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为实现中水回用开辟了崭新的前景。本文阐述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和特点,对该工艺在二级出水、石油废水和印染废水回用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BAC-SBR反应器处理ABS凝聚干燥工段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活性炭序批式反应器(BAC-SBR)处理ABS凝聚干燥工段废水,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等技术检测分析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变化,并重点研究分析了该废水中的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BAC-SBR反应器中的降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BAC-SBR反应器处理该废水的过程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活性炭的生物再生及生物再生完成3个阶段;经过180 min的处理,废水的COD和TOC去除率均能达到85%以上;并且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检测分析可知该反应器能够高效地降解转化废水中的芳香类及有机腈类有毒有害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确定了以臭氧-固定化生物活性炭作为含油废水回用处理核心工艺.通过对胜华炼油厂二级出水回用的生产性试验,表明该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为该工艺的设计及工程上的运行操作提供科学、实用可靠的参数.废水回用可缓解水源不足并起到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将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包亚强  魏立安 《江西科学》2008,26(5):781-784
电镀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并排放大量的含重金属的废水,这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的浪费。如采用反渗透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不仅设备紧凑,操作简单,而且还能够实现重金属的回收和废水的回用,这也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因而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介绍了反渗透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反渗透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印染废水的特点,介绍了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电化学氧化、Fenton试剂氧化、光化学氧化及膜分离等多种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并从色度和COD的去除率等方面对每项技术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探索更加经济、稳定、高效的回用处理工艺和技术是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荼为唯一碳源,驯化分离出高效荼降解菌NPA-5,将NPA-5负载于活性炭上,制备出生物活性炭.研究生物活性炭对荼的吸附特征、生物吸附动力学及其对焦化废水中荼的吸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荼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负载NPA-5的生物活性炭能较快地降解废水中的荼,降解率达99.3%;生物活性炭对荼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生物活性炭吸附法去除酚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生物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污水中的酚,考察了几种酚的降解去除情况和活性炭的再生性。研究表明在研究条件下,活性炭吸附与生物膜相结合能够很有效地去除废水中酚类物质;利用微生物对已被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酚)的生物降解,很好地解决了活性炭的再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漯河某特种纸业废水污染物的监测和改造经验,总结了造纸废水污染物特点及产生环节,并采用封闭式筛选、高效除渣,高压喷网.白水回用等综合治理技术有效控制了废水污染。以该造纸公司为例,对生产工艺及废水回用系统改造工艺进行了分析。改造后的生产工艺及废水回用系统能够连续可靠运行,浆料筛选净化效果好,废水和废渣排放量少;新鲜用水量减少,回用水量大。系统维修维护费用少。排放废水中的各项水质指标远低于相应标准限值,可实现逸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废水回用是石油化工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石油化工废水回用不但资源化被利用,而且成为节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综合评述了石油化废水的特性,深度处理方式,处理技术及工艺,并对各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价。石油化工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和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石油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极为并注,它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刘爽  刘世昌 《科技信息》2012,(12):82-82
本文对富氧生物炭处理有机废水工艺的原理、国内外应用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重点阐述了富氧生物炭工艺在印染、炼化、钢铁等行业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饮用水深度处理以及中低浓度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认为富氧生物炭处理工艺将化学氧化、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合为一体,符合污水处理技术的时代要求,是废水深度处理阶段发展前景广阔的净水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原油降解菌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生物降解特性,构建了原油降解菌群SY,考察了生物活性炭反应过程中原油浓度、COD浓度及生物量的变化,分析了原油降解菌群SY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生物降解作用及生物再生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原油降解菌群SY能有效地降解原油并实现对活性炭的生物再生作用;接种原油降解菌群SY的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油去除率达80%以上,COD的去除率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12.
皮革废水由于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成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本文研发的毛皮硝染废水综合回用技术。实现了毛皮工业废水分质分流处理,对舍铬废水的单独处理降低了毒性污染物危害性,达到了单独收集,单独处理、循环利用目的。该技术采用生物材料、明矾处理办法开发无盐无酸鞣制新工艺,通过废液中有机物质及中性盐的去除,实现毛皮废溶液可循环使用60次以上。基本做到铬盐零排放。毛皮硝染废水综合回用技术已经超越传统工艺,技术、经济、环保效果明显,值得在重点污染源废水(如脱毛废水、浸酸废水、铬鞣废水等)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ACF处理活性艳红X-3B废水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F(活性炭纤维)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应用于难用生物方法氧化的高温印染废水的处理。本课题采用ACF处理活性艳红X-3B模拟染料废水,实验验证了活性炭纤维的吸附等温线的形式,并对活性炭纤维的再生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为ACF用于高温染色废水脱色处理提供了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回用的技术难题,以某公司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组合技术为研究对象,优化了生物处理技术和工艺,确定了核心处理设备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处理后出水用作锅炉补充水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经济性.工程实践证明,废水中NH3-N、酚、悬浮物、硫化物等总脱除率均超过99%,CODcr脱除率超过98%,能有效处理焦化废水,出水水质达到锅炉用水质量标准,实现了废水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仍需深度处理才能实现回用.将自制的具有反应性能的有机-无机复配絮凝剂和兼具絮凝与氧化性能的无机复合絮凝剂,分别采用絮体回用方式多批次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可将废水色度降至10倍,并使絮凝剂的投加量和絮凝产泥量比传统絮凝方式减少50%,对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比传统絮凝方式提升5%—10%,絮体回用次数可达10次.有机-无机复配絮凝剂复配粉末活性炭后,采用絮体回用方式处理印染生化出水,可使絮凝剂投加量和絮凝产泥量再减少50%,絮体回用次数可达15次以上.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棉针织印染生产废水回用率低的问题,结合间歇式生产及排放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征,建立了企业级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基于企业原有信息采集系统,并采用实时并行运算技术分析数据,利用COD浓度、电导率等指标对企业废水进行分类排放与回收来实现水资源调度。以企业实际订单生产的排水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废水的调度及回用,实现了总废水排放量的减少和废水回用率的提高。对国内某典型棉针织印染企业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减少38.72%的生产耗水,节水效益显著,同时能够降低排放废水的水质和水量波动,为后续水处理工艺稳定运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膜分离技术中的纳滤,反渗透以及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处理电镀废水中常见的含镍废水。以回收重金属镍和回用废水为目的,讨论了操作压强对膜通量、截留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膜分离方法处理含镍废水均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镍的截留率均大于99%,实现了分离的目的,且透过的水可以回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集装箱洗箱废水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等特点,采用化学絮凝、曝气生物滤池、二氧化钛/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三级处理工艺,出水达到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08)》二级标准,可以作为二次洗箱水回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活性炭吸附生产废气中的有机物,采用惰性气代替传统的饱和水蒸气为热媒,对活性炭进行再生脱附,再经冷凝为液体后回收,从而实现有机废气治理、资源再生利用的目的。该技术避免了传统工艺水蒸气脱附带来的废水污染、可溶性有机物溶解于蒸汽中无法回收等问题,具有更大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0.
建设了活性炭催化臭氧降解染料废水的设计性实验项目。采用拼图式教学法(Jigsaw)实现生生之间、团队间合作式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术的应用现状、原理及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单独活性炭、单独臭氧、活性炭催化臭氧三个实验去除亚甲基蓝染料废水,分析判断活性炭在该工艺技术中的作用。本实验项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