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儒 《科技信息》2003,(5M):60-6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这一点中西皆同。但西方所书写的文字,较少有中国书法这样的可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而存在的价值。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字源于图形,由图形而变为笔画;由象形而变为象征之缘故。因此,在字的间架结构之间不时地流露出对于“意”的领会。久之,便产生并逐渐完备了表达这种“意”的法则,这便是所谓书法了。  相似文献   

2.
“书法”一词在先秦是真实记载历史事实的方法和态度,至东汉才有意识地追求文字的形体美,讲究书写者个人的风格,对于书法的概念,世人认识多有偏颇,书法实质上是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则创造汉字形体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承传使用至今最古老的文字,由汉字书写而发展起来的书法,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一门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艺术。汉字书法不仅传递文字信息,更包孕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反映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书法的学习与承传,不仅是艺术与技艺的学习,而且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书法依附于文字而服务于文字。一般说来,作交际用的,谓之书写;作欣赏用的,谓之书法。由于用途不同,要求也就各异。一般地讲,工具文字,只要求书写准确,清楚,一目了然即可。而作为艺术欣赏用的书法,要求则不同。它既要遵循一定的法度书写,又要在继承和创新上别具一格,富有美感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1对我国书法的浅识1.1我国文字的形成和书写方法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人类社会从开始有文字就产生了书写的方法。据古文记载,黄帝命苍颉造字。千字文中有:"龙师火帝、鸟官人室,始  相似文献   

6.
《学书枝言》继承了前人书法理论技法理论,围绕着“用笔与结字”的技法核心问题,按“执、运、体、势”的顺序,展开了对书法技法问题的全面探讨,并涉及“技”中之“道”和艺术创作问题。毕竟艺术的最高境界(道)必然是建基于纯熟的技法之上的,即所谓“道由技进”。因此,作者才解说得如此的详备而认真。  相似文献   

7.
边款艺术是在唐宋官私印印背文字的直接诱发下,间接地吸收了绘画题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营养,并通过文人的积极参与发生、发展起来的。其技法演变和艺术流派的形成,主要反映在刀法和书法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三峡地区摩崖石刻,作为文化象征的特殊符号,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认识和“掌握”世界,抒发和展示出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画卷,具有特殊而珍贵的艺术价值。从文学视角看,名人诗文、稀世手迹成文苑奇葩;从书法视角看,书体俱全,精品汇萃乃书海大观园;从雕刻视角看,斑斓多姿,堪称石窟艺术之瑰宝。  相似文献   

9.
汉字书法形体之美,主要由“一字多体”、“一字多形”、“一字多墨”和“一字多姿”来充分展示;粉笔书写的独特技法,在于握笔的位置、角度、旋转和力度四个要素。把握好四个要素充分展示汉字书法的形体美,是提高书法教学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謇虽有“同、光间书法第一”的美誉,但书名不显,原因就在于“为事业之功所掩没”。他以功用为书,使书法在审美与实用上得到了比较完美的结合,显示了书法贴近社会生活的艺术功能。张謇的书法“立意沉醉,外柔内刚”,是他坚韧不拨、独立自强人格力量的写照,也充分反映了张謇所独具的美学性格。  相似文献   

11.
一大学公共书法是高等师范生的必修课之一。这一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写技能和书法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地书写规范化汉字;有一定的书法欣赏能力。从广义上讲,大学公共书法教学应包括书写技能的训练和书法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两大任务。书...  相似文献   

12.
一 书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是抽象艺术还是具象艺术?这个问题,在近几年的中国书坛上,一直争论不休。归纳几种不同的理论观点,有这样两类:一是以“书画同源”为依据,断定中国文字的象形因素决定了书法的具象性质,并由此定论中国书法是一门具象艺术。或者更以历史上著名书论中的一些术语为依据,认为不但文字是山象形字进化而来,且其点画都是在直接地表现世间万物,如(千里阵)“云”、(高山堕)“石”、(万岁)“枯藤”,甚至一横如“扁担”、一捺象“大刀”等等。这种理论认为,书法可以而且应当  相似文献   

13.
在纸张出现之前书法已经存在,造纸之初也并非为书写之用。纸张成为新兴的书写载体时,虽然可以催生许多新鲜的书法元素,但是并不能形成固定的创作规范。艺术需要依附载体表达,成功的表现形式无法一蹴而就,载体的规模使用是其中关键。本文深入探讨了纸张的规模生产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在东汉末至两晋时期,纸张的制作技术水平与生产规模有两次提高,相应地推动了两次书法热潮。从此,用纸书写逐渐成为习惯;同时,物质基础的保障也扩大了书法爱好者的数量。一方面人们在心理上解放了以往的拘谨风格;另一方面章法进入到书法审美的范畴。丰富的书写技巧被不断创造,个人风格得以强化,书法体系与审美意识终于成熟。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开展书法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教学中通过“讲解书家趣闻逸事及欣赏真迹佳作激发兴趣”教学,使学生认识书法,欣赏书法,体会书法的美,从而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书法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钢笔和粉笔都属于硬笔,这两种笔使用十分广泛,是现代社会字书法和教育战线必不可少的书写工具。由于它们属新型笔种,不像中国软笔,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有专门要领,形成了传统技法。而钢笔和粉笔技法则理论薄弱,在用笔技法上的阐述难得一见,因此很有释疑解难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笔迹特征是书写习惯的表现形式,包括书写动作特征、文字布局特征和书面语言特征,是笔迹鉴定的依据。在笔迹鉴定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笔迹都能成为笔迹特征,而只有能够反映书写习惯的部分才能称其为笔迹特征,这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本文从系统分析法、概率推算法、范围界定法、伪装别除法、差异解释法、样本归一法、观照感悟法等七个方面总结了确定笔迹特征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纳西象形文字与仪式象征符号体系关系至密,给我们澄清仪式象征意义的本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反过来,象征符号的意义一旦被澄清,相关的文字符号即可获得触类旁通的理解。从东巴教的各种祭祀仪式的场面布置、过程及东巴文字的书写来看,“魂灵”是东巴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人、鬼、神是魂灵存在于不同时空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18.
讲课通常离不开板书。讲课是一门艺术,板书也是一门艺术。“板书”就是在书写工具(黑板、幻灯片等)上书写文字、图画,表格等。 板书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板书应与讲解密切配合,边讲解边板书。这样,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便能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的可考的历史,……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的要算中国书法了。更动人的是,我国古代就有着较丰腴的“书法教育”体制,本文试图从古代书法教育的一个侧面,反映华夏民族历代革新进取的精神。对于历史文化,一位哲人说过:“人们拍打去其间凝聚者的灰尘,便会露出灿烂的金光”。文字产生后;随着文化知识的日益丰富,渐渐有了便利的学习工具和不断丰富的学  相似文献   

20.
AutoCAD文本的功能强大,它既能“书写”文字,也能“书写”符号,更能“书写”图形.通过文本样式的设定,可以达到不同文本的同时书写目的;通过字体的映射,可以将相同的字体显示为不相同的效果,并解决乱码现象;通过形文件可以创建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