法,并对这5种方法在具体的实验项目中削减恒定的系统误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在变形预测方面存在收敛速度慢、学习效率低、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等问题,直接影响预测结果的精准性,利用误差分级迭代法优化的神经网络能够更好地降低误差,提升预测性能.通过对比分析误差分级迭代法与BP神经网络的优势,建立误差分级迭代法模型并编制误差分级迭代法变形预测程序.采用基坑工程实测数据,经过误差分级迭代法优化后神经网络的最大误差为0.96%,与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精度相比提高3.5%,利用误差分级迭代法预测基坑变形结果其精准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集合理论的并联机构精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并联机构的精度分析中已知误差源误差变化范围(误差空间)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理论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以矢量集合的形式来表示误差空间,并定义出矢量集合的加法,根据这种矢量集合的加运算,由误差源的误差空间得到机构终端的误差空间,从而把传统的精度分析中由矢量到矢量的计算模式变为矢量集合到矢量集合的计算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误差空间的分析传递问题。该方法计算量小,形象直观,可深入反映并联机构误差传递的特点,为分析机构中公差、随机误差、铰链间隙等对终端精度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工具。以S tew art平台的精度分析为实例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矢量集合的加运算确定出终端误差空间和误差极值。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结果更加准确,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网格因素对格子Boltzmann方法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外推法的思想,提出了格子Boltzmann方法中的误差计算方法.该方法在粗细两种网格下,采用Filippova提出的分布函数耦合方法推导出误差的计算公式,其主要误差项与格子大小和分布函数中的非平衡态部分成正比.最后用垂直平板障碍绕流作为一个数值计算实例,验证了理论推导与数值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正>Introduction Accuracy is a vital performance index for parallel ma-nipulators which is influenced by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errors in the drive cell, assembly errors, manufacturing errors, and the structural design. The large number of components in parallel manipulators  相似文献   

20.
利用 GH 分布性质,采用 Monte Carlo 数据模拟技术,模拟生成一定偏度的偏态分布数据,运用Traditional方法、Jackknife方法、Bootstrap方法和MCMC方法估计概化理论偏态分布数据的方差分量标准误,探讨了数据的不同偏度对概化理论方差分量标准误估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Jackknife 方法估计偏态分布数据的方差分量标准误性能较差, Traditional和MCMC方法尚可, Bootstrap方法标准误偏差相对较小,且偏态分布数据的偏度对概化理论方差分量标准误估计有影响, Bootstrap方法对于偏态分布数据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偏度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