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气水喷咀向高温钢表面喷射雾化水滴的传热特性。通过试验获得了表面传热系数与高温钢表面温度、水流密度和水雾冲击速度之间的函数式,即h=5.343×10~8ω~(0.5678)u~(0.4328)t_s~(-2.025)这一试验结果为连铸二冷区设计合理的冷却制度和二冷水量的自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雾化槽式直流喷咀下游燃油浓度场形成的物理过程,提出了预估雾化槽下游燃油浓度分布的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法求解二元扩散微分方程,计算了雾化槽下游燃油密流与油气比的分布;计算值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从而为工程上提供了一个计算雾化槽式直流喷咀有关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水为雾化介质,以激光粒度分析仪为核心建立了雾化实验测试系统,对孔径分别为0.46 mm和1.44 mm的喷嘴进行了5个压力下的雾化特性实验测试,得到了两种喷嘴的索太尔平均径D(3,2)、中位径D50和体积平均径D(4,3)等表征喷嘴雾化特性的关键数据。结果表明,随着雾化压力和流量的增大,雾滴的D(3,2)、D50、D(4,3)均减小,而雾滴分布的标准差σ变大,即雾滴平均直径变小而分散度增加;雾化压力是喷嘴雾化的效果决定变量,在压力0.28 MPa下,0.46 mm孔径喷嘴雾化液滴(对应流量为8.5 L/h)的D50为73.24μm,1.44 mm孔径喷嘴雾化液滴的D50为84.94μm;同一压力下(0.28 MPa),0.46 mm孔径喷嘴的雾化效果优于1.44 mm孔径喷嘴。  相似文献   

4.
本文第一部分是对喷咀—挡板液压放大器进行流量试验,证明通过恒节流孔和喷咀—挡板隙缝的流量系数不但取决于输油压力、液体粘度、喷咀孔和恒节流孔的长度、以及喷咀孔与恒节流孔的比值,而且与喷咀—挡板的隙缝有关。根据试验,可以确定当要求中间室压力变化率最大时喷咀—挡板隙缝的参数。第二部分是考虑了液体压缩性和流量系数随喷咀—挡板隙缝而变化的条件,推导出挡板位移时中间室压力的动态变化规律。相应的试验表明:中间室容积、喷咀孔与恒节流孔的比值、液体压缩性,特别是中间室内存有空气大大影响中间室压力变化的时间常数。笔者对目前的一些分歧观点,提出自已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基于压力变量喷雾的雾化特性及其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讨论了基于压力变量喷雾的流量调节范围、雾量分布、喷雾角、雾滴粒径、速度及喷雾动态特性等雾化特性随流量的变化规律,定量比较了PWM连续式、PWM间歇式和基于压力的变量喷雾的雾化特性.结果表明,压力变量喷雾流量调节范围约为2;随流量的减小,雾量分布向中央集中剧烈,雾滴粒径增大明显,喷雾角、雾滴粒径随流量的变化率分别为1.08°/%,-1.562 μm/%;雾滴速度显著减小;动能中值直径(KEMD)和比能(SE)随流量的变化率分别为-1.50 μm/%, 0.228 7(J/kg)/%,压力变量喷雾的能量利用率低.比较3种变量喷雾的雾化特性,基于压力变量喷雾的流量调节范围最小,对雾化特性的影响最大;PWM连续式变量喷雾的流量调节范围最大;PWM间歇式变量喷雾流量控制对雾化特性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旋转液体射流雾化的计算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Navier-stokes流体力学方程描述喷咀内部旋动流体和喷咀外部旋转射流的流动状态。在微小单元段速度作某些假定的条件下,求得速度和压力的分析解;研究旋转液体射流的雾化理论,讨论影响雾化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实验方法观察雾化状态和测量雾化角;最后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7.
基于斯特林发动机喷雾特性,建立了斯特林喷嘴的数学物理模型,模拟了冷态工况下低硫柴油(ULSD)和二甲醚(DME)2种不同燃料在不同背压下斯特林发动机的喷雾过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背压的增大对ULSD的雾化具有促进作用, 对DME的雾化具有抑制作用;相同流量和背压下,DME的贯距比ULSD小,喷雾锥角比ULSD大.当背压增加较大时,继续提高背压对喷雾锥角的影响减弱,且喷雾锥角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空气雾化喷嘴雾化特性,采用一次雾化和二次多级雾化理论得出影响喷嘴雾化性能的主要因素,设计喷嘴雾化实验分析各因素对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气雾化喷嘴的雾化特性受喷嘴的水流量、气流量、气压和水压影响;水流量随着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气压增大而减小,气流量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水压增大而减小,气液流量比(Q_g/Q_l)与液气压力比(pl/pg)存在幂函数关系,指数为-1.09;随着喷射距离的增大,一次雾化向二次雾化转变直至雾化结束,对应的雾滴粒径由大变小再变大,随水压的增大,雾滴粒径呈现出"增大—减小"的变化规律,随气压的增大而减小,最佳的液气压力比为0.8~1.0,对应的最佳气液流量比为115~146;雾滴粒径D50与pl/pg存在三次函数关系,由函数关系可知喷嘴雾化后的雾滴粒径理论上的最小值为18.23μm,验证了喷嘴雾化最小粒径的存在,但在实际应用中该最小粒径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9.
针对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参数,建立空气-水试验台,模拟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25%、50%和70%3种额定负荷下气液两相流在下降水冷屏并联支管中的分配特性.采用快关阀门法和分相测量法分别测量了下降水冷屏各并联支管内的体积流量含气率分布、干度分布、各相流量分布和差压分布.试验发现:在进口集箱干度为0.3~0.9的范围内,25%负荷下的体积流量含气率、千度分布和差压分布最均匀,并且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各并联支管内的相分配偏差增加;25%负荷下各并联支管内各相的流量分配均匀性最差,并且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各并联支管内流量分配均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燃油是在经过喷嘴雾化之后,以液雾的形式进入的,因此,液雾的特性也决定了燃烧的质量,而液雾的特性是由喷嘴的雾化性能来决定的。通过运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和GSV(global sizing velocimetry)这两种激光测试技术,对喷嘴喷雾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喷雾锥角随压力的变大而变大;在较大压力下,喷雾场会形成空心锥体结构;在一个压力确定的喷雾场中,边缘区域的雾化效果最好。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可以检测喷嘴的雾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簡述了作者研究低压气动量仪(工作压力为500毫米水柱高的水柱压力表式仪器),真咀流量系数的結果。研究了考虑喷咀流量系数时,計算气动量仪静特性的方法。考虑与不考虑流量系数所得靜特性,同实验特性比較表明,考虑流量系数以后,计算出的静特性与实驗特性有較好的近似。文中还提出了按照給定的度量指示,选择气动系统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改善焊炬气保护性能各个方面——评定焊炬气保护性能的方法、影响焊炬气保护质量的因素、焊炬主喷嘴和附加喷嘴的合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本文概括了上述研究试验结果.在评定焊炬气保护性能的工作中,用 TiCI_4 染色法比较简便,试验结果也此较稳定;阴极散射法需要控制非常准确的试验参数,否则误差较大.焊炬质量最后还必须作实际焊接试验,从不锈钢焊缝表面的氧化色(或渣皮)来作最后校验.影响气保护效果的主要因素中,气体流量、喷嘴至工件表面的距离以及侧向风等是主要的.每一焊炬有它的合适流量,喷咀至工件距离以尽可能小为宜.在试验改进基础上设计的焊炬,喷嘴直径为20~24毫米,喷嘴长度为70毫米,可以获得满意保护效果.在熔化极氩弧焊时,由于熔池和停留在高温中的金属区域较长,因此一般要求在主喷咀后面装置附加喷嘴(喷嘴出口面积为20×80毫米~2),这样可以充分保护焊缝金属不受氧化.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螺旋喷嘴为对象,建立了由地下水池、潜水泵、管路、阀部件、流量计、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的试验装置,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径分析仪、电磁流量计、液体压力传感器等仪器,系统研究了螺旋喷嘴的体积流量、雾化粒径、雾化角、雾化粒径分布等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螺旋喷嘴体积流量与压力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雾化粒径随压力呈幂函数变化,2种孔径的螺旋喷嘴,雾化粒径与压力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压力大于40kPa后,雾化角基本不变;总体上,径跨随压力增加而增大,分散度增加,雾化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14.
高压细水雾喷头流量系数与雾场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喷头流量系数是细水雾系统设计喷头选型的关键设计参数之一,其决定细水雾的雾场特性从而直接影响细水雾系统的灭火性能。为了研究高压细水雾喷头流量系数与雾场特性的关系,构建了喷头及喷嘴雾场特性冷态实验平台,实验测量了两种流量系数的喷头(K=1.0,2.5)及其喷嘴的雾滴粒径分布、雾化锥角、雾场强度等雾场特性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系数K从1.0增大至2.5,喷嘴及喷头的雾化锥角、雾滴粒径分布及雾场强度都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某型单路压力雾化喷嘴的雾化特性对发动机启动性能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仪测试了某型涡喷发动机的燃烧室喷油环喷嘴在低压阶段的喷雾雾化特性,得到了此喷嘴在低压阶段的压力流量关系、喷雾雾化锥角、雾化粒子的速度以及雾化颗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的单路压力雾化喷嘴流量稳定,雾化角度稳定,雾化粒子分布均匀,但是雾化粒子速度较低,雾化颗粒度较大,需要加大发动机启动时的点火能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管道内高温合成气的喷雾激冷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喷嘴直径、喷嘴雾化半角和冷却水流量对管内合成气流动与降温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喷嘴直径、增大喷嘴雾化半角和冷却水流量有利于管内合成气降温.为使废热锅炉进口合成气(7472.99 m3/h)从1523.31 K降温至1273.15 K,采用冷却水流量为...  相似文献   

17.
前言 随着高压细射流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了对射流品质的研究,而喷咀是直接影响射流品质的主要因素。由于喷咀内高速紊流流动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纯理论分析。 进行破碎的高压细射流喷咀型式主要是采用圆锥型喷咀,而且喷咀和高压源的连接也是采用圆锥段来过渡的。以往对喷咀的特性研究是通过实验来求得不同喷咀参数时的流速(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和石蜡为介质分别研究内混式两相流喷嘴的流量和雾化特性.两相流喷嘴用水为液相工质研究内混式两相流雾化喷嘴的流量特性,得到内混式两相流喷嘴内气液两相压力、流量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利用石蜡和燃料油在温度180℃下性质的相近性,用溶蜡法研究雾化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气压、气液质量比研究雾化效果和喷雾场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为喷嘴的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当气液质量比超过0.12时,其对雾化效果的影响趋于稳定,当气相压力达到0.35 MPa后,雾化粒径基本稳定在75~80μm.  相似文献   

19.
双流体式静电喷头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将一种双流体式喷头用于静电喷雾,探讨了它的工作原理和从试验的角度研究了它的流量、雾化和荷电特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将一种双流体式喷头用于静电喷雾,探讨了它的工作原理和从试验的角度研究了它的流量、雾化和荷电特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